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徐特立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六、办学新风
长沙师范学校
    一九二四年夏天,徐特立结束了在法国的学习和在比利时、德国等地的教育考察后,于七月六月乘轮驶抵广州,回到了日夜怀念的祖国。当时孙中山接受了我党反帝反军阀的政治主张,并在我党的帮助下,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改组国民党,于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时的广州,已成为第一次大革命的发源地。面对国内这种高涨的革命形势,徐特立十分高兴。他一抵广州,就脱下西装,穿上长衫,到芳草街的一家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此后,他还到上海逗留了一星期。在广州和上海,他都受到各界朋友和学生的欢迎,并应邀介绍了西欧教育情况。七月中旬溯江而上至汉口,旋乘坐“湘潭轮”于二十日下午回到长沙,下榻楚怡学校。第二天,长沙教育会熊瑾玎、刘典奎等五十余人集会,热烈欢迎他回湘从事教育事业。晚上,他假楚怡小学礼堂,用从欧洲带回的幻灯片,招待教育界的朋友。在同一天的两次集会上,他作了介绍法国政治、风俗及“义务教育”的讲话。不久,广东大学校长邹鲁①,聘请他为广东大学教授,将聘书寄来长沙。徐特立婉言谢绝了这一聘请,决心留在长沙,为发展湘省教育尽力。
  徐特立回湘之后,仍十分关心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生活,曾敦请熊秉三②、范静生③等先生,继续为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筹款,进行接济的工作。
  暑假过后,他移居长沙县教育会。一天,有一群投考省立第一女师而没有被录取的乡下女学生来找他,倾诉她们失学的痛苦。他热情接待了这批素不相识的女青年,耐心听取她们的意见,毅然应允由他创办一所女子师范学校,以解决她们的就学问题。第二天,他在长沙县教育会的一间空房里,设立了报考登记处。不几天,报名的即达一百多人。接着他借了长沙师范学校左侧的一栋杂屋,并向其他学校借来一些旧的黑板、课桌椅和教具,又找一些朋友和学生,用“打会”、借贷、募捐等方式,凑集了几百元。经过这样艰难的筹备,继长沙师范之后的长沙女子师范,也在荷花池畔兴办起来了。这是他在长沙艰苦创校先后盛开的两朵鲜花。湖南教育界的人们都交口称赞说:“徐校长又白手起家了!”
  长沙女师是一所新学校,也是一所穷学校。学校办起来后,徐特立担任校长兼教员,其他教员都是义务兼课,有的也只拿很少的津贴。除一名厨工外,学校没有其他勤杂人员,许多事情都是他带着学生自己动手办理。在半年的时间里,他多方筹措经费,把原来只有一层教室的房子改建成为两层,并办起了图书室和阅览室,充实了教学仪器。图书室的图书,大都是各校捐献的。为了借钱还债,除夕深夜他还在外面奔走。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他作客吃年饭去了呢!当看到他回来,到厨房吃碗开水泡饭,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有说有笑时,才知道他是为学校的事而奔忙,非常感动地说:“这是徐校长的特别年饭!”④
  自一九二五年春季开始,到一九二七年马日事变前,徐特立同时担任长沙女子师范、长沙师范和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的校长。他把过去自己办校治校的经验,同考察西方学校管理制度所得,融会贯通起来,拟订出一套新的管理教学方法,在学校中实践。他精心治理这三所学校,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创建学校新风开辟了一条道路。现举其改革措施的荦荦大者如下:
  一、倡导民主作风,反对专制主义,并严格要求从自己做起。长沙师范是县立学校,校长有权处理一切。徐特立认为这一制度并不完善,他破天荒地组织了“校务会议”,参加会议的成员,是校内各方面的代表。每次开校务会议时,还必须有学生自治会的两名代表参加。举凡校内一切事务,不论是教务、训育、财务或其他方面,都要事先在校务会议上研究讨论,作出决定,然后公布施行。在他私办的长沙女子师范,则组织校董会,由校董会产生校务委员会,选出五个常务委员,轮流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据曾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的熊瑾玎回忆:他这种办法,在当时长沙的学校里是少见的。有的学校虽有校务委员会,但不过徒具形式而已。而在长沙女子师范,每个常务委员有权对学校提出意见,值班常务委员有权处理校内事务,不必请示校长,而校长也从来不把意见强加于人。因此,学校办得很有生气,师生都能认真教学,使一所初办的学校很快走上正轨,可与其他学校媲美。⑤徐特立在延安时,曾谈到学生自己管理学校的好处:“我办两个师范学校,一个是公立的,政府每年给经费五万元;一个是私立的,政府每年只津贴一千元。公立学校我每星期要在那里住六天,私立学校我每星期只呆一天就行了,许多事情由学生自己管,管的很用心,不要我管。公立学校却需要有资望的人去坐镇。”⑥这说明了实行民主管理的良好效果,而实行这种民主管理,在当时确是一项重要的改革。
