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刘志丹 > 全文图书 > 刘志丹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一章 少年时代
白黎

  1 “桂子月中落”
  放荡不羁的洛河,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上,犹如一条巨龙,摇头摆尾,浩浩荡荡直奔东方。
  洛河上游,有个山大沟深,林密路隘的保安县。县城西北一百多华里的洛河畔上,有个群山环抱,洛水绕城,地形险要,“固若金汤”的小镇,人们都叫它“金汤镇”。
  金汤镇,城池虽小,但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名气。自秦以来,好几个朝代都派驻过军事将领,在这里屯兵戍边,防御外侮。金汤镇也就随着变得繁华起来,成了保安县的第二大城镇,被称为“汤二府”
  居住在这里的人民,相传大都是那些屯兵戍边的将士们的后裔。他们都生性刚直尚勇,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当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使他们不能再忍受下去的时候就起来造反。据民间流传,在隋朝的时候,就出了一个名叫石彤的农民英雄。为了反抗隋炀帝荒淫残暴的统治,他聚集了近百名饥饿农民打地主、杀官宧,给穷苦农民分粮食、分浮财,把县官吓得屁滚尿流地逃走了;到了明朝末年,这里又出了一个名叫王墩的好汉,他发动了数百名穷苦百姓,组织起来,从这里出发,加入了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大军,跟着闯王大旗,直打进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的黑暗统治……从此,金汤镇的名字,就和历代起义的英雄好汉们的英雄事迹紧紧地连在一起,被人们一代接一代地传颂着。
  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历代战争的破坏,特别是一八六二年到一八七〇年之间,西北回民曾多次举行武装起义,清朝政府任命左宗棠为总督,对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当地回汉百姓,在左宗棠的挑拨之下,互相残杀,死者无数。两败俱伤的回汉残杀结束后,金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断了人烟。战争结束,逃出去的人,打探到平定的消息后,才陆陆续续地回来。遍地石头瓦砾,到处荒草齐腰,狼群出没的金汤镇,又有了人烟。回来的人多了,荒凉的金汤镇,又开始有了生机。
  随着回来的人越来越多,金汤镇居然办起了学校。娃娃们的琅琅书声,上下课的“当当”钟声,唤醒了沉睡的金汤镇,给破烂不堪的金汤镇,增添了生气。
  教书的先生名叫刘士杰,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文拔贡。他为人耿直,生性爱抱打不平,遇见不公道的事,总要说个公道话。因此,他很受穷苦农民的尊敬。可是,他时运不佳,儿子刚满一岁,婆娘突然得病死了。他又当老子又当娘,白天给学生上课改作业,晚上给儿子缝补衣裳,四十多岁的人,就熬白了头。儿子一会说话,刘士杰就教他认字。长到五六岁,起名刘培基,跟着学生一块上课认字。
  刘培基天姿聪明,十六岁就在延安府考中了秀才,十七岁就成家立业,娶了金汤镇上王家女子为妻。刘培基雄心勃勃,一心想发家创业,他原先教书,感到教书赚不来很多的钱,便弃教学绘画,后又学做纸活,想当一名纸扎匠。但是,他又觉得做这些营生也都赚不来很多的钱。于是,他便向亲戚、朋友处借了一笔钱,在金汤镇上开了一个粮草店兼杂货铺子,做起生意来了。由于他善于经营,赚了一些钱,家庭开始慢慢地富了起来,并在祖上居住过的芦子沟置买了一些田地,为将来落脚做好了准备。
  儿子能干,媳妇孝敬,刘士杰心里十分高兴,只是已经年逾六旬,仅有两个孙女,还没有抱上一个孙子,又不免使他常常记挂在心。    
  1903年农历8月14日,儿媳妇又要临产了。一家人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盼望生个胖小子,担心的是又怕生个女子。
  刘士杰坐在书桌前,正在给学生改卷子,突然从媳妇的窑洞里传来婴儿清脆的“哇——哇——”的啼哭声。刘士杰听后,一阵惊喜,急忙走出窑洞,院子里的桂花散发着清香,一轮明月向大地吐射着银辉。这时,接生婆满面笑容地从窑洞里走出来。
  刘士杰赶忙迎上去问道:“是男是女?”
  接生婆笑盈盈地说:“老先生,恭喜你,是个胖小子!”
