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徐特立在延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二部分 回忆徐特立 徐特立同志和延安精神
彭尔宁

  “延安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我的理解简而言之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心连心,能水乳交融,互信共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达到对外有“铜墙铁壁”之功,对内有团结一致之效,从而取得革命最后胜利。党永远不脱离人民,人民在党爱护之下发挥其民族正气,提高自身素质,持续前进,直达到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延安精神”不仅是党的革命传统精神,而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精神血肉相连的充分体现。
  当国家处于严重的生死存亡的关头,党的中央被国民党反动派追击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到陕北地区,稳定下脚步。这里是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四周又被反动军队的包围,届时从外地来了这许多衣履不整的人们,住无处住,食无余粮,农田瘠薄得不长庄稼,矿山更谈不上有人去开采了。为抵制外来侵略,当前就需要顾及自身生存的起码条件。党中央决策只有靠自力更生,艰苦争取,依靠发挥群策群力,长征都走过来了,这一问题又算得什么?!于是党所领导的红军和干部,自食其力,解决了生活问题:他们自挖窑洞,自种农田,不打扰群众,甚至有时还将粮食匀给群众。党的“三六纪律、八项注意”群众看到眼,记在心里。他们祖祖辈辈从未见过有这样好的“官”,好的“队伍”。这第一印象就已深深铭刻在脑海里了。这个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的“子弟兵”。它是党训练出来的一心保卫人民,服役于人民的军队。
  为了坚持抗战,党中央日理万机,运筹于延安窑洞里,依靠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连同所属各部委的同志都统一在共同信念和协作之下。徐特立同志当时在宣传部工作,他们一面要支援前方战争,防范敌人侵略和轰炸;又要提防反动派窜扰边区。为了加强边区的治理,培养干部,加紧生产以提高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的急需。因而在顾全中华民族存亡的大局下,在抗战伊始便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做为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在延安这一时期,党中央发表的政论和毛泽东同志的文章中就可以理解到“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则是党从幼年时期以来,无数次的斗争,屡见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得来的最根本的真理。也就是从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演进中认识到的结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真正的社会主人。而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每个党员和干部、个人的方位,置于何处?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严遵法纪,全心全意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去积极工作。我们的机关和工作人员,上自领导下至一般职员不是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而是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勤务员。人民与党和政府关系中各色人等所处的地位摆正确了,天下的事无论如何艰巨,困难重重以至有大灾大难临头,都能妥善的获得解决。一批批从大后方来的学生们、知识分子以及专家们使延安一时广集人才,从思想作风上逐渐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党的教育,学到了与群众相联系的本领而改造成为新人。故此,延安被世人公认为是一个革命改造的“大熔炉。”
  “延安精神”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其涵义深远,对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直到共产主义社会都不能离开她,没有她,也就失掉我们革命的民族精神,其重要意义是不容丝毫忽视的。
  徐特立同志到延安之初已近60高龄了。他一直肩负着教育、宣传工作的重担。他曾告诉我们,他过去对农民,这中华民族的最多数的革命性没有认识,“直到五十多才认识到工农的伟大,才革了自己的命,成为人民的小学生。”“自己虽老了,做了共产党员,才感到国家有了前途,自己有了前途,尤其经过了大革命的反帝、反封建的胜利,相信人民,相信党,……。”所以他对党忠诚,对党的决策满怀信心地去完成它。对人民尤如自己的亲人,不可“须臾离也。”随时随地教育干部们向人民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为人民送上精神食粮。
  在延安地区,农家世代相传务农为业,不让子弟就学。要办小学就必须首先符合农民的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对于女孩上学,还得解除那层封建思想的障碍,向老辈人做动员说服工作。徐老本着他在瑞金时期的农民工作经验和调查了解,走家串户做细致的工作,从办巡回流动教学班、半工半读、半日制而到全日制小学、完小等,建校形式多样,因地制宜。不到5年时间便建起小学430个。徐老还同吴玉章老、林伯渠老等发起了新文字运动,大力开展了扫盲活动,举办扫盲班,使一些红军和农民学习后有的进了列宁师范(鲁迅师范),有的当即成为村上第一代教师。他自任校长,并示范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没有一文钱开办费”的情况下,“教室和自习室的桌凳是由学生从河沟弄来的石板做的”。后又成立了各地师范或中学,以及短训班、夜校等。培训了大批师范生。籍以普及人民教育。徐老对教材的编纂非常重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伸缩性。”因教学对象和具体条件而制宜。废止了对国民党的无现实性意义又无理想性的教科书,以此组织教育部门积极编写,且亲自参与这项工作。除在农村培训教育干部外,还用“儿女教爹妈、夫妻互教”的等形式,把家庭中老老少少都尽量组织起来。在家互学,在田头识字,随时随地都可接受教育。甚至他很希望各乡村的小学校“变成一村或一乡的思想领导机关,辩论场所,如杨家湾小学校。”这种新气象冲破了沉寂的古老乡村,形成户户有读书声,处处讲文化的可喜局面。此外,文化工作队也常常到农村去,他们编排了反映抗战、生产、反恶霸、改造“二流子”等具有现实主义的短剧,以人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群众观赏,如当时的街头剧“送郎上前线”、“送公粮”、“兄妹开荒”、“纺棉花”和大型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等都脍炙人口,极受欢迎。使沉睡了数千年的陕北醒目开颜了。