  二、打破封建思想,解除强加在女学生身上的封建桎梏。他到省立第一女师(即稻田师范)任校长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开放校禁。过去不许学生随便走出校门,现在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出入了。过去不许女生过问政治,现在可以参加社会活动了。有时,他还带领学生进行郊游,打破学校对女学生的长期禁锢状态。过去对怀孕女生(有不少女生是因受封建压迫而结婚,对包办婚姻不满,离家出走求学的)要取消学籍,这次也被废除了。有个叫许德耀的女生,湘潭人,是一个早婚的家庭妇女,在冲破家庭阻力,考入稻田师范之前,即已怀孕,因怕丢学籍,便一直隐瞒着。临产时正值隆冬深夜,来不及送回家,也来不及送医院。徐特立知道此事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让她在校内分娩。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一些非议,有人甚至造谣中伤,恶意诽谤稻田师范的校风。他却置之不顾,坚持让许德耀学成毕业。一九五六年,徐特立回到湖南,当稻田女师的一些老学生去看望他,并告诉他许德耀在湘潭当教师,三十年前在学校生的孩子,也成了国家干部时,他欣慰地笑了。
  三、选好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他选择教师的标准是:思想进步,作风正派,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而不计较报酬。他还认为,对教师除平日要注意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外,主要是在学识上和工作上进行帮助,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曾经在长沙女师担任过国文教学的周世钊⑦、黄芝冈,当时正是青年。徐特立热情地帮助他们,从选教材、讲课到批改作业,无不悉心给以指导。如批改作文,他就告诉他们:“批改学生作文,要善于因势利导,要善于就学生的原作作必要的修改;如果只凭教师的主观成见,涂抹太多,就会挫伤学生作文的兴趣,甚至使他们不知如何措手。”⑧有时,他还亲自去听他们讲课,鼓励他们发扬做得好的地方,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使他们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成了当时出色的国文教员。
  四、坚决反对在学校搞派别、拉小圈子的不正之风。他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总是以诚以礼相待。在任稻田女子师范校长时,他坚决抵制了某些人妄图以派系来控制学校的做法。他气愤地说:“学校里搞小圈子,把政治上结党营私的派系作风推衍到教育园地里来,是极其可耻的!”他明确表示自己决不当“傀儡校长”;他亲自去找教育界作风正派的老同事,请他们介绍一些“没有染上派系色彩的优秀教师”来任教。⑨有些在别的学校教课的老教师也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主动来校要求与他共事。有天,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他冒着大雪送聘书给著名的地理教员鲁景深先生。此时,鲁先生尚未起床,鲁师母不知道他是校长,以为是位老校工,让他在客房里等了两个多小时。鲁先生知道此事后,深受感动,尽管已接受了别校的聘约,仍表示愿意到第一女师来兼课。还有一位教理化的教员,宁可辞去长郡中学每小时一块银元的课不教,而到长沙女子师范就任每小时六角的课。有人问其缘故,这位教员回答说:“长郡中学的校长彭国钧是老爷,一副高不可攀的架式;女师的徐校长平易近人,是朋友。我到长沙女师上课,常先到徐校长的房子里,坐在他的卧床上,随便聊天,他总是从各方面体贴关照我,彼此毫无隔阂。所以钟点费虽然少一点,但精神很畅快,使我感到在他的学校里上课工作有意义。”⑩他爱护教师,坚决同那些仇视进步教师的势力作斗争。有次,稻田师范的一些学生因受派系势力的嗾使,出面闹事,要挟学校解除一个物理教师的聘约。他派总务主任熊瑾玎、文牍黄厘叔(11)两人了解情况后,对闹事学生说明真相,晓以利害,指出那位物理教员是难得的好教师,不能解聘,坚决制止了这一事件的发展。不久,那些派系活动的煽动者,又向一些进步教师投寄匿名信,威逼他们离校。这些卑鄙勾当,也遭到徐特立的正面回击,从而发挥了进步教师在学校中的骨干作用,使学校越办越好。(12)这一时期,他自己虽然不是共产党人,但被他任用和器重的教师中,有周以粟(13)、陈章甫、罗学瓒、周竹安、廖锡瑞(14)、曹典琦等共产党员;有熊瑾玎、周世钊和兼任《湖南民报》编辑的黄芝冈等进步人士。这些教师认真教课,并努力从事革命的宣传活动和组织活动。他们的活动,也都得到徐特立的多方掩护和大力支持。