  刘士杰高兴地捋着花白的胡子,说道:“好啊,我们刘家可盼来了个后生,就叫他来生吧!”
  刘士杰盼来了孙子,高兴极了,捋着胡须,仰头望着皎洁的明月,吟诵起宋之问的诗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他边吟诵着诗边走进窑洞,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翻开书本给孙子取名字。因为是八月生的,学名叫“景桂”,字为“子丹”。刘士杰心里乐滋滋,脸上笑盈盈,一边一遍接一遍地吟诵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一边铺开纸,公公正正写道:“乳名‘来生’,学名‘景桂’,字‘子丹’。”但是,他哪里料到,这个“来生”,后来竟成了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
  2 叛逆子
  刘志丹小时候非常机灵、聪明,逗人喜爱。爷爷每天上完课后,一回到家就抱着他。年复一年,在爷爷的教育下,刘志丹五六岁时,就能认得很多字,还能背诵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一些古诗。爷爷俭朴的生活,热爱穷人的美德,给了他很大的影响。爷爷经常给他讲石彤、王墩造反的事迹,和《西游记》、《水浒传》中的反叛者的故事。刘志丹每当听到高兴处,就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在他那幼小的心灵里,开始产生了对那些主持公道,抱打不平,敢于造反的英雄们非常热爱、十分崇敬的感情。
  刘志丹十岁那年春天。爷爷年迈不能再教书了,全家便迁居到离金汤镇二十多里外的芦子沟居住,父亲留在金汤镇上继续做生意。家居乡下后,每逢冬春季节,爷爷在家里办起私塾来,刘志丹便把庄上的穷孩子们都叫来一起读书。穷孩子们没有笔墨纸张等学习用具,他就把自己的送给他们用。父亲不在家时,他还请母亲做饭和穷孩子们一块吃。因此,许多穷孩子们都和他交了朋友,一块相处得非常好。每年的夏秋两季,爷爷不办私塾了,刘志丹便帮助家里做些农活。他最喜欢和一些穷孩子们一块上山放牛羊,或打柴拾粪。他常给小朋友们讲爷爷讲给他的那些故事,什么石彤啦、王墩呀、孙悟空大闹天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等,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有时候连一些过路的大人也被他讲的故事吸引住了。因此,庄上的大人、小孩们,都喜欢他,都称赞说:“来生真是一个好娃娃,将来一定有出息!”可是,就是他的父亲,一见到他就皱眉头,常常厉声粗气地教训他。
  刘培基发家的雄心越来越大,他不仅在金汤镇继续开铺子做生意,而且在芦子沟开始请帮工种地。由于他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兴隆,农业也年年丰收,渐渐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有钱人家。尽管如此,刘培基还是不能心满意足。他最羡慕的是他家的一个远房亲戚,陕北有名的大地主、大恶霸张鸿儒。张鸿儒住在金汤镇的上川金佛坪,一连几代都是清朝的“武举”,代代男人差不多都有官位,辈辈欺压人民,横行乡里,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辛亥革命后,张鸿儒投靠陕北军阀井岳秀,被封为三边(定边、靖边、安边)民团总团总。他更加有恃无恐,仗势欺人。刘培基每当看到张鸿儒的家业:那川道里的城堡,山头上的寨子,成群的骡马,满山的牛羊,白花花的银洋,黄灿灿的金条……哪一样他能比得上呢?他下定决心要向张鸿儒看齐。刘培基为了发家,就想攀攀张家的门第,时而就有些来往。为此事,刘士杰对儿子十分反对,多次告诫,但刘培基不以为然,照常来往。
  张鸿儒有个儿子叫张廷芝,比刘志丹小一岁。他虽然只有十几岁,吃喝玩乐样样都会,还经常欺侮附近的一些小姑娘,殴打周围一些穷孩子,与他的恶霸老子一样,无恶不作,群众一提起他,恨得直咬牙。就这,刘培基却很赏识,既然他要走张鸿儒的道路,哪么也得让刘志丹跟着张廷芝学着点,将来好继承他的家业。但是刘志丹呢?根本不把张廷芝放在眼里,认为张廷芝不是个好东西。因此,两人碰到一起,不是吵嘴,就是打架。张廷芝一提起刘志丹,也是又恨又害怕。有一次,张廷芝带着家族中的一群小二流子找刘志丹闹事,结果被刘志丹领着一伙穷孩子们打得鼻青脸肿,哭着跑回去了。这件事竟把刘培基吓坏了,他抓住刘志丹边打边骂:“你这个龟孙子,吃了老虎胆啦!你敢打张团总的儿子?快跟我到金佛坪给张廷芝赔情认罪去。”
  刘志丹愤恨地说:“你就是打死我,也不去给那个坏东西赔情认罪。”
  刘士杰听到打骂声,赶来把刘培基训斥道:“兴他打人,不兴人打他?亏你还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哩!”
