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徐特立在延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二部分 回忆徐特立 徐老给我的教诲永铭记
王云风

  徐老,是徐特立在延安时期的尊称,他是伟大、卓越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的奠基人,是延安精神的光辉师表。
  1938年春,我初到延安时,就听说毛主席为他的老师徐特立同志写了60岁诞辰的著名祝寿信,才知道徐老是毛主席敬爱的先生,德高望重,桃李遍天下,为党内外最崇高最朴实的革命楷模。令我非常钦敬!不久,我就看到了毛主席的“祝寿信”和中国文艺协会丁玲、周小舟(毛主席秘书)、徐梦秋(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合写的祝贺教育部长徐特立60大寿诗:“苏区有一怪,其名曰徐老。衣服自己缝,马儿跟着跑。故事满肚皮,见人说不了。万里长征记,目录已编好。沙盘教学生,AIUEO。文艺讲大众,现身说明了。教育求普及,到处开学校。绿水与青山,徐老永不老。”还听说毛主席看了此诗,觉得写得实际,更称赞最后两句好。我很爱读这首诗,经常念道:“绿水与青山,徐老永不老。”学习徐老革命教育精神,借以鞭策自己。1940年我从鲁艺文史研究室调到边区师范当国文教员之后,就特别重视让学生学习有关徐老的文章和诗词。在我编辑的中学师范教材中,就选上了毛主席为徐老的祝寿信和丁玲等的祝寿诗,讲给学生听。而且针对当时边区革命处境的艰苦奋斗实际,师生同甘苦,共患难的学习生活,互助互学,切磋琢磨,深刻领会。这对工农青年学生,收到了很大的教学效果,都感到毛主席的尊师祝寿信,永生难忘。这也是我初当教员,教学相长,最有历史意义的一次极深刻的教学经验。从此,我在工作中就更重视密切联系实际,经常注意学习毛主席称赞徐老的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一心为公,舍己为人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坚韧精神;同时也学习革命领袖毛主席与徐老的师生团结爱护,同心同德,互尊互学,无限忠诚的深厚情谊。人人心坎上树立了生动的神圣典范,万分敬仰。这也对我一生安心当教员,确立忠诚于党的革命教育事业的人生观,坚持把文教工作干到底,起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
  那时,延安边区师范的校长是边区教育厅长周扬同志兼任,副校长是董纯才同志,徐老熟悉他们。他一贯重视师范教育,经常地到边师来视察,不仅和校领导谈工作,还借机会常找教员和学生讲教与学等问题。当他了解到我任国文课,编语文教材,刘靖宇当数学教员,编数学课教材时,就专门和我俩谈论教材编辑的内容和方法。我记得徐老对刘靖宇编数学教材,要他注意研究把辩证法应用到数学课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演算水平。
  在我当图文教员编辑语文教材的过程中,他更是提了不少宝贵意见,给了我很多的教诲。对教材与教法,他有很丰富的经验。我向他请教如何使工农学生练习作文进步快些?因为这些学生文化水平基础差,写文章感到困难大。徐老说:“教作文,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俗自然,顺理成章,有目的地说明一个问题,或简明扼要叙述、记事。千万不可言之无物,生搬硬套,脱离实际,冥思空想……。他还举例说:在一次教小学生练习作文时,领着学生到野外河边游玩,他向学生们说,河里有水,有的学生看到河里的草说,有草,另一位学生看见河里的小鱼就喊着,还有鱼呢!于是他就对学生们讲:“河里有水,有草,还有鱼呢!”这就是一篇短小文章嘛。指出这里的“还”字,就是连词,用的顺当。这说明小学生都可引导到现实生活中作文,只要结合的好,可以写的又快又不太为难。更何况上了中学师范的工农学生,他们都具有较丰富的生活实践知识,增长了不少的经验。这就要重视“实践论”的教学,密切联系实际作文,土话也好,话怎么说,就怎么写,有什么事,有什么话说,就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一番,经常练习,熟能生巧,文章自然就会写好的。他还说,教学生写文章,最好让学生经常写日记和笔记,一点一滴,一段一节的写心得和感想,进步就会快些。因此,我特别给学生也选讲了些日记教材,加以启发,要学生也注意不断写日记和笔记,果然收效不小。
  我还记得有一次徐老到边区师范来和我们谈论小学教育问题,当他听说有的小学教师严加体罚小学生时,非常生气的站起来拍着桌子大声说:“这是旧教育的一种封建传统恶习,绝不应在我们革命的新教育中流传。在中国过去的优良教育中,也很讲究循循善诱,耐心细致,谆谆教导的教学方法。凡是打骂学生的,不仅是教育方法不对头,而且是违犯我们教育宗旨的,这是摧残幼儿心灵的蛮横粗暴作风,必须坚决反对,加以制止。其实打骂学生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最后,他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的新政权是民主的政治,教育更是民主的,讲科学的……。专横压制的办法,要废除。小学教师要上师范,要进行教育培养才好。”我当时听了徐老的这些话,体会到他激动发怒的爱护学生心情,严肃维护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求一个革命者为人师表,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谦虚谨慎的良好修养,感人至深!这对我们如何当好师范教员,也不啻吃了一剂良药,起到强心剂的作用。
