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周扬 > 史料文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从比兰台罗说到文学上的悲观主义*
周扬
    本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予了意大利的戏剧家并小说家比兰台罗,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关于这个作家,敬之先生曾在本刊上作了简单扼要的介绍,并特别说明了他是怎样一个悲观色彩浓厚的作家。
  比兰台罗的悲观厌世是作为他的一种哲学,而横在他的戏剧创作的根底上的。他认为人生根本是苦海,是虚无。在某一个人看来是真实的东西,在另外一个人看来往往是虚假的,在他笑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却在哭。人生就是这样,而比兰台罗却没有给予解决。他以为只有两个办法:死或是装死,要不然就沉溺在幻想里面。比兰台罗的许多喜剧虽把笑显示给观众看,但那种笑和幽默都是以绝望的人生做背景,是赍来苦恼的“Humorism”①,是苦笑。
  比兰台罗的作品正是大战之后社会的绝望昏闇的精神状态的反映。虽则一方面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者们正在“追求乐观主义”。马利涅利曾经宣言过:“对于怀疑悲观的决定论,我们要用创造的直观,自由的灵感和人为的乐观主义来对置。”不过,所谓“人为的乐观主义”云者,不也正是对于可悲的现实之强颜为笑吗?
  悲观主义浸透了近代的文学,这是周知的事实。这悲观在比兰台罗并不是新奇的。从十九世纪以来,欧洲的文学就几乎不断地和悲观主义联结在一起。文学的基本主题就是关于社会存在不安定的个人悲观的意识。莫泊三②和柴霍夫③的作品就渲染了悲观阴郁的色调。哈提④的命运观厌世观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得最透彻。对人生悲观绝望以至于“恐怖和疯狂”的安特列夫⑤曾在读书界风靡过一时。
  文学中的这种悲观主义,由于现社会的空前的不安和混乱,而日益深化,以至达到自己否定的地步。一方面是从叔本华式的悲观进到尼采的“强权哲学”,用上面所说的“人为乐观主义”的美丽外衣来掩饰现实的破烂的本质。另一方面是少数忠实的作家从怀疑、苦恼、深思的极致达到了对于可以给予文学以欢乐愉快的性质的那真正健全的社会的认识。纪德便是最近的例子。
  要把悲观主义的錆霉从文学中彻底扫清,只有在真正健全的社会才可能。健全的文学将用乐观的,科学的观点去解决世界文学中一切悲剧的问题。死的问题在过去文学中是不知引起过多少哀悼悲观的感叹,对于人生的怀疑绝望的。死自然是死者的不幸,生者的深刻悲哀的来源。但是在健全的文学中,连死也并不是那么可悲观的。吉尔波丁说得好:“奋斗中的死—在促进全人类幸福的事业中的有理智的死—在新文学中已经成了人生的确定的象征,要想完成人生的最善的组织化的努力的增多的象征。”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健全的乐观主义的文学。我们不需要比兰台罗的悲观主义。
  * 本文原载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九日《申报》副刊《自由谈》。署名企。比兰台罗通译皮蓝德娄。
  ① 幽默。
  ② 通译莫泊桑
  ③ 通译契诃夫。
  ④ 通译哈代。
  ⑤ 通译安德列夫。
  

周扬文集 第一卷/周扬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