  为了普及和提高人民的教育,还大力开办各种干部学校,如鲁艺、陕公、女大、行政、民族等学院。而为了抗战首当其冲创建的抗日大学、名贯远洋,他们不仅学习抗战的战略和军事操练技术;“几乎他们住的窑洞,差不多全都是学生挖的。”为办好党的教育事业,徐老苦口婆心,呕心沥血,始终贯彻着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他走到那里,都受到敬仰。朱老总称他为“当代一圣人”,是当之无愧的。他主张“我们的教育应该强调创造性、革命性、不向困难和落后投降。”
  抗战转入相持阶段后,我党中央审时度势,既为发展边区经济的现实,又为未来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前途提出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新课题。在当时客观条件下,要创建一座自然科学的大学,学生教师都从何而来?连一块合宜的校址都难以选到,由于早已建起的许多军政、教育、艺术、民族等的大中学校和小学都挤满了。“怎么办?”当时中央讨论时,有些同志只看到条件困难,生产建设任务紧,抽不出教学人员。在激烈的争论之中,徐老力排众议,指出:“前进的政党对自然科学不应该任其自发的、盲目的发展,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它不独应该把握着全国的政治方针,还应该把握着全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针,有了起码的条件,只等待条件完全具备,而不愿意在已有条件下加以创造,只知道天定胜人而不知道人定胜天,同样是错误的……,科学的发展不是短期所能完成的。”条件不具备,应该去创造,不能坐以等待。生产科学研究的发展,要统筹兼顾,不能只顾眼前,要吸取前人和外国人的经验教训。决议终于同意创建这样一所大学。这就是1940年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他继李富春之后担任起组建工作。从招生、聘教师、修校址、购置教学设备等等他都亲自筹划;细密组织,不到一年时间,于当年9月便正式开课了。校址设在延安杜甫川。师生、干部处在这样一个简陋得从未想到过的“自然科学院”里,虽都满怀信心,带着愉快心情而来,但也有些畏难情绪。徐老则常常提醒大家,要学习毛主席的精神——“列宁的革命精神结合美国的实际精神。”“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发生悲观情绪,认为无法进行教学,甚至说要整个的‘仰给于友党’。”“这种错误思想应该加以纠正……”。他乐观地谈笑风生地开导大家“应该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即创造性、斗争性、科学性,这是我们学习的作风。”他还进一步陈述“革命精神,其本质是斗争性和群众性。”“我们的工作重心,应放在积极和大胆的信任一切群众,领导一切群众来参加的工作上面。”教育师生应坚定的立足于人民群众。他教育大家把党心和人民的心紧密连结在一起,从而也认识到教学、研究与生产三结合的重要性。
  徐老一直为争取抗战胜利,建立独立、民主、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培养具有民族觉悟,有民主作风,有现代生活知识和科学技术且能担负抗战建国的人民战士和建设者而奔波奋斗。他每逢有机会讲话,从不放过。文化、卫生和生产等各方面的会议,都可以听到他发表意见,大家都喜欢他的肺腑之言,他的脚步是无处不去。在自然科学院工作时,从早到晚不是到学生课堂、宿舍,便是与教师、干部攀谈,了解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当人家说话时,他总是洗耳静听,从不打断对方的发言。有意见时随后就直说出来,不易解决的问题就带回去深思,以便得到合宜的答案。
  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同志给他的贺信上称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他始终关怀着人民和党的事业,关心着干部和同志们,把个人生活置之度外而不顾。他最爱惜时间,只怕耽搁了时间,不知每天要同多少人讲多少话,做多少事,所以朱德同志写实地说徐老“岁岁不忘歼敌事,朝朝只见诲人忙”。这是毫不夸张的素描。
  徐老身居高级领导干部的职位,却能以一个普通党员干部的身份;勤勤恳恳,平易近人,以身施教,为党和人民付出了扎扎实实的辛勤的劳动,他带着党对人民的温暖和厚意,认真地教育培养了干部,这些干部又回到人民之中,充实了人民,提高了人民。徐老真正是党员和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楷模和表率,是“延安精神”的光辉典范。
  “延安精神”使我党我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同样,在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今天,“延安精神”仍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但改革开放又不是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发扬了“延安精神”,深入办好群众,深知人民心里的“悄悄话”,而尽力为人民办实事,个人事,党员、干部年龄不论老少,职位不分高低,都应拿出一人民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服务精神和态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党与人民同心同德,我们就会日行千里的向前迈进,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科学之林的时刻也就不远了。
  

徐特立在延安/王云风主编.—陕西人民敎育出版社,1991.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