  延安整风后,1944年底,我调到绥德师范任教。1946年冬,国民党反动派要大举进范延安,党中央有计划的安排徐特立、王明、郑位三、陈瑾昆等到了绥德专区,都先住在绥德师范。徐老后来一度搬到离绥德城20里地的庙岔、王家山村,了解农村情况,但还时常到绥师来视察、指导。这期间,徐老不仅深入学校,多方接近教职员工,对我们从延安来的教员、熟人,就有更多机会谈论问题,他没有任何领导的官架子,而是那样平凡朴实,具有强烈的群众观点,有时随便到处串门,还直接到过我的办公住室来谈。我和潘开茨教员也同去他家里谈了几次。因潘开茨是湖南人,也早在延安大学认识了。记得有一次徐老谈到整风运动中对待同志问题,他举起一只手比方说,对同志的缺点错误,像手背一样,尽批评其背面的问题,觉得很不好时,就要再翻过手心来(他真的示意把手翻过来)尽量找他的正面优点,一正一反,拿手心和手背两方面比较研究,就不至片面单看手背而一下全盘否定;就会全面的实事求是得出较适当的结论,使人感到客观服贴,容易接受,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好求得进步。他还说,古圣人曾有过对处理人的问题要特别慎重的议论。比如说:“诸侯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诸侯皆曰贤,勿听;诸大夫皆曰贤,勿听;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徐老解释这两段话,就是要深入详细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见者,实践证明也。处罚与任用人,都要全心全意为国为民,真正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实事求是的了解透彻无误,才好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他还指出我们不是圣人,古圣人说的不见得都能办到。我们共产党人,革命干部,都会在工作中有缺点,犯错误的。我们党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密切联系群众,群众才是真正的圣人,所以要相信群众,处处依靠群众,就是要求得少犯或避免犯大错误。如果发现了错误,万不可讳疾忌医,就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改正……。他还谈到延安整风过程中,就曾出了些偏差,党中央毛主席发现后,及时提出了“九条方针”,使整风取得历史性的莫大收获。每个同志从中接受了空前教益。徐老直率地说他在延安整风中也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思想上也得到了改造。这使我对原先还有些不够理解的问题有了深刻领会。从而促使我立志要好好向徐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回忆徐老在绥德期间,我们在绥师的同志真幸运,多次受到了徐老言传身教许多亲切的教导。他不仅和我们熟识的教员联系,找个别谈话,还和全体教师举行过教材和教法等研究会。有一次开教学座谈会,他从始至终,精神矍铄,和大家热烈讨论,他古今学识渊博,深入浅出,娓娓动听,乐陶陶,一边倾听大家发言,一边还作笔记,有时还翻看书本,耐心的滔滔不绝讲解,回答问题,直到午饭早已开过了,忘乎一切,真是谋道不谋食,若不是丁子文校长一再请他休息用餐,还是不会停止的。而教师们也听的入神,真乃五体投地的钦佩徐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坚韧精神,都称赞徐老不愧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先生。在场的从北京大学毕业的绥师老教员,陕北革命先驱李子洲的兄弟,感动的最后向徐老鞠躬敬礼,大声说:“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我还记得徐老给绥师全校师生员工在大礼堂做过一次“学习与群众路线”的报告,通俗明确,非常生动,诚挚中肯,诙谐有趣,深入人心。他表扬绥德师范是陕北具有革命优良传统的师范学校,培养了不少的革命重要干部,为党做出很大贡献。他怀着热爱的情意,希望绥德师范办的好上加好。徐老在绥德期间,他把绥师当为培养的一个重点,有时不论白天晚上,饭堂、课堂,宿舍,图书馆,他总找机会,利用空隙,了解情况,到处和干部、教员、男女学生及勤工人员交往,谈心,做工作,从学校的历史发展建设到师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条件,以及有关一些家庭社会关系,关怀备至。在绥德师范校史上,徐老留下了永远怀念的光辉一页。
  从延安到绥德我受到徐老的深切教诲,回味无穷,永远铭记。
  徐老革命教育精神,万世师表,永垂不朽!
  

徐特立在延安/王云风主编.—陕西人民敎育出版社,1991.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