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艺术再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续范亭与毛泽东 3 瓦窑堡的烽火
高建中
    
  1935年,是中国面临大变动的前夜,这种大变动的表现与特征正如毛泽东所预料和分析的——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他的殖民地,蒋介石坚持他的反共的政策,民族的危亡严重地威胁着全国人民的生存。全国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各阶层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国民党中将军官的续范亭赴南京呼吁抗战,并在中山陵剖腹明志,正是这种大变动在国民党爱国将领中的体现。遗憾的是,续范亭在采取这一悲壮的举措前,并不知道,此时,已经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正在点燃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的烽火!
  这年的7月,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根据二战中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猖獗,新的世界战争日益严重的局面和国际工人运动受到了残酷镇压的实际情况,决定改变以往对社会民主党的策略,实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反帝统一战线政策。这个会议的对于各国共产党的政策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也影响和转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策。当时,中国共产党驻国际代表即根据上述的这一精神起草并发表了中共中央的《八一宣言》:
  “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红军不仅立即对之停止敌对行动,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统一战线是抗日反蒋的总策略”。接着,由毛泽东签发的《中央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下发了全党的主要机关:
  “从阶级观点上说,党不管什么阶级(从工农到资本家止),如果他们不愿意做亡国奴,愿尽一点救中国的义务,中国共产党愿与之联合,以共同策动抗日反蒋行动;再从政党的观点上说,不管什么党(自共产党至社会民主党、国家主义派止),如果他们愿做任何反日反蒋的活动,有一点救国救亡的情绪时,中国共产党都很诚恳诚意的与之统一战线,以共同担负起救中国的责任。”
  而在形式上,中国共产党决定改变过去的单纯的下层统一战线的方式,而采取上层的、下层的和上层下层并用的多种统一战线形式。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国民党政府依然坚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包括在国难当头下召开的南京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依然将反共的口号叫得响响的。
  1935年11月21日,南京的这个卖国的大会还有两天就要闭幕了,会议进入了高潮。
  就在同一天,在西北黄土高原上,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对奉命围剿红军并进至陕北富县直罗镇的国民党第一〇九师等部,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围歼作战。
  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即刻投入了保卫陕北苏区的战斗。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深以到达陕北的红军为患,在他的组织下,国民党军队正以5个师的兵力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在陕北立足未稳的红军进行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决定在直罗镇一带,给敌人一个迎头痛击。
  毛泽东带着彭德怀、周恩来等领导人亲自查看了地形,亲自和他们一起制定了作战方案。20日下午,敌第一〇九师师长牛元峰带着部队,在六架飞机的掩护下,如我所料进入了直罗镇。而就在这天晚上,毛泽东下达了作战命令。按照已经确定的部署,红十五军团和红一军团从南北两个方向,连夜急行军,于拂晓前包围了直罗镇。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来到了前线指挥作战,他们的指挥所便设在距直罗镇不远的一个山坡上。
  “这一带的地形对我们作战太有利了。”
  “敌人进到直罗镇,真如同钻进了口袋。”
  阵地上,参战部队的指战员在兴奋地小声议论着。
  临近拂晓,毛泽东身披蓝布旧大衣,在微弱的油灯下,聚精会神地研究着一张三十万分之一的旧地图。此刻,奉命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敌进攻的红军,正像两只铁拳,准备着向直罗镇的敌人砸下去。部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毛泽东对各部队的指挥员下令说:
  “可以开始了,这次我们一定要打歼灭战!”
  炮声响起来了,枪声也响起来了,一阵紧似一阵。毛泽东关注着战斗的进程,也关注着他的作战思想的贯彻,战斗打响不久,他又重申作战指导思想,再次下达了命令:
  “要打歼灭战,要的是歼灭战!”
  进入直罗镇的敌人,万万没有想到红军如此迅速地包围了他们,待他们察觉,直罗镇两边的山岭已经被红军占领。南面的枪声一响,敌人立刻向北撤退。北边的枪声一响,他们又反过来向南扑。第一〇九师被红军夹击在两山之间的山川里,成了瓮中之鳖。山谷中到处是枪声,喊杀声……
  到了下午2时,敌第一〇九师的大部已经被歼。
  毛泽东是善于围点打援的。他命令红一军团以少量部队围困第一〇九师的残部,而以主力向西迎击由黑水寺方向向直罗镇增援的敌第五十七师的另外两个团。23日,在张家湾一带,敌前来增援的第一〇六师的一个团被我歼灭。24日,红军攻占了直罗镇。敌师长牛元峰被生擒。
  直罗镇战役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俘敌5300人,缴获枪支3500余支,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歼灭战! 
