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刘志丹 > 全文图书 > 刘志丹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二章 学生领袖
白黎

  5 报考榆林中学
  刘志丹和王子宜、曹力如日行夜宿,跋山涉水,经过了七八天的艰苦跋涉,步行了500多里的路程,榆林城终于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榆林城,座落在一眼望不尽的沙漠和波浪起伏的黄土丘陵的交界处。一片黄茫茫的大地上,突然出现这么一座雾腾腾的大城市,真是陕北高原上的一个奇观,榆林城虽然处在茫茫的沙漠边沿,但它是历代的军事要塞,也是蒙汉两族人民经济交流的商埠。每日来往的骆驼队、骡马运输队络绎不绝。城里商号比比皆是,四面八方的生意人,来往不断。这里是榆林道台衙门和陕北镇守使所在地,管辖着,榆林、延安两府23个县的地界,是北通内蒙古,东至山西、直隶(河北省的旧称)的交通要道。地方虽然偏僻,却很热闹,是陕北的一个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教育事业也比较发达,学校有好几个,最高学府则是榆林中学了。
  刘志丹看着榆林城,心里很兴奋,他没有想到贫穷落后的陕北高原上,还有这么大的一座城市,曹力如指着城北头的山坡上,那片灰蒙蒙的房屋,说:“你看,那就是榆林中学!”
  刘志丹望着榆林中学,心情很激动,心中立即翻腾起了阵阵春潮。
  进了榆林城,找了一家客店住下,然后上街卖掉了毛驴。曹力如和王子宜看着刘志丹住好以后就回学校去了。刘志丹住在店里一边复习功课,一边等候着开场应考。
  考试的日子到了,第一场考的是国文。各地来投考的学生很多,把考场都坐满了。刘志丹按照编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着考官开卷。试题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的一句话:“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刘志丹一看试题,心里大喜,正好借题发挥。顾炎武这个历史人物,爷爷给他讲过,他很敬佩这位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对他的一些主张颇为赞同,他还读过他的《目知录》哩。
  刘志丹看着考题,想了一下,便铺纸提笔,从当今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写到青年人要有抱负,要树立为国尽忠出力的雄心壮志,要救国救民,就要努力习文练武,只有有学问才有用处。他想着写着,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全都写了进去,不觉已经写了两千多字,一篇有骨有肉的作文,就要一气呵成了。
  监考的是一位老学究,是个清朝的遗老,名叫杜斗魁,在榆林知识界算作是一个名流。他穿着长衫,戴着红瓜皮帽,留着一条猪尾巴辫子,鼻梁上架着一副铜脚架古式眼镜,反背着双手,在考场上来回踱着八字步,装出一副大学问家的架势,在考生们面前卖弄。当他走到刘志丹的座位跟前时,看着这个文静、沉思的考生,正在聚精会神,奋笔疾书。杜斗魁扶了一下眼镜,悄悄地溜了一眼考卷,只见满纸的蝇头小楷,写得工工整整,没有一处墨点,不禁暗暗赞许。
  刘志丹写完了作文,细阅了一遍以后,第一个交了卷子。只见监考官杜斗魁拿起卷子看了几眼,连连摇着头,将卷子放下了。刘志丹一看监考官的表情,感到自己的作文可能不合时局,有可能考不上了,便悻悻不乐地走出了考场。
  其他几场考试,试题都不复杂,刘志丹更是驾轻就熟,都是第一个交了卷。如不被录取,考不进榆林中学,他打算周游天下,广交朋友,把社会当作学校,同样能学到救国救民的本领,所以,出榜时,他无心去看,一个人躲在小店里读起书来。
  王子宜和曹力如看了榜以后,高兴地跑来向刘志丹报喜。他们见刘志丹一个人在看书,王子宜拉住刘志丹,说:“你这个‘钻书虫’,这么大的喜事不去看,还躺在这里看书哩!”
  刘志丹放下书,问道:“这年头,有什么喜呀?”
  曹力如说:“去看榜呀!”
  刘志丹又拿起书:“我作文不合考官心意,不会被录取,哪有心思去看榜。”
  王子宜惊讶地问道:“你还不知道?”
  曹力如说:“你考了个第5名!”