  五、向学生进行革命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使学生在革命实践中受到锻炼。在学校里,他掩护和支持党团组织在学生中开展活动,有时还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给党团员开会,并嘱咐说如有人查问,就说是“我找你们有事”。他曾亲自营救被赵恒惕迫害围困的学生。(15)由于他的教育,这一个时期的三所师范学校,培育了许多坚强的革命战士。如许光达(16)、廖沫沙、赵自选、张义质、谢鑫、罗为栋、熊为华、赵则三、毛达恂、毛际科、杨辗、郑杰(刘英)、朱端绶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学生。他们都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其中多数同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一日,长沙师范举行建校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老校友许光达满怀深情地给学校写了一封祝贺信。这封信实际上是一首对徐特立创办的长沙师范学校的热情的颂歌。现摘其部分内容如下:
  “亲爱的母校——长沙师范,她培育了众多的革命战士。在大革命前和大革命中,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区,和在红色苏维埃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各个战线上,都有她的战士,都起了他们应有的作用。在过去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战斗,而今天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奋斗着。
  不少的老师和同学,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在阶级、民族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他们的光荣,就是母校的光荣。”
  许光达在信中热切希望母校师生“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和革命教育家——母校创始人徐老的精神。”
  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座落在长沙城天心阁下的古稻田,所以又叫它稻田师范。1925年2月,徐特立来稻田师范担任校长后,开创的办校新风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他温柔敦厚的“诗教”。他自担任校长之日起,凡学生的优点或缺点,学校的布告或通知,都喜用诗的形式来表达,写在办公室前廊的黑板上。这些通俗易懂的诗句,琅琅上口,简洁明了,形象感人,学生爱读,且易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育效果非常好。至今,一些稻田老学生还能背诵老校长当年写的一些黑板诗。
  他的第一首诗,开宗明义,是这样写的:
  早起亲书数十行,格言科学及词章;
  为使学生一浏览,移来黑板挂前廊。
  他在女校当校长,又当教员,每天黎明即起,阅读各种图书杂志和教科书。大约读完两小时后,即到黑板前写诗。这就是“早起亲书数十行”。写完后,即高声呼唤邻近的老友黄厘叔老师(又叫黄四先生)来看黑板诗,作为他的第一个读者,并要求提出修改意见。所以黄四先生在一首诗里,曾有“吟成写罢高声唤,黄四先生快看诗”之句,描摹徐特立在早上写黑板诗的情景。
  学校十二班和十三班的女生,学习认真,成绩很好,他非常高兴,写诗赞美道:
  女儿智力何曾弱,十二三班作例观;
  学算刚刚三载半,几何三角一齐完。
  有一个叫丘伯箴的女生,身体健壮,性格活泼,能纵身跃上学校的围墙,丝毫没有一般闺阁的柔弱气质。他看到了格外高兴,认为女孩子能有这样的体魄和勇气,正体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于是欣然命笔,写了一首为师生津津乐道的黑板诗:
  人人共道伯箴强,一跃先登上女墙;
  倘使女儿皆若辈,立将衰弱转强梁。
  他每天巡视全校,看到家具安放欠妥,花木保护不周,就要动手收拾整理;每有风雨,必带领学生关好门窗。凡学生订购的图书报刊,必指导管理员逐月装订编号,以免散失。教师扔掉的粉笔头,他都一一拾了起来,装进口袋,留作自己上课和写黑板诗用。有的同学说他“小气”,他回答说:“还可写字的粉笔头,抛弃岂不可惜?积少成多,集小成大,也可节省一点办公费用。你们应该随时随地爱惜看来没有大用、实在仍是有用的东西,注意培养儿童节约细小财物的习惯。”接着,他向学生讲了古人陶侃收藏竹头木屑的故事,说明勤俭的好处,并写了一首黑板诗来教育学生:
  半节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当时,稻田师范的学生,都亲昵地喊他“外婆”。他所以赢得“外婆”之称,不仅由于他年高德劭,受到师生的尊敬;更由于他象“外婆”爱护外孙女那样爱护学生。他每晚偕同女生辅导员巡视寝室,遇有窗户未关的就动手关好;遇有讲话未睡的,就轻言细语地规劝她们睡觉。有一天早上,他还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劝告那些打扰别人睡眠的同学:
  脚尖踏地缓缓行,深恐眠人受我惊;
  为何同学不相惜,不出嘻声即足声。
  有次,他碰到几位女生在厕所路灯下编毛衣,这可把他急坏了,即忙站在外面细声喊道:“睡呀!睡呀!”当学生要他走开后才肯出来时,他就不声不响地走开了。第二天早上,他没有责备这些学生,只在黑板上写了两首打油诗。当年在厕所打毛衣的学生中有位叫单秀霞的,于一九五五年致信周世钊,回忆徐老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东边奔跑到西边,不仅打衣还聊天。
  莫说交谈声细细,夜深亦复扰人眠。
  他对个别同学的错误行为,也用写诗的方式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比如,有几个学生嫌伙食不好,故意到厨房摔碗闹事。他除了找她们谈话进行教育外,还写了一首诗向大家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我愿诸生青出蓝,人财物力莫摧残;
  昨宵到底缘何事,打破厨房碗一篮?
  学生对黑板诗颇感兴趣,很多学生每天都要到走廊的黑板前去阅读和抄录。她们懂得,这是老校长对她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的期望。
  ①邹鲁(1885—1954),字海滨,广东大埔县人,同盟会员。参加过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曾任广东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青年部长。以后是西山议会派的骨干分子。
  ②熊秉三(1870—1937),名希龄,湖南凤凰人。光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革职。武昌起义后到上海,拥护袁世凯窃国,任财政总长和热河都统。1913年袁世凯解散国民党,他和梁启超、张謇等组阁,任国务院总理兼财政总长。次年签署解放国会命令,旋去职。
  ③范静生(1879—1927),名源濂,湖南湘阴人。湖南时务学堂学生,曾率湘籍女学生十二人留学日本,开女子留学之风。1912年至1921年,在北洋政府陆征祥、赵秉钧、段祺瑞、靳云鹏内阁任教育总长,192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
  ④⑧(12)周世钊《伟大的师表》,见《怀念徐特立同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⑤⑨⑩见熊瑾玎《革命老人徐特立》。
  ⑥徐特立谈话记录稿。
  ⑦周世钊(1896—1976),湖南宁乡人,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新民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教育。解放后曾任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等职。
  (11)黄厘叔,徐特立好友,进步教员,在长沙周南女校、湖南省立第一女师任教多年。
  (13)周以栗,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大革命时期在长沙从事工农运动,马日事变后,离开湖南,曾任河南省委书记、中共长江局军委负责人,后到中央苏区任《红色中华》主编、中央苏区红色政权内务部长等职。红军长征时,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4年11月不幸牺牲。
  (14)廖锡瑞,徐特立早期在长沙师范的学生,大革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沙师范学校任管理工作。以后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撰写过一些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文章。抗战后期因病去世。
  (15)1979年刘英回湘在长沙师范的谈话。
  (16)许光达(1908—1969)湖南长沙人,长沙师范学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参加了南昌起义,曾任红六军参谋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总司令部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为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徐特立传/长沙师范学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