  在南京,反共卖国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正是在红军直罗镇战役的凯歌声中收场的。红军的胜利,又一次宣告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破产!
  对于红军来到陕北的这第一次战役的胜利,毛泽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11月30日,红一军团营以上干部在东村举行庆功会,毛泽东参加了会议。他走上主席台,挥动着手臂,以浓重的湖南口音激昂地讲了载入史册的一番话: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他说:目前日本帝国主义正在进攻华北并吞全中国;国民党正在南京召开卖国大会,我们的胜利,告诉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不允许你这个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们的华北和全中国;我们的胜利也告诉国民党,我们不允许你们卖国。红军要同全国人民携手,用我们的枪炮和热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毛泽东那洪亮的声音,明确生动的语言,句句印在红军干部心中。就在直罗镇大捷后不久的一天深夜,毛泽东披着他那件蓝色的大衣,点着油灯,还在神采奕奕地工作。他的面前,摆放着那张三十万分之一的地图。可以看出主席又在考虑新的行动,策划新的战役了。
  警卫员陈昌奉走了进来,见到这情景,禁不住地问:
  “主席,是不是又要进行新的战役了?”
  “不,我们要开会去。”毛泽东头也没抬地说道。
  第二天,从陕西富县西边套通垣的东村,毛泽东便在陈昌奉等警卫、勤杂人员的陪同下,徒步上路了。此行,他要去数百里之外的安塞县的瓦窑堡。
  严冬的陕北,大地一片荒凉。呼啸的北风,卷起阵阵黄沙,迎面扑来。逆风而行,风沙灌得人喘不上气来。毛泽东时而用大衣裹着面颊和脖子,低着头顶风而行;时而转过身来避过阵风倒着走一段路。
  “主席,直罗镇一仗,我们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这次到瓦窑堡开会,是要部署作战,集中兵力趁机把在陕北地区的国民党全部赶出去吧!”陈昌奉边走边向毛泽东问道。
  “小鬼,事情要是简单到只需将国民党赶走,那就好了。”毛泽东含蓄地回答说。此时的毛泽东,他的主要精力是在思考着怎样尽快将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治策略统一到全党。为此,他决定在瓦窑堡召开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到瓦窑堡开会不是为了打仗啊!”陈昌奉不无遗憾地说道。
  毛泽东依然含蓄地说:“我们是要开一个不打仗的会。”
  从东村到瓦窑堡,并不都是在红军的根据地中穿行,加上地形复杂,情况不熟悉,一路上,陈昌奉等人加倍小心,警卫着毛泽东的安全。经富县、过道左铺和高桥,绕过当时还被国民党东北军占着的延安,数日之后,毛泽东来到了安塞县。
  安塞县虽然是红军的根据地,但是,距离延安比较近。来到城里,县苏维埃军事部和安塞独立营的同志,热情地招待了毛泽东一行,但是对毛泽东的住宿,他们却坚持不能住在城内。
  “这里离延安很近,东北军可能出来骚扰,住城内安全没有保证。还是请主席住到城外去吧!”几个领导干部一致向陈昌奉建议说。
  “情况有那么严重吗?”陈昌奉反问。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一旦遇到骚扰,我们对主席的安全负不起责任啊!”
  县里的几位干部七嘴八舌地一说,陈昌奉只得向毛泽东汇报,劝说主席离开县城,按照县里同志的安排,到城外八九里地的一个小村子住下。
  毛泽东不无遗憾地说道:“我们走了这么远的路,本想舒服地睡一觉,现在看来又要赶路了。”
  来到那个小村子住下。毛泽东边脱衣服,边对陈昌奉说:“安塞的同志很认真,很负责。其实,这一带是东北军的驻地,张学良的部队是不会出来的。”
  “主席,您怎么能肯定张学良的队伍不会出来呢!”陈昌奉问道。
  “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为他的殖民地,民族危亡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全中国不愿做亡国奴的各阶层人民响应我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啊!张学良的东北军也是中国!”毛泽东从容地说道。
  经毛泽东这么一说,陈昌奉想到了,直罗镇战役后,党中央对张学良部队的俘虏,很是优待,有一次,党中央领导把所有东北军俘虏中的军官集中在一起,举行了一个热烈的宴会,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亲自出席并作了热情、亲切、生动的讲话,向他们讲述了形势,宣传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那次宴会,使东北军俘虏中弹军官很受感动,生发了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高涨情绪。于是,他说道:
  “我们对东北军够意思了,他们要是依然坚持打红军,那就不算是中国人了!”