  刘志丹见有爷爷护着,对父亲说:“我要学习李自成,将来非把张廷芝杀了不可!”
  从此以后,刘志丹更加痛恨张家父子了。他常和一些穷孩子们一起,议论张家父子欺压穷人,勒索老百姓钱财的罪行。他坚定地说:“我永远不和张廷芝这个坏东西好,一辈子要和他势不两立!”
  这年冬天,刘士杰又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张鸿儒家门中的张福,因仰慕刘士杰的学识,也想沾点书香门第的光彩,便将儿子送来上学。这张福,群众都骂他是一条牲口,把亲外甥女都拐去霸占了。群众给他编了个民歌《舅舅挎外甥》,到处唱张家的丑事。刘士杰本来不愿意收这个学生,但是人家已经送上门来,还是收下了。
  有一天,刘志丹正在教室里帮助几个娃娃读《百家姓》,忽然听到院子里有人哭叫。他赶忙跑出去一看,原来是张福的儿子骑在一个娃娃的背上,要驮着他转圈圈。那个娃娃不肯往前爬,张福的儿子又是拳打脚踢,又是拧耳朵。刘志丹一见这种情景,不由得火冒三丈,扑上去对准张福的小崽子就是一脚,踢得他滚落在地。刘志丹又要上去再踢几脚,张福的小崽子一看势头不好,爬起来就向老师住的窑洞跑去了。
  不一会儿,刘士杰把刘志丹叫去,问道;“你为什么要打人?”
  刘志丹余怒未消地说:“我打的是坏东西,因为他要欺侮穷人家的娃娃。”
  刘士杰看着敢于抱打不平的刘志丹,心里很高兴,他抚摸着刘志丹的头,说道:“你是咱们刘家的好后代,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应该主持公道。可是当今社会黑暗,主持公道的人是要吃亏的。爷爷因主持公道,抱打不平,吃了多次亏。而今张家是陕北一霸,他们心黑手毒,谋人钱财,夺人土地,杀人性命,霸人妻女,把坏事做尽。这些没有人性的坏东西,咱们惹不起。”
  刘志丹愤怒地说:“我长大了要把张家这些坏东西斩绝杀尽!”
  农忙到了,私塾散了。刘志丹开始干农活,他每天都跟着家里的长工张万银上山劳动,或者和庄上的娃娃们一块放羊、拾柴,有时还帮助庄上的穷人家干农活,很受穷人们的欢迎,他们都称赞说:“来生这娃娃和张家的那个小崽子不一样,心想着咱们穷人!”
  但是张鸿儒经常在刘培基跟前讥笑刘志丹,说他不务正业,整天跟些穷小子混在一起,跟着受苦;说张廷芝如何听他的话,还能帮助他收租要帐……总是戏弄着要刘培基打骂刘志丹。刘培基每当听到这些话,就不由得脸红,感到有这样的儿子很不光彩,心里就生起一股无名火。
  一天中午,刘志丹正在家里给庄里的几个娃娃教字,刘培基陪着张鸿儒突然进入。刘培基看见刘志丹又和穷孩子们混在一起,就大声吼道:“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不跟我出去学做生意,经常和这些娃娃混在一起干什么?你看看人家的廷芝,哪象你这个熊样子!”
  刘志丹毫不示弱地说:“我教他们读书,有啥不对?”
  张鸿儒斜着一双三角眼,看了看这几个衣服褴褛、手脚乌黑的穷孩子,轻蔑地说道:“这些娃娃笨头愣脑的,哪里象是读书的材料!”
  刘志丹气愤地反驳道:“他们只是不如你有钱,可脑子一点也不比你笨!”
