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 全文图书 > 斯特朗文集3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三、俯瞰中国
(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傅丰豪等

  我们的飞机从英国港口香港起飞,在犬牙交叉的海岸线、陡峻的峭壁和湛蓝的海水上空绕了一圈,然后越过几座中国的山头向北飞去。乘飞机到位于中国心脏地区的汉口——中国政府的临时首都,需要五个小时。由于到汉口的火车经常因空袭而误点,所以飞机上十分拥挤。到目前为止,日本尚未对这条航线进行过袭击,毫无疑问,因为这是德国的航线。
  起飞前,我们听德国飞行员说,这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他的三年合同即将满期,他要回“家”去了。我们这些了解纳粹在西班牙、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采取的战术的人们,马上意识到,他在德国能否找到一份好差使,将取决于他带回去的情报——有军事意义的照片。整个大地都袒露在他的眼底下,所以他搞这些间谍活动是轻而易举的事。他驾驶飞机到过中部地区的汉口、西北部地区的西安、西部地区的成都和南部地区的法属印度支那,途中飞机上均没有中国的检查员在他身旁。看来这个国家是多么容易受到众多敌国的袭击!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飞机在悄悄地向前滑动。底下是一座座渺无人迹的山头,在凛冽的严冬中袒露着褐黄色的肤色。连绵不断的凄凉的山麓下穿插着一些被一块块不规则的农田覆盖着的河谷,田野上村镇星罗棋布。但是这样的景象很少能看到。整个大地显得空荡荡的。难道这就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吗?这时,我们想起了一句俗语:华南是“八分山,一分水,一分平地”,可耕面积,甚至包括山区梯田在内,也不满五分之一。正因为大多数地区都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们都不得不集聚在江河流域。但山区也可用来作避难所。四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外来侵略,都曾使华北平原遭到蹂躏,但崎岖不平的华南山区却难得——即使有也很慢——被征服过。
  让我们在空中俯瞰中国——中国的空间和时间!中国位于东南亚,形状象一只盖袋。天然屏障——热带丛林、世界最高的山脉、最浩瀚的沙漠和最大的海洋——从四面八方将她与世隔绝。她的东南沿海海岸呈一个大半圆形,向南太平洋洋面凸出,沐浴在温和的雨水中。她的西南部与炎热的马来亚丛林接壤;在西部的西藏地区,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她同印度隔开,在那里,最低的山口也比美国和欧洲最高的山峰高。在西北部,这些高山沉入荒漠的土耳其斯坦高原和蒙古高原中,这里是两千英里长的浩瀚沙漠,一些艰难而危险的驼队小道穿插其间。北部的内蒙古平原和满洲平原的发端,是唯一易于进入中国的地方,在历史上时常有侵略者从这里入侵中国。中国也曾凭借其文化、有时是政治上的绝对优势向外拓展疆域,远达这些天然屏障千里之外。但在这些屏障内是面积达一百五十万平方英里的中国本土,大约相当于美国领土的一半。
  我们现在正顺着一条大河朝西北方向飞去。大河两旁,城市、村庄、农田密密匝匝。这就是亚洲最大的河流长江。两亿人民,即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靠长江及其支流排去他们农田中的积水。长江发源于西藏的高山峻岭,向东流入太平洋,把中国一分为二。它的大河谷就是著名的中原地区。长江以北同它平行的是秦岭。秦岭山脉峻峭的山体是中国南北两大部分不同气候的分水岭。
  秦岭以南一直到广州是一个多山的地区。这里降水丰沛,河汉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地区旅行一直是很困难的。人们只能从海路或水路先到一些中心城市,然后从那里沿着稻田里的石路和山间小道步行,才能进入这些地区。直到最近那里才筑了一些机动车公路,但为数不多。因此,中国的南方被分割成许多互不关联的区域,那里长期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和方言。长江及其支流是中国南方大多数省份的主要交通干线。但是最南部的三个省或者地处沿海,或者有一些汇流在中国南方大港广州的河流流经其境。
  在中国南方,每一寸平地都精耕细作,不太陡的山坡上修筑了梯田。亚热带气候——在南面几个省是热带气候——使勤劳的中国农民每年可以种两茬或三茬作物。最大的平地可以在三个地区看到:南部的广州三角洲,中部海岸的长江三角洲和最西部的、位于长江上游一千四百英里的四川紫色盆地。这些是属于世界上农业高度发展的地区。中国总长度为二十万英里的江河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尤其集中在号称“平原水乡”的长江三角洲。紫色盆地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比其他两个区域较少为外国人所知。但现在由于中国生活中心内移,它的地位愈来愈重要。这里人口稠密,平均每平方英里居住着二千一百五十名农业人口;作物品种繁多,有稻米、小麦、甘蔗、棉花等。这是世界上景色最秀丽的田园胜地之一,它以其山上的梯田和二千多年前伟大的水利工程师李冰兴建的卓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闻名。
  中国北方——秦岭山脉以北,在自然条件各个方面,都同我们刚才描绘的那部分中国成鲜明对照。这里非但没有从南太平洋吹来的暖湿季风,还经常遭到来自中亚细亚沙漠的大风沙的袭击。这里土壤肥沃,但雨水分布不均匀。大西北是黄土高原,风沙堆积而成的黄土层,厚达数百英尺。这里毗邻戈壁沙滩,气候特别干旱。尽管黄土非常肥沃,但由于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沟壑纵横;因此这里是“饥荒带”。