  “你们别欺骗我,我的作文作的不合时宜,不会被录取的。”刘志丹仍不相信。
  “你不信,去看榜好了。”王子宜和曹力如拉着刘志丹,向张榜处跑去。
  原来,不出刘志丹的所料,那位监考的老学究杜斗魁,认为刘志丹的作文卷子议论谎诞奇怪,写法与众不同,毫无八股味道,主张不可取也。校长杜斌丞说,他出这道考题,就是为了发现人才的,所以,他亲自看刘志丹的考卷,看完了考卷后,不禁拍案叫好,称赞刘志丹是个人才,肯动脑子,肯想问题,有创新精神,有文采,字工整,应该取第一名,他将刘志丹的卷子只改正了一个错别字,除此以外,再未改动一个字。大家争来议去,最后认为刘志丹是个人才,作文虽然议论奇怪,但有文采,文理通顺,字迹工整,结果排了第5名。就这样,刘志丹被学校录取了,被编入了乙班上课。
  刘志丹看到自己被录取了,甚为高兴,当即将“子丹”改为“志丹”,取自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之意,以示自己一生赤心报国。
  6 成立学生会
  榆林中学,早年叫殖边学校,到了民国才改成四年制的旧制中学。全陕北23个县,只有榆林中学这么一所中学。校长杜斌丞,在陕西教育界德高望重,是一位爱国的知名人士。他治学有方,很注重学生的功课,从榆林中学毕业出去的学生,考入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地大学的很多。所以,榆林中学在外地很在些名气。但是,学校里的守旧势力还是很强的,大多数教师都是些老古董,他们只管教死书,让学生背死书,不准学生接触社会。特别令人气愤的是,学校被盘居在陕北的封建军阀、镇守使井岳秀控制着。杜斌丞虽然反对井岳秀对学校的控制,他也奈何不了井岳秀的权势。这井岳秀是一个封建专制、杀人不眨眼的反动家伙。他是陕西蒲城人,是清末的一个武秀才。他靠收编土匪,扩充势力,当上了陕北的土“皇帝”。这里山高皇帝远,谁也奈何不了他。他是一个看风使船的能手,袁世凯称帝,他上劝进表;云南起义,他又响应蔡锷;张勋复辟,榆林城挂起了龙旗。最近几年,他前投冯国璋,后投段祺瑞,又投吴佩孚,再投陈树藩。陈树藩倒台后,又去巴结冯玉祥。他对山西的阎锡山,月月送礼,年年进贡,一副哈巴狗相。可是,他对陕北人民,却骑在头上,凭着枪杆子,称王称霸,作威作福,真是无恶不作。他到处刮地皮,抓丁拉夫,还种植鸦片,毒害人民。榆林中学在他的封建统治下,学生没有自由,不让参加社会活动,只能抱着书本读死书,到处都是一片死气沉沉的。
  刘志丹进了榆林中学后,学校里这种闭塞的空气,使他感到窒息难忍。“五四”运动爆发虽然已经三四年了,外地的学生,开口民主啦,闭口科学啦,可是榆林中学的学生,好象还被蒙在鼓里一样,对国家发生的大事,几乎是一无所知,连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在学生中也没有多大的反应。这种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病态,使刘志丹感到痛心。
  榆林中学的这种情况,使刘志丹不安,他首先代表延安地区 10县的学生,向学校提出成立学生会,学生代表参加校务会,改变学校里死气沉沉的局面。杜斌丞很同意学生们的这种正当要求,但是,却被井岳秀拒绝了。
  第一学期给刘志丹教国文的就是那位监考的遗老杜斗魁,自称是“儒家正宗”。他一上课堂就向学生贩卖老古董,使学生听了乏味、生厌、打瞌睡。
  杜斌丞校长为了给学生增加新的知识,在学校办起了一个图书室。图书室虽然不大,却有不少图书、报纸、杂志。这些书刊杂志,是杜斌丞在北京聘请教师时,从李大钊那里带回来的。刘志丹非常喜欢这个图书室,他说这里有新鲜空气,使人感到精神振奋,他一进入图书室,就如饥似渴地读书看报、作读书笔记。特别使他兴奋的是在图书室里他知道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些伟大的人物,以及他们提倡的思想。读书看报使他眼界大开,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于是,刘志丹向全校同学提出了成立读书会的倡议,并且首先带头在自己班上成立了读书会。读书会成立后,一到课余时间,同学们就在一起看书读报,谈论国家大事。在刘志丹的带动和影响下,全校各班都先后成立了读书会,平时冷冷静静的图书室,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借书、借杂志、读报的同学经常不断。同学们都将图书室看成是一块“新天地”,是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
  学校里死气沉沉的局面被改变了,同学们越来越反对老学究们贩卖的那些老古董了,对新知识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了。这一下,可慌了那些老学究们。杜斗魁气急败坏地跑到校长杜斌丞的房间,颤抖着双手说:“刘景桂把学校闹得不象话了,我们上课都没人听啦。还骂我们是垃圾,要清除我们哩!”他摆动着头上的“猪尾巴”,“当初我不同意收刘景桂,你说是个人才,还排了第5名录取了。你现在看看,全校学生都跟上他跑,把学校搞得不成体统了!”
  杜斌丞说:“我看现在很好嘛,学生们读书看报,谈论国家大事,把学校搞得很活跃。这有什么不好呢?我看刘景桂确实是个人才,全校学生都能跟上他跑,说明他有号召力和组织才能。这样的学生很难得呀!”