  刘培基一把抓住刘志丹的手,一边举起拳头要打,一边喝道:“你这小子,没有一点礼貌。你说,跟我学不学做生意?……”
  还没等父亲的拳头落在身上,刘志丹猛一下挣脱了手,一边向外跑着,一边喊道:“不学,就是不学!”随即又向几个娃娃一招手:“走,到山上我给你们讲李闯王的故事!”娃娃们一窝蜂似的跟着刘志丹冲出门,向山上跑去了。
  刘培基看着刘志丹带领着穷孩子们越跑越远,气得直跺脚,指着跑远了的刘志丹的背影骂道:“叛逆子!真是个叛逆子!”
  3 “钻书虫”
  已经进入“民国”好几年了,闭塞、落后的保安县,才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男人们虽然还留着辫子,女人们仍然还缠着脚,但毕竟是“民国”了,不称皇帝了,“维新”、“革命”这些名词,也有人谈论了。保安城里开办了一个“新学”,这就是保安县高等小学。它除了仍讲些八股之类的课外,还开设了算术、地理、历史等课程。最受人注意的是:新学是官办,不收学费。这样,有点跟潮流思想的人,都愿意将自己的子弟送去就学。保安县高等小学刚办起不久,就随着县政府由保安城里搬到永宁山去了。
  —九一九年春天,刘志丹考进了永宁山高等小学。因为他从小跟着爷爷读书,作文很好,就插到最高的班上课。
  这永宁山小学,名曰是高等小学,但只有二十多个学生,两名教师。一名是清朝时的文拔贡陈定邦,头上还留着长辫子,讲的是八股文;一名是西安师范的毕业生,名叫李子才,他除了教国文外,还教算术、地理、音乐等。李子才拥护孙中山的主张,经常向学生宣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得到了学生的尊敬,群众的欢迎。
  刘志丹除了学好各门新课程外,还经常阅读当时流传在知识界的一些不满现状、提倡民主、反对封建礼教的文章,使他对当时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他和同学王子宜、曹力如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课余和假日,或登上险峻的永宁山,远眺一泻千里的洛河;或漫步在洛河畔上,谈论着各自的远大志向。每次都要谈对社会的看法,表达自己要改变社会的思想。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他们还到附近一些村庄去,向穷苦农民作调查,听穷苦农民讲苦难的家史,他们看到穷苦的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动,风里来,雨里去,打下的粮食交了租,还了债,所剩无几,住在黑洞洞的烂窑洞里,吃糠咽菜,度日如年;有的交不起租,还不起债,被逼得卖儿卖女,以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悲惨的情景,人间的不平,深深地刻在了刘志丹的心里,更进一步引起他对穷苦农民的同情。他想:永宁山和芦子沟的穷苦农民都是一样的贫穷,那么,全保安县、全陕西省、全中国的穷苦农民都可能是一样的了。这是什么原因昵?当时的刘志丹还弄不清这个道理。但是,他决心要改变这种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要让劳苦大众都过上有饭吃、有衣穿的好日子。
  刘志丹在永宁山高等小学不但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刘志丹心里想:“中国这么大,为什么却这样穷?人民的生活为什么这样苦?统治者为什么这样腐败无能?清朝已经推翻了,地主老财为什么还欺压穷人?却无有人来管?”刘志丹脑子里的问号越来越多,他便去请教李子才老师。
  李子才听了刘志丹提出的这些问题后,他仔细地看着面前的刘志丹:他中等身材,白净的皮肤,稍宽的额头,直鼻梁,尖下巴,大眼睛里含着深沉的光亮,脸上流露出沉思、文静的表情。李子才心里十分高兴,他更加喜欢这个爱动脑筋想问题的学生。他告诉刘志丹,腐败的清朝统治者虽然被推翻了,但是封建军阀代替了封建皇帝的统治,实质上是换汤不换药,都是欺压人民的一丘之貉。
  刘志丹问道:“有什么办法才能改变这种黑暗的社会呢?”
  李老师坚定地回答道:“办法只有一个——革命!只有革命才能改变黑暗的社会制度。”
  “革命”这个名词,从这时起,就深深地刻印在了刘志丹的头脑之中。从此以后,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向李子才老师请教,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除了学好各门功课外,找了许多闲杂书籍来读。曹力如和王子宜积极帮助他找书。永宁山虽然是一个巴掌大的山寨,但过往行人留下不少的书籍,几乎都被刘志丹找来读过了。读书成了他每天生活的第一需要,读书使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刘志丹是“钻书虫”。
  一天中午,刘志丹正在宿舍里读一本刚刚找到的《东方杂志》,王子宜和曹力如笑着走进来,曹力如上去夺掉了书,说道:“我们到处找你,原来你躲在宿舍里钻书哩,真是个名副其实的‘钻书虫’!”
