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徐特立在延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一部分 徐特立在延安 人如墨翟寿如松
王云风主编

  徐特立的60大寿和70大寿是在延安度过的。
  1937年1月31日(农历12月19日)是徐特立的60寿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发起为徐老祝寿,延安各界举行集会表示祝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庆祝大会。
  寿辰前夕,毛泽东和朱德曾先后给徐老写了祝贺信。毛泽东在信中热情地颂扬了徐老的高尚品格和模范行为,并用“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十二个大字对体现在徐老身上的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作出了高度的概括。他的信洋溢着真切的革命情谊,深切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永远敬爱的心声。他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最后,他衷心地祝愿徐老健康长寿,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
  朱德除题写徐老七旬大寿词:“当今一圣人”外,还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老战友称作“一个老怪物”。他写道:“徐老头,你是一个革命职业家,你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又是一个教育家。……你是封建社会里生长的人,从小就背叛封建社会的习惯,就染着了资本主义革命习气,嗜好民主自由平等的味道,参加了中国的民族革命。”“你为得要看穿资本主义的西洋镜,曾跑到了最标本式的欧洲巴黎等地去勤工俭学,仍是不合你的脾胃。毕竟你是一个老怪物,一直跑到共产主义的营垒来,做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老战士,你才算是死心塌地的做了下去。”最后,他满怀对老战友的钦佩之情写道:“你是革命模范的人,你是革命前进的人。不管革命历史车轮转得很快,你总是推着他前进的。”
  祝寿会上,在毛泽东以及各界代表致词后,徐老健步登台致了答词。邓颍超、蔡畅为徐老戴上红领巾,并讲话赞扬徐老对党无限忠诚,对同志十分关心和爱护。尤其是这位革命老人尊重妇女,对夫人熊立诚忠贞不渝的爱情,更得到了邓颖超的热情称颂。
  听了邓颍超的话,徐老十分激动,他满怀深情地站起来说:“我自辛亥革命前,即进城办教育,把妻室儿女留在农村;后来,离开家乡到法国留学,接着回国参加革命,至今十年来,与家庭隔绝,不通音讯,这都是反动派的压迫所致。我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我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妻室儿女。但国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革命还没有成功,国破家何在?”他接着说:“因为长期不和妻子在一起,留法勤工俭学的时候,就曾有人给我介绍女朋友,后来在苏联,在江西苏区,也曾有人提过这种事。我的妻子虽然是一个童养媳,没有文化,但从小与我患难与共。我一直在外从事教育和革命,她在家里抚养儿女,还兼劳动兼办学,他支持了我的事业,成全了我的事业。我一生提倡妇女解放,假如丢弃了她,岂不又增加了一个受苦难的妇女?”到会同志听了这番话,无不为之感动。他这种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革命为重,以他人为重的崇高品德激动了大家的心。
  祝寿会收到私人祝词千余幅,团体匾联百余幅。中国文艺协会送来了一首诗:
  徐部长特立同志六秩大寿
  苏区有一怪,其名曰徐老。
  衣服自己缝,马儿跟着跑。
  故事满肚皮,见人说不了。
  万里记长征,目录已编好。
  沙盘教学生,AIUEO。
  文艺讲大众,现身说明瞭。
  教育求普及,到处开学校。
  绿水与青山,徐老永不老。
  这首诗是丁玲、周小舟、徐梦秋在一起凑成的,毛主席听了,高兴地说:“前两句写徐老长征时的神态,很好。‘衣服自己缝,马儿跟着跑’,真是这样,很真实,这是谁都知道的。末两句也好,绿水与青山,徐老永不老。’”
  在祝寿会上,徐特立的学生和战友们认为徐老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历程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于是便要求他写出来。徐特立应允了这一请求,写了一篇《六十自传》,用简朴的笔调概述了自己60年来不平凡的生活经历。
  在这篇自传里,他起先就自豪而又谦逊地写道:“我的生活随着社会从人类被压迫向着解放走,从失败向着胜利走,一切生活都配合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随着复杂的激烈的社会变化,使我的生活成为多方面的不固定的,但总是前进的。不过也有很可羞耻的,就是只能随着社会前进,没有更站在前面。突向前面去。”①其实,从反满清起,他总是站在革命队伍的最前列,总是引导青年投身革命的先生。
  徐老对教育事业,尤其是对小学教育事业的钟爱之情是难以言喻的,他把青少年一代看做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于是,在自传中,他特别强调地说我“一生都是教书。从蒙馆、初小、高小、师范、一直到高等师范,我都任过教员。在高等师范当教员时也没有脱离小学校职务,因为我爱教小学生。”②
  后来,徐老的《六十自传》由学生柳湜带到武汉,发表在《全民抗战》1938年第1卷第12号上。
  徐特立的60大寿是在日寇兵临南京城下,爱国七君子沈钧儒、章乃器等人正在苏州坐牢,在临潼举行兵谏的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受到革职处分,亲日派趁机捣鬼,企图挑起内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举行的。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祝寿,而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祝寿,它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准备怀着“愉快的积极精神”去投入战斗。③