  杜斗魁见校长支持刘志丹,只得悻悻不乐地走了。从此,他对刘志丹更加不满。
  转眼之间,半个学期就过去,暑假来临。这是1921年的夏天。刘志丹为了节约假期的来回路费和时间,他与曹力如、王子宜商量决定留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就在这年的暑假期间,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叫魏野畴,号明轩,笔名金士,化名魏子云,陕西省兴平县魏家村人。他原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是“五四”运动的活跃分子之一。不久前,他在李大钊、刘天章同志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负责领导当时北方进步青年的革命组织“共进社”。他是应杜斌丞校长的聘请来榆林中学任教的。
  旭日东升,红霞满天,榆林中学的校园里,晨风习习,鸟儿啾啾,新鲜的空气令人陶醉。刘志丹正坐在校园里的石凳上读书,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青春之自觉,一在冲决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囫囵,……
  “好,我们就是要破坏陈腐学说之囫囵,建立新的之社会!”突然从刘志丹身后传来说话声。
  刘志丹回头一看,见一位潇洒、面带笑容,有着学者风度的青年,慢步从小径上走过来。刘志丹不觉感到拘谨起来,问道:“你是?”
  他笑着说:“我叫魏野畴,是刚来的老师。开学后,我教你们国文和英语。”他看着刘志丹,“刘景桂同学,你欢迎吗?”
  刘志丹高兴地说:“非常欢迎!”他望着魏野畴,感到很惊讶,“魏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叫刘景桂?”
  “大名鼎鼎的人物,我怎能不知道呢!”
  刘志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脸也红了。
  “是在你的号召和带头下,各班都成立了读书会,是不是?”
  刘志丹抬起了头,说道:“是的。我感到学校里的学习环境太陈腐了。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杜斌丞校长告诉我的。他说你每天都起得很早,在校园里读书。还说你很有组织才能,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
  刘志丹的脸又红了,显得很不好意思。
  魏野畴望着沉静好学的刘志丹,十分高兴,说道:“走,请到我的宿舍去,我送你几本新书读。”
  刘志丹跟着魏野畴来到宿舍,魏野畴让刘志丹坐下后,又泡上了茶,然后打开箱子,拿出两本书递给刘志丹,满怀希望地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这就是你要寻求的救国救民的真理!”
  刘志丹高兴地接过书一看,一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另一本是列宁写的《国家与革命》。他把书紧紧地贴在胸前,眼眶眶里闪烁着泪花,激动地说:“魏老师,我一定认真阅读!”
  从此,刘志丹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认真阅读这两本伟大的著作,多少个夜晚,当同学们已经熟睡,他还在小油灯下孜孜不倦地阅读;多少个黎明,同学们还未起床,他已经走出宿舍,来到空旷的操场上,面对晨曦认真地看书。有时候,他还找曹力如、王子宜等同学一块学习、讨论,不懂的地方,便去向魏老师请教。从前许多想不通的道理,弄不明白的事情,在这两本著作中找到了答案。为什么地主官僚能够剥削压迫穷人?为什么帝国主义能够欺侮中国?原来是存在一个残酷的剥削制度啊!要砸烂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这个剥削制度,就必须唤醒劳苦大众起来革命。伟大的革命真理啊,照亮了刘志丹前进的征程!
  暑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开始了。魏野畴除了教国文和英语外,还教历史。他讲课的内容和方法,完全和那些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不一样。他讲的国文课,完全抛开了榆林中学传统的上“论语”、“诗经”、“易经”的陈腐内容,提倡白话文,宣传民主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大量选用《新青年》、《独秀文存》、鲁迅的作品和党的刊物《向导》上的文章作教材与范文。他还经常向学生讲授李大钊的文章,介绍郭沫若的诗篇。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魏野畴讲课,特别愿意接近他,他身上似乎具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身边经常吸引着一群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他的宿舍里经常聚集着许多青年,听他讲天下大事,直到深夜才散。魏野畴的到来,真象一股春风,把学生们的心花都吹放了。他对学生的读书会十分关心,经常参加学生的读书会,给学生们讲列宁是怎样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介绍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意义。