  王子宜上去拉住刘志丹的手,说道:“你这条‘钻书虫’,快让脑子休息一下,咱们到永宁山顶上吃杏。”
  三人相跟着出了学校,向永宁山走去。他们过了吊桥,攀上石梯,爬过石缝,钻进通天洞,上到了山顶。放眼远眺,群山苍翠,尽收眼底;仰视蓝天,白云红日,雄鹰盘旋;俯视洛河,碧波粼粼。他们情不自禁地惊叹山寨的险要、高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个天然关卡啊!怪不得反动的县衙门由保安城里搬到了这里,县官才壮了胆,因为有天险可凭,不用害怕被强悍的保安山民挖掉他的眼珠子了。
  三个同窗好友,在山顶上吃着杏子,谈着各自的抱负,说着各自的志向。他们志同道合,简直好得像一个人似的。三人正在边吃杏子边谈论的时候,突然从山下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喊叫声:“硬肚来了!硬肚来了!”
  刘志丹他们三人听见喊叫声,走到山边往下一望,只见山下人群慌乱,都纷纷往永宁山上跑。他们赶忙下得山来,看见警察扛着枪在山上乱窜着,吆喝着山下的人快往山寨上走,马上就要起拉吊桥丁。山寨上一片慌乱,县长王从授正在给警察局长下命令,要集合警察前去打硬肚;老百姓三个一堆,五个一伙,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有的说硬肚真的刀枪不入,专门打富济贫,有的说硬肚杀了收税官,打开了官仓,分了粮食,许多农民都参加了硬肚,今天早上把三台山打开了,把那里的收税官杀了,现在向永宁山打来了。
  刘志丹听了群众的这些议论,心里十分高兴,他对王子宜和曹力如悄悄地说:“要是硬肚真的打上永宁山,把这些贪官污吏统统杀了,把永宁山变成梁山泊才好哩!”
  陕北这几年大旱,庄稼收成很差,老百姓逃荒要饭,卖儿卖女,到处都有人活活饿死。官府不但不管,反而雪上加霜,趁伙打劫,七税八捐,摊粮要款,拉夫抓差,逼得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就成群结队,一个村跟着一个村,拿着大刀、长矛,打着红旗,抗粮抗款,打地主攻县衙,和官府对抗。官兵打来就散,官兵走了又聚集起来造反。他们都穿着红兜肚,说是喝了符水,就能刀枪不入,所以叫“硬肚”。最近,硬肚的活动已经发展到了保安。由于硬肚到处造反,围攻县衙门,杀贪官污吏,许多地方的县官被绑走,挖掉了眼珠子。吓得后来的不敢上任,有的地方很长时间没有县官。保安县就是把县衙门搬到永宁山上后,才来了王从授。
  突然间,吊桥“吱吱呀呀”地响着放下来了,王从授杀气腾腾地带领着警察,亲自上阵打硬肚去了。
  三台山在永宁山的上川,三十里远近,也是一个险要地方。硬肚打开三台山分了粮食后,正要进攻永宁山,见县官带着警察来了,就喊杀着冲上来。警察赶忙开枪,打死了十几个硬肚。由于硬肚没有枪,抵抗不住,便向后撤退了。王从授带领着警察追了一阵后,抓住了几个跑不动的穷苦百姓,并抢了群众的许多东西,抢了一大群牛羊,赶着往永宁山走。一路上,警察又窜到村庄里,见啥抢啥,弄得鸡飞狗跳墙,到处是穷苦老百姓的哭喊声。
  刘志丹看着拉回来的“硬肚”,原来都是些穷苦的老百姓,他和王子宜、曹力如还去过几个人的家里,听他们讲过苦难的家史,目睹了他们痛苦的生活。
  王从授把这些穷苦农民抓回来以后,关押在潮湿阴冷的石洞里,并放出官价:每人出二百块银洋,就可以赎回去。但是,这些穷得没有分文的穷苦农民,哪里有这么多的银洋呢?只有死路一条了。
  第二天,王从授开堂审问这些所谓的“硬肚”,刘志丹和许多同学都跑去看县官怎样审问硬肚。县老爷的大堂,不过是一孔很大的石窑洞。王从授坐在一张桌子前,两边站着衙役,门外挤满了看审堂的人群。只见王从授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带硬肚上堂!”随着王从授的喊声,几个凶神恶煞似的警察,押着五六个被五花大绑的穷苦农民,只见他们个个衣服褴褛,人人面色蜡黄,他们都是些穷苦、善良的庄稼人,只因生活不下去了,才跟上硬肚造反的。
  王从授问他们为什么要造反?他们回答说生活不下去了,才跟上硬肚弄碗饭吃。王从授要他们每人交二百块银洋,就可把他们放回去,他们说要是有银洋的话,就不跟硬肚造反了。王从授见从他们身上弄不到钱,就令衙役动刑,用刀子往他们身上扎。他狞笑着说:“看他们是不是刀枪不入!”