  十年后,在194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央大礼堂里又举行了庆祝大会,祝贺徐老70大寿。当时,国民党当局正在调动军队、剑拔弩张,准奋进攻延安,形势异常紧张。正是面对这一严峻的局势,中央决定为徐老70大寿举行隆重的庆典,以显示边区军民从容不迫、临危不惧的气度,并表示边区军民同仇敌忾,准备与国民党反对派血战到底的信心。这一消息很快就用电台播向了全国,在渴望和平、向往光明的各阶层爱国人士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本来,徐特立已经遵照党中央的安排,带领着中央宣传部教育研究室的部分人员撤到了绥德。在祝寿的前两天,中央办公厅派人把徐老从绥德接回延安。临行前夕,徐特立看到报载山西吕梁地区灾民遍地,不胜感伤,便写了一首题为《七十客绥,哀吕梁灾民并自寿》的诗。诗中写道
  蒋阎肆虐政,灾民遍吕梁,败絮不蔽体,充饥唯秕糠,老弱转沟壑,少壮半逃亡。转看警备区,家家有余粮,黄河一水隔,地狱与天堂。法币八万万,购棉又购粮,边区济河东,艰苦与共尝。我今年七十,客绥避兵荒,党政军民学,群众称寿觞。苦乐两相形,不觉倍感伤,却之感不恭,请勿事铺张,瓜果代鸡豚,清茶代酒浆,题字代寿联,词短意更长。诗文写性情,所贵非颂扬,纸笺不拘格,百纳愈琳琅,不落旧巢臼,吾党破天荒,祝寿破常例,推广到婚丧。
  1月9日晚,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徐特立居住的窑洞为老寿星暖寿,他们坐在一起吃了长寿面。毛泽东还特意为徐老送来寿糕,并在寿糕盖上亲笔题了“坚强的老战士”六个字。徐老把寿糕打开,和大家分享。
  祝寿大典在寿辰正日晚7时举行。寿堂的气氛隆重而又热烈,满眼都是寿幛、祝词、颂诗、贺信、贺电及礼品。其中不少贺电、贺信是从各解放区和上海、重庆等地发来的。寿堂悬挂的那幅有许多人共同签名的大红绸寿幛,是徐特立的老朋友:沈钧儒、李济深、黄炎培等人和他的一些老学生特意送来的。典礼一开始,先举行寿宴。宴罢,朱德等人登台致词,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到会祝贺,中共中央也送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贺信对体现在徐老身上的优秀品质给予了极高的赞誉,信中说:
  党的中央委员会热烈庆祝你的70大寿!
  你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你是热爱光明的,你为了求光明,百折不挠,在50岁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你对于民族和人民的事业抱有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你坚持着不妥协不动摇的大无畏精神,你的充沛的热情,使懦夫为之低头,反动派为之失色。你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你的知识是和工农相结合、生产相结合的,你把群众当作先生,群众把你当做朋友。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人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你痛恨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你的朴素勤奋七十年如一日,这个品质使你成为全党自我牺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模范。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骄傲,把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发扬光大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革命任务。
  祝你永远健康!
  朱德在致词中阐述了徐老祝寿的意义,他说:“徐老从中国封建社会到革命时代的70年生活中,使他成为一位模范的革命教育家和科学家。早在江西苏区时,他就和工农兵打成一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作风,我们要以不断学习徐老的优良作风来庆祝他的70大寿。”④接着,徐特立精神矍铄,在热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健步登台致谢。他感谢党和大家的盛意,并说:“在此新的时代里,不少老人似青年般的跟着时代前进,无数青年则在时代浪潮里锻炼得更加坚强而能干;现在蒋管区内几十万青年学生,正在轰轰烈烈推动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老者也要和他们齐头并进!”⑤祝寿会上,中央管弦乐团演出了《祝寿花鼓》、《参军秧歌》;平剧院演出了《独木关》等剧,使祝寿典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寿日这天,延安《解放日报》出版了庆祝徐特立同志70大寿的特刊,刊登了党中央的贺信、中央领导同志的亲笔题词及一些祝寿诗文等。毛泽东的题词是:“坚强的老战士”;周恩来的题词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朱德的题词是:“当今一圣人”;刘少奇的题词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彭德怀的题词是:“徐老是人民教育家。”吴玉章的贺辞曰:“七十更强歌战士,万方救难赖人师。”林伯渠、黄炎培、续范亭、田汉等作诗祝贺。陆定一、谢觉哉、熊瑾玎等发了贺信。2月1日,朱德和康克清又联名写了一首七律《徐特立同志七旬晋一大寿》,对徐老的崇高品德、革命精神表示衷心称颂。诗云:
  徐老七十寿而康,
  正气凛然如雪山。
  岁岁不忘歼敌事,
  朝朝只见诲人忙。
  言为尔训身为则,
  群有师尊党有光。
  现代圣人称颂久,
  德高望重公堪当。
  重庆《新华日报》也于1946年12月19日发表了题为《中国人民的光荣——庆祝徐特立同志70大寿》的社论。上海许多进步人士还举行了祝寿宴会,以表示对徐老的敬爱之情。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徐特立根据中央的安排,参加了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解放区工作。1949年3月,徐特立在平心县西柏坡参加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同月,他就随着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古城北平——未来的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徐老一生的奋斗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①见《徐特立文集》第104页。
  ②见《徐特立文集》第107页。
  ③参看1937年1月30日《新中华报》:《做寿——〈新中华报〉祝辞》
  ④摘转引白《解放日报》1947年1月11日“本报讯”。
  

徐特立在延安/王云风主编.—陕西人民敎育出版社,1991.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