  ……
  1935年12月中旬,陕北瓦窑堡。
  里外有三道围墙,圈着1800多户人家。在陕北的四万多平方公里的贫瘠的土地上,瓦窑堡也算得上是一个大镇。此时,在瓦窑堡的大街上,已经满是“团结抗日,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洋溢着抗日救国的浓烈气氛。
  来到瓦窑堡的毛泽东,住在三道城内河滩上一座砖砌的窑洞内。窑洞内,所有的家具除了一个三屉桌,还有两只白铁皮箱子,它是毛泽东的文件箱,又是毛泽东的办公桌。白天,毛泽东要开会,要和干部们谈话,给红军干部讲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晚上,他便坐在那只箱子旁,点着小油灯写作。他的行李极为简单,甚至连枕头也没有。每天入睡时,不是将棉衣卷起来枕着,就是拿几本书垫在包袱下当枕头。吃饭,也是和大家一样,顿顿是小米干饭,菜是不多的。陈昌奉等几位警卫人员,虽然想为主席弄一点好吃的,但因为菜金少,东西难以买到,经常是干着急办不到。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一个举国瞩目的会议,确定了决定抗日战争胜利命运的历史性策略。那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在全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这一个方针策略,像一声春雷,使在虎视眈眈的日本侵略者面前而显得束手无策的中国人民,感受到了一丝希望。使在虎视眈眈的日本侵略者面前而显得麻木不仁的国民党政府,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烽火从这里点燃了!在这个会议上,毛泽东也旗帜鲜明地批评了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战的错误观点,排除了各种思潮的影响,统一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战策略思想。
  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当毛泽东看到出席会议的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杨尚昆、郭洪涛等人赞成地举起手,以他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统一了行动,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1935年的12月26日,是毛泽东42岁的生日。
  毛泽东就是这样以他领导的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决议的诞生,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1935年12月26日,也是续范亭在南京中山陵剖腹明志的日子!
  一个并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的巧合!
  如果我们将续范亭的自杀与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策略的在一个巧合的日子里提出,并做一个比较的话,能说明一些什么呢?
  一个是被国民党政府对日侵略的不抵抗的政策,被逼迫得无奈,饮恨绝命,以死明志!
  一个正是在民族面临绝望之际,响亮地提出了拯救民族拯救人民的光明之路!
  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这是形势所迫的结局!? 
  12月27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他联系了中国抗战的客观形势和党内存在的种种思潮,将自己反复思考的结论,以激昂语调讲了出来:
  “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革命和反革命的阵线可能变动,也同世界上一切事物可能变动一样。日本帝国主义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和中国革命的现实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这两个基本事实就是党的新策略即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出发点。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因此,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的策略则是孤家寡人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关门主义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关门主义的所谓‘纯粹’和‘笔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向之掌嘴,而日本帝国主义则向之嘉奖的东西。我们一定不要关门主义,我们要的是制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就是在这个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明确地提出:
  “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在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片黑暗之中,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就这样的应运而生了!
  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正如许许多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致认为的:如果说遵义会议在红军长征途中,只解决了当时最为迫切的军事问题,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这为党领导全国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从整个民族利益的角度来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的产生,也是中华民族从备受屈辱的深渊中,抵御外侮,获得抗战胜利并走向新生的起点!
  毛泽东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精神,很快传达到了红军的机关和部队,干部战士了解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深远的意义,立即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红军的干部和战士,哪怕是在吃饭时间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议论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瓦窑堡的大街上,更是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语口号: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全国人民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如果当年的续范亭能够听到毛泽东的这一番论述,看到发生在瓦窑堡的这一切,他肯定是不会因为对抗战救亡前途的绝望而在中山陵剖腹自杀的了!
  然而,身处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的续范亭,他还见不到这样一种希望。他还将在痛苦中继续地徘徊和等待!
  

续范亭与毛泽东/高建中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