他为了向学生进行革命宣传,还把当时在北京、上海的革命刊物如《中国青年》、《新青年》、《向导》推荐给学生们,向青年们进行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这些革命的刊物,在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学生们的心中播下了反抗黑暗统治的火种。有许多学生纷纷汇款到北京,上海订阅革命刊物,购买鲁迅的著作。从此,许多进步刊物在榆林中学广泛流传,使榆林中学的空气为之一变,在榆林中学开始萌生着革命的种子。每次上课,魏野畴都要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国家大事,讲帝国主义怎样瓜分中国,讲军阀怎样狗咬狗。他对学生们说:“人家把刀子架在了我们的脖子上,大家不起来救国,国亡了,我们还怎么读书呢?”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们经常凑在一起谈论时事政治、国家前途,谈论军阀混战给劳苦大众带来的痛苦。
  刘志丹在魏野畴的教育下,追求革命的思想越来越加强烈。他又一次号召全校同学向学校提出成立学生会的要求。在魏野畴的帮助,在杜斌丞校长的支持下,学生会终于成立了。刘志丹担任了学生会主席,王子宜、曹力如、杨国栋、李力果等一大批进步青年,都是学生会的骨干力量。学生会虽然成立了,但只能管管体育、文娱和福利,学校的大事还不能过问,因为学校被井岳秀控制着。学生会的成立,对刘志丹和全校同学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刘志丹决心首先把同学们的文艺活动搞起来,向封建的陈腐的东西进行斗争。
  7 驱赶督学
  学生会成立后,领导全校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魏野畴的帮助下,成立了许多进步的学术组织,如“社会科学研究会”、“文艺研究会”、“话剧研究会”、“体育研究会”等,还办起了平民小学,成立了戏班子。刘志丹亲自担任“班主”,自编自演新戏。学生会还创办了《塞声》和《榆中旬刊》,宣传新思想,批判旧礼教,提倡民主、科学,介绍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受到了全校进步师生的热烈欢迎。
  刘志丹从抓各种研究会的活动入手,逐步把全校学生都组织起来了,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都参加了各种研究会。刘志丹通过各种研究会的活动,把全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组织起来了,大家都紧密地团结在学生会的周围。每当课余或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排练文艺节目的,参加座谈会的,听讲座的,到平民小学上课的,来来往往,十分活跃、热闹。
  刘志丹在魏野畴的培养下,领导各种活动中显示出有很大的组织才能和号召力。同学们都认为他有远大的抱负。由于刘志丹为人谦虚诚实,热心于公共事情,在全校同学中,威信越来越高,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信任,成了大家公认的学生领袖。
  那时候,社会上把演戏看作低人一等的事情,戏班子虽然办起来了,但都不愿意参加戏班子当“戏子”,更不愿意演女角。刘志丹为了打破这种陈腐封建的观念,带头演女角。戏班子成立后的第一次演出,就演《孔雀东南飞》。刘志丹扮演刘兰芝,由于他身材清瘦,长条脸型,特别是他的眼睛和鼻子很有一些象女人的脸形,再加上他的文静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演得十分成功,轰动了全校,使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教育。这一下,大家的陈腐观念被打破了,参加戏班子的人多起来了,也有人争着演女角了。刘志丹又动员大家编写了一些新的节目,在学校里又演出了几场,都获得了成功。校外的许多人也到学校里看学生们演出的新戏。他们看了新戏,思想上受到了教育,要求戏班子到社会上演出。
  刘志丹去找魏野畴商量,魏野畴很支持戏班子到校外演出。他高兴地说:“群众要求你们到社会上演出,这说明群众喜欢新戏。你们多排上几个新节目,扩大宣传的内容和范围。”
  “我们研究了你写的话剧《爱国赋》,感到这个剧本的现实意义大,演出一定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只是那个爱国青年不好演,我们都演不出他的机智勇敢,赤诚的爱国之心。”
  “我演那个男主角,先给你们示范一下。剧排好后,在校内先演几场,然后再到校外演出。你在校外演出时,扮演那个爱国青年。”
  刘志丹激动地说;“好!我们马上就开始排练。”
  经过十几天的紧张排练后,就在校内进行了首场演出。大受全校师生的称赞。这个戏是描写一个爱国青年,为了揭露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只身闯入某反动军阀的巢穴,盗出了军阀与帝国主义分子亲手签定的密约,证明军阀卖国并非谣传。剧本本来就把爱国青年的机智勇敢,描写得栩栩如生,情节既紧张又吸引人,再加上魏野畴亲自扮演这个爱国青年,他的精采表演,更激发观众对爱国青年的赞扬,对反动军阀的无比仇恨。全校师生看了演出后,都倍受教育,深为感动。就连那些遗老遗少们,也不得不说好。