  穷苦的农民惨叫着,鲜红的血从他们的身上往外流着,把破烂的衣服都染红了。有的疼得受不了,就大骂王从授不是人。王从授又令衙役一阵棒打,有的被活活打死,就从寨子上丢下去,让洛河水冲走。
  刘志丹看着王从授这样惨无人道地杀害穷苦农民,恨得直咬牙,心想:“我将来一定要像李自成那样,组织起穷苦农民,非把王从授这伙狗官的眼珠子挖掉不可!”
  王子宜望着怒火填膺的刘志丹,赶忙上来拉住刘志丹的手,说道:“‘钻书虫’,走,快钻你的书去。”说着他将刘志丹拉走了。
  4 立志报国
  寒假到了,刘志丹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在永宁山高等小学毕业。时代进入民国八九年,保安县才第一次出了刘志丹、曹力如、王子宜等十二个高小毕业生。这之前,王从授已经滚蛋,又来了新的县官。新来的县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为刘志丹等十二个毕业生,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给毕业生身上披挂十字红布,瓜皮帽上插金银花,请毕业生在县老爷的大堂上吃了一顿丰盛的宴席,还差报童往毕业生家里送大红纸帖子报喜,一下子成了一件轰动全县的大事。
  刘志丹在离开永宁山时,和曹力如、王子宜商定好,第二年春上一块去榆林报考榆林中学。刘志丹拿着毕业证书回到了家里,合家欢天喜地。爷爷看着文文静静的刘志丹,高兴地说:“我们刘家出了人才!”父亲闻讯,从金汤镇上回来看儿子,见了志丹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我做生意正缺少帮手,就跟着我学做生意,立志走发家的道路吧!”但是,刘志丹坚决不肯跟着父亲学做生意,一定要到榆林去报考榆林中学,将来要立志报国。
  第二年春天,报考的时间到了,由于父亲坚决不让刘志丹去榆林继续上中学,爷爷也认为保安离榆林太远,那儿又是个大地方,“邪说怪论”很多,不放心让孙子去。虽经刘志丹再三要求,父亲坚决不答应。他只好跑去含泪送王子宜、曹力如去报考榆林中学。
  刘志丹不能去报考榆林中学,就在家里参加农业劳动,就是不去做生意。由于他从小就热爱劳动,样样农活都会干,就跟着家里的长工张万银干农活。
  张万银原是秦岭山区商县人,在地主的逼迫之下,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讨吃要饭来到了保安。刚来那阵,被张鸿儒雇去当长工,干了三年,没给一文工钱。张万银去要,张鸿儒把眼一瞪,骂道:“你这个坏东西倒想得美,还想要工钱,你老婆娃娃吃了我家饭,我还要算饭钱哩!”张万银说:“老婆给你们推滚碾磨、喂猪喂狗,娃娃给你们放牛放羊,都没白吃你们的饭呀!”张廷芝听见了跑过来,拿起棍子就打,骂道:“狗日的,我们养活了你一家,你还想要钱,滚你妈的蛋!”张万银被赶出来后,正无处安身,刘培基正好去金佛坪时碰上,就雇来了,每年工钱一分不少。刘士杰把他们一家当作自己人看待,还让刘志丹叫张万银夫妇干大、干妈。张万银十分感动,常对人说他找到一个好主家。
  刘志丹跟着张万银上山劳动,手上起了老茧,脸也晒黑了,人也变瘦了。张万银看着刘志丹,心疼地说:“你是个念书人,跟我一块吃苦把你糟踏了,这样下去,你要把书忘光的,你应该出去当个官呀!”