  这就是著名的黄河流域。由于含沙量很大,河水成滚滚泥流。它象一条大蟒蛇,沿着陕西和山西两省的交界处弯弯曲曲地向南延伸而去,然后折向东流,经河南中部平原和山东沿海平原,注入大海。这些平原是长期以来由黄河从亚洲的心脏地区冲刷下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在它们形成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自然界开战。年复一年,由于泥沙不断淤积,河道高出两岸平地,全靠中国劳动人民人工筑堤防洪。但在洪水季节,特别是在战争和内乱期间,由于水利失修,防范松懈,黄河河堤经常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数百村庄被淹,但也为后代留下了更为肥沃的土地。
  中国的每一个地区,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都住满着人。生活在中国平原地区的人数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类似的地区都多。其中五分之四的人口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地球上最勤劳、最坚忍不拔、最简朴的农民。四千年来,他们一直在为生存而顽强奋斗,充分利用每一寸现有的土地。他们挖运河,筑梯田,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亿万人民,男男女女,为重新安排山河田野作出了贡献。”①在中国用来耕作的那些土地上,穿蓝裤子的农民似乎成了整个风景的活的画面。四千年来,自然界和人类互相适应,融为一体。
  这些劳苦农民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他们对土地精打细算;洼地有堤坝保护,山上有梯田。江湖两边许多低洼地在世世代代以前就已经被开垦成良田——有时开垦过多。北方的道路狭窄,而南方的道路更窄,只有人行小道。他们节约用水;江湖被利用来兼搞运输和灌溉一块块连成一片的农田,从江湖底挖起的淤泥施在田间作肥料。人畜粪便充分得到利用;甚至大城市的粪水也被收集起来,辛辛苦苦地运到乡下给田地施肥。副产品也被利用起来;稻草、麦秸、植物茎梗用来盖房或作燃料。中国农民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辛勤劳动,善于实践,充分利用土地、水和人畜粪便,在耕种了四千多年的土地上继续获得好收成。
  四千年来,②这些农民祖祖辈辈依靠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土地提供的农产品过日子。北方盖的是泥房,南方筑的是竹屋。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房屋的外表和自然景色相同,很难予以区别。屋顶上铺盖着稻草和麦秸。窗是用纸糊的,外面看不见里屋,但阳光仍然能够照射进去;这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十年前,我在中国西北地区发现,那里的村民仍然从未见过玻璃窗。他们把我们乘坐的道奇车上的玻璃窗看作是魔术变的。在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紧密,有直立性,可以切成竖墙,人们就在断崖壁上精细地开凿出多室窑洞,作为住宅。他们对我说,这些窑洞“夏凉冬暖”。断崖上面是农田,田地里往往有烟囱从底下的住宅里穿出来,这样,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就可以看到他们家里的烟囱在庄稼中间冒烟。今天,这些窑洞又多了一个功能:空袭时,它们还可以用作防空洞。
  中国农民世世代代为生存而斗争,这使他们学会了如何节衣缩食。收割季节,他们每天可以吃上三顿饭;但在冬天,他们的饮食就减少到每天两顿粗茶淡饭(南方吃大米,北方吃小米)。吃猪肉是难得的享受,只有在节日期间才能吃上,把肉切成小片,这样,能尽量享受肉的美味。食物供应情况也决定了农村的运输方式。在北方,饲料供应充足,人们把家畜拉的两轮大车作为运输工具;在南方,狭窄的河谷里田地都种三茬作物,土地十分珍贵,不种牧草,因此人们就用船来运东西,或者干脆肩挑背驮,这样比喂养家畜还便宜。
  节约燃料的办法也是祖传的。北方寒冷,房屋都朝南,这样就能晒到太阳,避开来自戈壁沙滩的凛冽的西北风。用泥砖砌成高出地面二英尺的“炕”占去了内室大约一半的面积。炕的下面通着炉灶的烟囱,用炉灶的废气来加热,也可以在屋外的小洞里烧稻草来加热,这样可以少许提高室内温度。特别是在晚上,当全家都睡在炕上的时候,就不觉得冷。即使气温降到零下,中国农民也舍不得在室内生火。他们用一种小型的金属木炭盆来暖和冻僵了的手;身上穿上几件棉衣,比我们身上穿的毛料衣服暖和得多。上一个冬天,正是这种棉衣救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军队,因为这种棉衣很厚,挡住了不少冲击力不大的弹片。
  几代以来,也使他们养成珍惜金属和木材的习惯。在北方,木材特别缺乏。造房子时,木头只用来做房柱、栋梁、门和窗框,这些东西都是前人留传下来的。当泥墙因年久倒塌时,这些木料就继续被用来造新房。炉灶用泥砖砌成。我想起有一种可以搬动的小炉子,它是把泥巴抹在用铁丝扎的框子上做成的。我在陕西时,这种炉子被拿来为我们煮开水沏茶。我们的主人向炉子顶部中间一个约二英寸大的洞口每次加一小块木炭,火苗很小。炉子上面一只底大顶窄的铜壶搁在三块小石头上,其高度正好能让火苗钻出来。炉子的形状、水壶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经过精心设计互相对准的,以便最充分地利用热量。炉子搬动起来很方便,天热时,就拿到屋外去烧。夏天为了降低室内的温度,把窗纸撕掉;如果房主有钱,就装上纱窗,而纱窗则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