  《爱国贼》在校内演出获得成功后,接着就由刘志丹扮演爱国青年,在榆林城里的万福楼前演出。城里的居民,还有井岳秀的士兵,听说学生演出新戏,都跑去看希罕。因为多少年来,大家看的都是古戏,不是“奸臣害忠良”,就是“相公招姑娘”,从来都没有看过新戏。观众们从四面八方往戏场涌,一阵工夫,就把戏场挤得水泄不通了。
  演出开始时,观众还有人说话,戏场上还有嗡嗡声。随着剧情的发展,刘志丹的精采表演将全场观众的心都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家聚精会神地看着剧情的发展,许多人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大家都称赞学生的新戏演得好。
  为了更好地将刘志丹这批进步青年引导到革命的道路上,魏野畴还利用节假日,带领刘志丹、曹力如、杨国栋等学生会的骨干组成宣传队,下乡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马列主义。他们深入到一些穷乡僻壤,向老乡们讲国家的危难;讲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陕北农村开始了传播革命的思想。
  刘志丹对老乡们说:“地主老财常年四体不动,为什么吃得肚大体粗,而劳动人民一年四季累死累活,为什么还吃不饱穿不暖呢?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别的,是因为存在着一个剥削制度。大家必须团结起来,推翻这个剥削制度,才能有平等、自由的好日子过。
  起初,老乡们都不敢接近这些胆子大的学生,后来听到他们讲得蛮有道理,都走近仔细听起来,听着听着,有些老乡流出了热泪,有的还跟着诉起苦来。
  魏野畴还介绍刘志丹等一些进步青年,参加了“共进社”,并把他们的文章寄给“共进社”的机关办的《共进》半月刊上发表。
  在魏野畴的帮助支持下,在学生会和刘志丹的领导带动下,榆林中学变了样子,原来那种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景象,一扫而光,学校里到处都是热气腾腾,龙腾虎跃的活跃气氛。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自由,宣传马列主义的墙报、小字报、油印报贴得到处皆是。
  榆林中学的进步思潮,日渐波及到了社会上,开始冲击着陈腐的旧势力。那些清朝的遗老们,看着学校的日异变化的蓬勃景象,十分忌恨,大骂魏野畴把学生教坏了。说魏野畴“行为不轨”,散布“异端”,提倡男女混杂、师生不分,“有伤风化”等等。以杜斗魁为首的一些守旧文人,四处活动,纠集守旧势力,向井岳秀写状子告魏野畴,说魏野畴是个“过激分子”、“危险分子”;向杜斌丞写呈文,要求解聘魏野畴。
  杜斌丞看了遗老们的呈文,感到十分为难。他知道魏野畴所代表的是当今社会潮流,很得人心,无可指责;可杜斗魁一帮人,是些地方名流,似老树盘根,关系复杂,况且他们又有井岳秀的支持,不好得罪。杜斌丞正处在左右为难之际,魏野畴得知情况,便去对杜斌丞哈哈一笑,说道:“请你不必为难,我正想向你辞职呢!三原、西安的朋友都来信,约我前去共谋大业,我现在就向你辞职。”
  魏野畴虽然在榆林中学任教不到一年,但他在榆林中学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影响,播下了许多革命的种子。现在,他虽然走了,但榆林中学的斗争并没有停止。
  学生会为了搞好学生的福利,办起了一个澡堂子。由于澡堂子很小,一次只能供五六个人去洗,为此,学生会排了个名单,张榜公布,按名次轮流去洗。学生们都很高兴,按排队名次先后去洗澡。有个叫杜自生的学生,却不服学生会的规定,硬要破例先洗,他仗着是杜斗魁的侄子,不把学生会放在眼里,直往澡堂子里冲。在澡堂门口的曹力如拦住杜自生,说道:“不能为你一个人破坏了制度。”杜自生摆出一副斗架的相,骂道:“学生会算个什么东西,你们的制度是个屁!”他伸手就将名单撕掉,又往里闯。曹力如立即拦挡,被杜自生打了一拳。这一下,引起了大家的公愤,都拥上前去要打不讲理的杜自生,澡堂子前乱了阵。学监闻讯赶来,却批评学生会乱贴布告。杨国栋一看学监偏向杜自生,拿起一根木棍就向学监打来,学监一看,吓得哇哇直叫着跑掉了,杨国栋又扑上去打杜自生,杜自生掉头就跑,一直跑到杜斗魁那里告状去了。
  经杜自生这一闹,大家谁也没有洗成,都窝着一肚子气。学生会对杜自生仗势破坏制度的野蛮行为十分气愤,就在公布牌上提出对进行他批评,但杜自生不但不思悔过,反而将公布牌砸毁了。这种蛮横的行为,激起了全校学生的公愤。刘志丹立即召开学生大会,要求与杜自生讲理。杜自生自知理亏,拒不到会,却跟着杜斗魁去找学监,又扬言要去见“井大人”,说这是刘景桂几个“异端分子”在闹事,要学校开除刘景桂等学生会的领导人。学生会也马上开会,研究对策。本来是件小事,杜斗魁一伙守旧势力要小题大作,学生们早就对杜斗魁一伙赶走魏野畴不满,正想和杜斗魁一伙闹一场,就决定举行罢课。
  学生们收起课本走出课堂,在校园里一群一伙地转悠,谈论着杜斗魁想借井岳秀的权势镇压学生,骂杜斗魁是一条毒蛇。这时,杜斌丞校长正好去外地聘请教师了。杜斗魁和几个管事的一看,学校弄成这个样子了,怕校长回来不好交代,正急得想不出办法时,陕西省教育厅的一个姓赵的督学来到了榆林视察。杜斗魁得知消息后,赶忙请来了赵督学。
  赵督学胖得象一头猪。他由学监和杜斗魁陪着,后边还跟着两个保镖,要给学生训话。他一开口就说:“我早就听说榆林中学有‘过激派’,果然不假。这学生会就是过激的组织,必须马上取缔!……”
  学生们一听赵督学胡说八道,骂声顿时四起,会场大乱。
  刘志丹走上前质问道:“你如果真是督学,就应该把事情弄清楚,主持公道。你要是啥都不懂,请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
  杜斗魁指着刘志丹,对赵督学说:“就是他领头闹事,他叫刘景桂,快抓呀!”