  刘志丹说:“在家种庄稼,总比出去当官欺压老百姓好。”
  张万银说:“你们刘家的大人、娃娃都对穷人好,你尽管出去做事,有我在家里给你们种庄稼,你们刘家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刘志丹摇着头说:“张干大,你不能这么说,不种庄稼,我们一家人吃什么?你才是我们的大恩人呢。”
  张万银望着刘志丹说:“咱们穷陕北要是出上个能人,把这不合理的世道改一改,让穷人不受气就好了。”
  刘志丹也望着张万银憨厚的面孔说:“我立志报国,一定为穷人办事。”
  他们边劳动边谈论,刘志丹还给张万银讲些提倡民主平等、反对封建压迫的事,这样,时间长了使张万银慢慢懂得了一些穷人为什么受苦的道理。他夸赞刘志丹的学问最大,将来肯定是个大官。
  这年五月,刘培基给儿子定了一门亲事,为的是早娶过来媳妇,给家里增加一个劳力,也好侍候年老多病的父亲。这门亲事说的是九咀坡同家的女子,名叫同桂荣,也是大户人家子女。刘志丹和同桂荣成亲后,看她能劳动,人品好,虽然是父亲包办的婚姻,但也觉得满意。他给她教认字,讲反对封建礼教,讲提倡男女平等,两人感情很好。
  一天,刘培基从金佛坪张家那里回来,对刘志丹说:“你不愿意跟我做生意,就到金佛坪张家那里去。他们那里正需要有文化的人,你去了就当他们的红笔师爷。”
  刘志丹坚定地说:“我宁肯讨饭吃,也不去张家那里干欺压老百姓的事。”
  “现在兵慌马乱,世道不太平。要想发家没有个靠山不行啊!我们还得依靠着张家,才能发起家业来。”
  刘志丹气愤地说:“张家是一群吃人肉喝人血的恶狼,你怎么能依靠恶狼呢?”他咬着牙,“这群恶狼,总有一天要被穷人把他们统统打死的!”
  刘培基声调很高地说:“你这个大胆的奴才,竟敢如此胡言。张家是保安的一个土皇帝,谁敢动人家一根汗毛?”
  “我将来不但敢动他们的汗毛,还要砍他们的脑袋哩!”
  刘培基一听此话,吓得颤颤惊惊地骂道:“你这个叛逆的孽子,吃了老虎胆啦!这话要是让张家知道了,还有我们刘家的好果子吃吗?”他骂着就要动手打刘志丹。
  正在这时,刘士杰拄着拐棍,抖动着白胡子走来了,他指着刘培基训斥道:“你为什么一会儿让来生跟你做生意,一会儿又要他到张家去做事,人各有志嘛,我看来生将来是个做大事的人才,他对穷人好,不像你那么的看重银钱。”他喘息着停了一会,又说:“你以后少往金佛坪跑,张家不是些好东西,不要沾污了我们刘家的清白。”他转向刘志丹,“爷爷当初不该不让你去报考榆林中学,明年去报考。大丈夫就要有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志向。”
  刘志丹有爷爷的支持,心里十分高兴,决心一不做生意赚钱,二不去张家干事欺压老百姓,立志要学好本领,将来为穷人办事。
  在家劳动一年,春节就要来到。春节过后,元宵节转眼就到,过了元宵节,报考入学的时间就不远了。爷爷拄着拐棍,东挪西借,凑了几十块银洋,打发刘志丹上榆林报考榆林中学。刘培基虽然不同意儿子去报考榆林中学,但不敢违背父亲的意见,只得让刘志丹去榆林。元宵节一过,天气渐渐变暖,刘志丹启程了。爷爷把刘志丹送到村头上,拉着刘志丹的手说:“到了榆林努力学习本领,将来为国出力。不要像爷爷一辈子对国家无用。”他说着掉下来几颗泪珠。
  因为儿子第一次出远门,母亲站在硷畔上,和媳妇望着刘志丹越走越远的背影,婆媳两人跑回窑洞里哭了一场。
  刘志丹赶着毛驴,驮着行李,到了洛河川的吊坪村,驮上了曹力如的行李,到了保安,又驮上王子宜的行李,三人说笑着,高高兴兴地向榆林走去。
  

刘志丹传/白黎.-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0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