  由于土地是生活的源泉,又是由家庭中的劳力来耕种,所以土地把每一个家庭世世代代拧在一起。这是一种由“老人”决定一切的家长制家庭。“老人”指挥他的孩子们参加劳动,并支配他们的生活,即使老人自己丧失了劳动能力后也是如此。儿子成年后,家庭替他们找妻子,让他们跟全家住在一起,可能是在宅基上用泥巴和竹子为他们盖一间偏屋。家庭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土地,十分珍惜它,并努力改良土质,以便将来传给儿孙时,他们可以继续靠它生活下去。父母亲死后埋葬在自己的土地里,通过为他们竖立的坟碑,让他们继续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员;他们的后代在坟碑前烧香叩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生命和生计的根源来怀念。
  这些自给自足的大家庭在一起组成村庄,村长由各户户主挑选,管理村里的共同生活,并在灌溉、供水和小额交易等方面同别的村庄进行联系。唐朝一位诗人在下面这首诗里描写的乡村生活,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多大变化: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
  死为陈村尘。③
  可是,在看起来似乎平静的农村里,也发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富有的家庭成了地主。他们剥削佃农和雇农。他们发放高利贷,用重利盘剥借债人。穷苦的家庭,由于连年干旱,为生活所迫卖女为奴。村子里的官员屈从于富人的意志,假借“主持公道”坑害穷人。古往今来,农民造反、土地改革,一个接着一个。但是,从封建时代一直到现在,总是千百万勤劳农民在各个方面受到剥削。今天,特别是在中国的南方,耕者有其田的人数还不到一半。
  在亿万农民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世界上独一无二、代代相传的中国古老的文明。这些农民,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终于有了少许积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手工艺、贸易、创造发明和艺术。围有城墙的大城市拔地而起,成了远近地区的商业中心。城市里居住着巨商、士大夫、军事长官以及一些大地主。耕者则向他们进贡、交租、付息、纳税。城市里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并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之比拟的水平。一些有名的中心城市发展了自己的特产——优质丝绸、珍贵木器、织毯、精致的瓷器。许多世纪以前,这些产品就已经通过贸易,越过亚洲,进入到后来成为欧洲的那些地区。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文化传播史,而不是一部帝国征服史,尽管有时她也曾是一个征服过别国的帝国。中华民族与其说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不如说是在各种共通的文化、语言、艺术与传统的基础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多民族的融合体。中国文明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然后渐渐向南发展。二千年前,它征服了长江三角洲并南下到广东,继后又传入南洋诸岛。在西部和北部,中国文明跨越了浩瀚的沙漠和高山峻岭。而欧洲做到这一点则是在几个世纪以后。
  中国在三千年以前就有水利工程;两千年前建造的宏伟工程现在依然在宁夏和四川紫色盆地发挥作刚。治水工程项目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现在,在省志中可以找到这些记载。中国人最早在航行中使用罗盘。他们发明了火药和养蚕术。他们在公元前就编写了医药和有关人体的书。他们的军事领导人在两千年前就曾讨论过千军万马的粮草给养问题的重要性。他们早期的皇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击而修筑的绵延起伏的长城是迄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为向皇宫运送贡粮而经过世世代代人工开挖并一直保持畅通的大运河是世界上一条最长的人工水道。
  每当新的土地的开发和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应用增加了中国的剩余财富,或者比较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使她的老百姓富裕起来时,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光辉时期,出现了兴盛数百年的伟大王朝,出现了诗画和文化教育的黄金时代。北方及戈壁大沙漠上的游牧部落一直在骚扰这个文明古国。特别当这个国家因滥用权力而发生内部分裂时,这些部落就一再进犯中国,并把当时的王朝推翻。王朝兴起、没落,政治上合而分之,分而合之;但是,经过历次的动乱不定,中华民族的文明的疆域不断扩大。通过军事征服、和平渗透、商业往来和征服者的同化,这个文明把数十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部落、不同的种性、不同的语言融为一体,浇铸成现代的中华民族——这项任务,古罗马和现代英帝国都从未尝试过,更谈不上完成了。
  从四千年前一直到上世纪,中国人从未遇到过任何比他们更高的文明。
  ① 克里宾:《中国的地理基础》。——作者注
  ② F·H·金:《四千年的农民》——作者注
  ③ 白居易诗,海伦·普拉特译:《中国未竟的革命》。——作者注
  

斯特朗文集(3)/(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著;傅丰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3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