  赵督学赶忙指示两个保镖去抓刘志丹,学生们一下把刘志丹围起来,大声喊道:“不许胖猪抓学生!”这时,不知是哪个学生喊了一声:“赶走胖猪!”随着喊声,学生们将积压了许久的义愤,一下子都集中到了赵督学的身上,用石头、棍棒把赵督学驱赶出学校。
  杜斗魁原想请来省里的督学,对学生训斥和恫吓一番,学生就会乖乖地复课了,哪里想到督学却被学生赶跑了。他一看这阵势,装着镇静,连声吆喝:“快去报告井大人,学生造反了!”
  学生们一看杜斗魁的行为,更加义愤填膺,齐声喊道:“打这老鬼,他是一条毒蛇!是他把魏老师赶走的。”愤怒的学生一拥而上,围住杜斗魁,你拉他扯,眨眼之间,他的眼镜被打破了,直呻吟着叫:“救命”!
  接着,刘志丹又召开学生会,研究决定:一、反对学校里的守旧势力压制学生;二、坚决要求开除杜自生;三、学校要允许学生会代表参加校务会。全校学生都紧紧地团结在学生会周围,就象一个攥得紧紧的拳头,达不到目的,决不复课。
  第二天,杜斌丞校长回来了,他一看把学校闹成这个样子,赶忙找来刘志丹一问情况,责怪自己用人不当,马上答应了学生的正当要求。不过,他没有开除杜自生,而是让他退学了。
  8 闹学潮   
  走了魏野畴,来了李子洲。
  李子洲是陕北绥德县人,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他和魏野畴一样,参加过“五四”运动,是运动中的一员闯将,是西北地区在京学生的带头人。在李大钊刚刚组织起共产主义小组时,他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他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党在西北的最早党员之一。他和魏野畴一样,带来了许多马列的著作和不少进步刊物。他在课堂上讲的是鲁迅的作品,李大钊、陈独秀的文章,还向学生介绍高尔基、雪莱、歌德的著作,并向刘志丹等进步青年讲解马列主义的思想,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他很关心学生会的工作,很支持各个研究会的活动。他的到来,使榆林中学出现了新的气象,在学生们的思想上增添了新的活力。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吸引着刘志丹等一大批进步学生的心,成了他们最知心的朋友。他按魏野畴的作法将学生继续引向革命的道路。
  李子洲的到来,使刘志丹完全消除了因魏野畴的出走后思想上的不愉快。刘志丹将李子洲和魏野畴一样看成是良师。因此,他经常到李子洲的宿舍去汇报学生会的工作,请教不明白的问题,借阅新的杂志,将李子洲看成是自己的第二个引路人。
  李子洲在榆林中学受到了学生拥护和爱戴。他还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和学生们一块打球演戏,而且还把学生带到长城外,向穷苦的蒙族牧民们宣传革命的道理。这在杜斗魁那些遗老们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认为李子洲比魏野畴还“过激”。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又向他们的靠山“井大人”告状了。告李子洲和魏野畴一样,都是“过激分子”;诬告李子洲向学生宣传共产主义,把学生教疯了,等等。他们又去找杜斌丞校长,质问杜斌丞为什么请些“过激分子”来任教,“过激分子”把学校搞乱了,把学生教坏了,说他们去上课没有学生好好听了。杜斌丞向他们解释,说这是社会潮流,谁也阻挡不住,不能把学生关在房子里,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这怎能培养人才呢?
  正在那些遗老们上窜下跳,告李子洲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李子洲把刘志丹带到他的宿舍里,送给刘志丹几本马列的著作,和一些刚收到的杂志。刘志丹接住这些书,非常激动。李子洲望着油灯下的刘志丹,说道:“我马上要去绥德师范了,我去了以后,就派人来发展你们几个学生会的骨干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榆林中学建立团支部。”
  刘志丹吃惊地问道:“李老师,你为什么也要走呢?”
  “我到那里有新的任务。”
  “那谁来教我们呢?”
  “杜斌丞校长又到北京去请人了。”
  过了半个多月,李子洲就派绥德师范的国文教员王懋廷到榆林中学来了。王懋廷老师来后不久,就分别找刘志丹和学生会的骨干们谈了话,将他们发展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并在榆林中学建立了团支部,刘志丹被选为团支部委员。这时,正是1924年的秋季。
  刘志丹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后,革命的意志更加坚定,读书的决心更加增大。这一年的寒假,他又没有回家,留在学校里攻读马列的著作,阅读革命的刊物。他用读书迎来了1925年的春天。
  开学了,王懋廷又来到了榆林中学,将刘志丹等第一批发展的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刘志丹又当选为党支部委员。他向党宣誓时,保证一生对党忠贞不二,共产主义的信仰永远不变,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3月的塞上早晨,还是很冷的。这天是星期天,学生们还都没有起床,刘志丹却已经在操场上,迎着火红的朝霞,聚精会神地读着李大钊写的《布尔塞维主义的胜利》,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20世纪的革命,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主义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塞维主义战胜的旗帜。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塞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激动人心的预言,使刘志丹高兴得声音更高了。
  “是篇什么好文章,把你高兴成这个样子?”习惯于迟睡早起的杜斌丞迎面走过来。
  刘志丹抬头一看,见是杜斌丞,尊敬地说:“校长,我读李大钊的文章。”
  “好,李大钊的文章对青年人有很大的影响,你们学生会要让学生多读他的文章,对培养于国家有用的人才很有好处。”
  “是的,我们都喜欢读他的文章。”
  杜斌丞看着刘志丹布衣布鞋,文静诚实,完全象个农民的儿子,只是那张沉思的脸,一看就知道他还是青年学生。他心里很喜欢刘志丹,认为刘志丹将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他说:“景桂,我正要找你。”
  “校长,找我有事吗?”
  “有。我又给你们请来一位老师。你们学生会好好准备一下,开个欢迎会,由你致欢迎词。”
  刘志丹惊喜地问道:“这位新来的老师是谁?”
  “他叫王森然,是教国文的,也教美术,他的国画画得很好,还会写文章作诗,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
  刘志丹高兴地说:“我还读过他写的《杀!杀!杀!》诗呢!”
  第二天,学生会在操场上召开了隆重的欢迎新老师大会。学生们在刘志丹的指挥下,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排着队从各班来到操场,等着欢迎新老师。
  王森然在杜斌丞的陪同下,向操场走来了。他高个儿,30来岁,穿着西装,显得很潇洒。他满面笑容地走到学生面前。刘志丹代表学生会致欢迎词,接着又朗诵了王森然的一首诗:《杀!杀!杀!》。
  王森然望着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诗在偏僻的榆林中学,被这些热血的青年们传颂。他不禁流下了热泪。
  刘志丹看着心情激动的王森然老师,又高声说道:“王老师参加过‘五四’运动,是革命者,我们热烈欢迎他来教我们!”
  王森然到了学校后,很快就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信任,成了学生的知心人。
  刘志丹自从加入共产党以后,学习、斗争的方向更加明确。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带领同学把斗争的锋芒进一步对准封建军阀井岳秀的反动统治了。
  井岳秀这个骑在陕北人民头上的大坏蛋,他不光吸陕北人民的血汗,屠杀陕北人民,还是个玩弄女人的大流氓。他霸占了9个老婆,可是只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小崽子长得十分难看,又矮又瘦,左眼大右眼小,像烂桃子一样经常流泪水,满脸的蚕屎点子,大嘴巴一咧,比哭还难看,模样十分古怪,活象一只癞蛤蟆。就这样,井岳秀还把他视为掌上明珠,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井文龙。可人们都不叫他井文龙,而喊他“独眼龙”。这时候,他是榆林中学低年级学生。平时,仗着他老子的权势,一天到晚东窜西荡,游山玩景,不好好学习,招摇撞骗,惹事生非。老师们对他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同学们也都对他恨得“咯咯”直咬牙。
  有一天,从山西过来一个戏班子,在榆林城里的万福楼前唱戏,榆林中学的许多学生都去看戏。正在大家看得起劲儿的时候,井文龙带着他父亲的几个马弁,摇摇摆摆地闯了进来。他个儿小,看不见,就要前边一个叫苗从权的同学给他让开。这个苗从权平时就最讨厌他,那里肯让,就说:“看不见,为啥不早一点来?”井文龙一听横眉瞪眼地骂道:“老子来迟来早,干你屁事!你要是识相,就让开!”苗从权也骂道:“老子就是不让!你能怎么样?”气得井文龙直瞪烂眼睛,就指示马弁们打苗从权。马弁听少爷说打,赶忙就动手打苗从权。多亏苗从权个子大,力气也大,还会一点武功,才没有吃亏。这一闹,戏场大乱,戏也只好停演。
  井文龙在万福楼戏场上横行霸道的事,早有同学报告给了刘志丹。刘志丹听后异常气愤,立即和王子宜、曹力如、杨国栋去找苗从权问明情况,又找来学生会的骨干马上开会研究。刘志丹气愤地说:“井岳秀在陕北无法无天,犯下了滔天罪行,这笔帐陕北人民还没有找他清算呢!现在他的儿子又来作威作福了,难道我们陕北人民命中注定非受姓井的欺侮不成吗?我提议学生会组织学生罢课,要求学校开除井文龙。”
  “对,组织罢课,非开除井文龙不可。”大家都同意罢课。
  当时,党组织也支持刘志丹他们的意见,并指示要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井岳秀。不仅要在学校内宣布罢课,而且要把舆论造到社会上去,揭露井岳秀的罪恶。于是,榆林中学的第二次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刘志丹和学生会的骨干、党团员们,组织学生写标语、画漫画、写大字报。并发出了快邮代电,呼吁陕北23个县和全国各地的学校支援这次罢课。学生们端着浆糊盆子,拿着标语走到榆林城里,一下子把榆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反对军阀统治学校!”、“反对苛捐杂税!”、“反对井文龙仗势欺人!”、“坚决要求开除井文龙!”大幅标语、大字报、漫画贴得到处都是。城里的居民、进城里来的老百姓,围在大字报前,听识字的人念井岳秀的罪状。有一个商人站在一张大字报前念道:“井岳秀,坏种子,专门挑选良家好女子,看上就往门口挂鞭子,连夜就得送去过夜子,若不送去好女子,抓去坐牢罚款子……”群众听了骂声不绝,真是街谈巷议,骂声载道。
  学生们一吃过早饭,在刘志丹的带领下进了城,在万福楼前讲演。学校里所有的社团组织,都变成了宣传队,学生会的干部和苗从权,都成了宣传骨干。他们揭露井岳秀统治陕北的黑幕,介绍井文龙在学校里的横行霸道。他们从国家的危难,讲到陕北的黑暗;从井岳秀的罪恶,讲到农民的痛苦……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榆林城,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井文龙平时仗着他老子的权势,把师生校工谁也不放在眼里,得罪了许多人,就连杜斗魁也认为他“朽木不可雕也”。学生会提出要开除他,教师们当然也表示支持。
  这一下,把校长杜斌丞给难住了。开除井文龙吧,恐怕井岳秀整人;不开除吧,学生们又不肯复课。没有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井岳秀商量。
  井岳秀一听榆林中学闹学潮,学生罢课,上街讲演,不光骂他的宝贝儿子,竟然连他也骂上了,还要开除他的宝贝儿子,差点儿把鼻子气歪了。一见杜斌丞到来,更是火冒三丈,喘着气骂道:“哼!老子出钱办教育,是叫他们反对我的吗?副官!副……副……官!给我派上一连军队,把榆林中学包围起来,限令他们即日复课!”
  “可令郎……”杜斌丞本想劝他不要出兵,好从长计议,但井岳秀那里肯听。杜斌丞一看搭不上话,连忙告辞退出去了。
  副官听到井岳秀的命令,不敢怠慢,急急忙忙派了一连军队,把榆林中学包围得水泄不通。大门、后门、傍门都站上了枪上膛,刀出鞘的匪兵。一时之间,学校里的空气紧张起来了。
  刘志丹、曹力如、王子宜、杨国栋等学生会的骨干,却根本不理井岳秀那一套,他们分头到各宣传队、各班、各宿舍去动员同学们,不开除井文龙,誓不复课。刘志丹对大家说:“井岳秀的算盘打错了,派来这100多个人就能把我们吓住?我们的学校是陕北唯一的中学,连北京、天津、西安都有我们的学友,井岳秀胆子再大,也不敢把我们的学校砸了。我们要团结起来,誓死保卫学校!”在刘志丹指挥下,全校同学紧密团结,斗争的情绪非常高昂,又是开会,又是演讲,根本没有把井岳秀派来的匪兵放在眼里。
  再说榆林中学的学生,大都是陕北23个县有钱人家的子弟,也有各县县太爷们的子女,井岳秀派兵包围学校的事,很快就传开了,可把家长们急坏了,有的发信抗议井岳秀的暴政,有的找井岳秀质问,有的跑到西安去告状,有的到榆林来探望自己的子女。刘志丹便趁此机会,向家长们做工作,揭发井岳秀的罪行。同时,又动员同学们给家里写信,揭露井文龙在学校里横行霸道的行径。不多时,井岳秀派兵包围榆林中学的事,就轰动了全陕北。此事在西安、北京等地也广泛地传开了,各地声援的信件也都纷纷寄来了。这一下子,弄得井岳秀象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了。他原来满以为那些十八九岁的学生娃娃们,一见大兵,就会乖乖地复课,哪里晓得却惹出这么大的麻烦来,他的丑事都快让全国知道了。他下令镇压吧,又怕引起全陕北以至全陕西、全国的公愤;不下手吧,这口气又难以下咽。真是束手无策,处境十分难堪。
  刘志丹看着搞得轰轰烈烈的罢课运动,又进一步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井岳秀的处境,便召开学生会研究,经过大家讨论,提出了三项复课条件:一,必须开除井文龙的学籍;二、不准军队欺压学生;三、不许井岳秀干涉学校内部事务。然后请杜斌丞校长带着三项条件去见井岳秀。
  杜斌丞带着学生会提出的三个复课条件去见井岳秀,他说:“井司令,现在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轰动了全陕北,全省全国都传开了。我看就接受学生们的条件吧。至于令郎的学习问题,西安比榆林好得多,就让他转到西安去吧。”
  井岳秀正在骑虎难下,见杜斌丞出来圆场,只好全部答应了学生的条件。杜斌丞也巴不得快让井文龙这个害群之马早点离开榆林中学。
  榆林中学的第二次大罢课,就这样胜利结束了。为此,刘志丹还组织全校同学,开了一个欢庆胜利的大会呢!
  刘志丹的学生时代,就是这样充满了革命的战斗精神。 
  

刘志丹传/白黎.-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0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