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艺术再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续范亭与毛泽东 2 刺向自己的一刀
高建中
    
  1935年的11月,从兰州开往北平的火车上,续范亭和好友刘安定对面而坐。在列车前进的车轮声中,续范亭始终在注视着窗外的景色,脸上不时流露出焦虑的神色。
  此时的中国大地,风雨欲来,云低城暗。忧郁和压抑浓重地凝集在人们心中,伴着茫茫阴霾和凛冽寒风绞杀着人们的情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之后,又策划了华北事变,虎视耽耽,企图侵占华北,华北危亡在即,民族危亡在即,全国抗日呼声鼎沸。然而,国民党当局却对此视而不见,终日策划着对红军的“围剿”,或者是沉沦在官场的倾轧与中饱私囊鲸吞蚕食之中,续范亭正是为这样一种政治局面而深深地忧虑着,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深深地忧虑着。
  刘安定不时望望续范亭,对他那焦虑的神情显示出同情和不安。
  他是在不久前,从家乡山西崞县来到兰州看望续范亭的,作为同乡和幼时的要好朋友,他一直深深地敬重着续范亭。就在他来到兰州没几天,传来了国民党政府要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消息。那天晚上,续范亭兴致勃勃地对他说:“国民党要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了,听说政府要在这次大会上,讨论和研究抗日救国的方针大计。”
  “这就好了,人们就盼望着政府采取救亡图存办法呢!”刘安定说。
  “但以我的经验看,恐怕不容乐观,蒋介石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续范亭不无忧虑地说,“看来,南京政府的这次会议将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前途。在这次会议上,如果国民政府再不拿出一些抗战的措施,我们的民族可真是要完蛋了。”
  续范亭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不瞒你说,1928年春天,我曾经见过蒋介石。那次,是我到南京于右任家拜访,恰巧遇到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丁惟汾,他听我对时局发表的一番见地,颇有兴趣。后极力推荐我去见蒋介石,那时,我对蒋先生是抱有幻想的。会面那天,我极力荐言,主张取法孙中山先生的博大精深,停止内战,早日统一中国,可是他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在那里一言不发,一副不置两可的样子。临了,他还以为我是向他要官的政客,事后,派人给我送来了一张国民政府高级参议的委任状。我寻思,一个在接人待物上不肯开诚布公的人,很难说他的居心是善良的。于是,便以体弱不能胜任的理由将委任状退回了。”
  “有骨气,图那么个虚名有什么意思?”刘安定以赞成的口气说道。
  续范亭则深有感慨地说:“蒋介石是我亲眼所见的不肯纳谏的人,我对他真的不敢抱有幻想。”
  “那怎么办呢?我们便只有听任时局的发展了?!”刘安定反问。
  “就是蒋介石继续打他的小算盘,但是在南京政府中,还有不少爱国的高级将领,他们总是可以左右一些局面的嘛!”
  “只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这次会议,等到日本人打进来,就迟了。”
  续范亭又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他眼睛一亮,兴奋地提议说:
  “不如我们赶到南京去,一是看看结果,二是有可能的话,可借机游说一番,说不定对推动抗战有一定的作用哩!”
  “好主意,好主意。”刘安定拍手称好。
  “军人嘛,在国难当头之际,总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再说,我是老国民党员了,这种身份总有一些发言权吧!”续范亭不无几分得意地说。
  刘安定清楚地知道,续范亭倾诉的,是他的一片肺腑之言——
  续范亭自幼读书,高小毕业以后,考进了山西太原的陆军小学。续范亭有个本家哥哥叫续西峰,续西峰追随孙中山,积极投身革命,有“北方革命巨子”之称。在续西峰的影响下,续范亭很早便加入了同盟会,立志要为驱除鞑虏,救国救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1911年,太原发生了辛亥革命,阎锡山趁机夺取了政权。在这次革命中,续西峰组织农民起义队伍,攻打大同,正在山西陆军小学读书的续范亭回到了家乡,参加了续西峰组织的武装起义。他作为先锋队的队长,带头攻打下了大同。之后,他和续西峰一起,参加了多次武装斗争。
  1914年,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以后,续范亭遭到袁世凯的通缉,并遭到了阎锡山的迫害,他离晋入秦,在北方参加反袁倒阎的斗争。
  1918年,续范亭加入了靖国军,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斗争失败以后,他奔走于京津及晋察绥鲁等地,联络反对北洋军阀的地方武装力量,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1924年,北洋军阀的曹锟政府被推翻以后,续范亭担任了国民第三军第二混成支队参谋长,同时参加创办北京《国民新报》。
  1926年,续范亭任国民第三军第六混成旅旅长。翌年,他又担任了国民革命联军军事政治学校的校长。
  1932年,在杨虎城的帮助下,续范亭与邓宝珊组建西安绥靖公署,任甘肃行署参谋长、陆军新编第一军中将总参议。
  为了响应孙中山救国救民的号召,续范亭已经整整奋斗了20多年,而且,奋斗的道路实在是太坎坷了……
  刘安定听续范亭坦露的心迹,想到了续范亭的奋斗经历,深深地受到了感染,他激动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虽然没有你那样的地位,但是为了呼吁抗战,我愿意随你同行。”
  “好,就这么办!”续范亭一锤定音。
  这样,续范亭和刘安定便一同登上了火车。
  火车在行进,续范亭的心情始终平静不下来,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数年来,续范亭一直是惴惴不安的。对于全国人民的抗战要求,即使是在偏远的大西北,他的感受也是异常深刻、异常强烈,他清醒地看到,同日本人的这一场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要保卫自己的国家,只有迅速行动起来!
  而此时的续范亭,依然是忠实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虽说他的救亡图存、拯救中国的革命理想,在旧中国的那一段黑暗混乱的年代里,每每遭到惨重的挫折和打击,他对国民党的领导人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看法,但他依然寄希望于国民党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做出团结抗战的决定。
  不一日,续范亭和刘安定来到了北平。
  这时北平,已经置身于侵华日军的势力范围,火车站上飘着太阳旗,天空飞着日本人的飞机,国民党的特务和汉奸在大街小巷捉拿进步青年。各大学的爱国师生,已经积极行动了起来,他们自发地组织着抗日救国的团体,筹划抗日救亡运动。街头巷尾,到处一片忧国忧民的哀怨,也到处闪烁着救国救民的火焰。这种气氛,深深地触动着续范亭,更加坚定了他到南京为呼吁抗日竭尽绵薄的决心。
  此时,山西省的省长徐永昌正在北京,为阎锡山与日本人拉关系。徐永昌也是山西崞县人,与续范亭是老乡,又曾同在军旅为伍,不同的是他在前些年投靠了阎锡山,与续范亭分道扬镳了。尽管这样,他们之间的私人间友谊是不错的。续范亭来到了北平,便前往探望徐永昌。
  一见面,续范亭就忍不住地问:“永昌兄,我听说日本人正在推行‘华北自治运动’,其狼子野心,意在谋取我华北啊!”
  徐永昌喏喏地应酬:“这一点,路人皆知,路人皆知!”
  续范亭又问:“我在路上听人说,日本人又在北京搞什么‘冀察政务委员会’,变着法子想要控制华北局面,民声鼎沸,不知兄对此有何看法。”
  “此乃上层机密,兄弟实在是不知详情。”徐永昌搪塞着说道。
  “依我看来,如今的北京,可谓是‘乌云压城城欲摧’。日本人之猖狂,搞得北京城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了!”续范亭带有几分气恼地说。
  “时局沉浮,非你我这等小人物所能左右得了,说句时兴的话,‘莫谈国事’嘛!兄弟远程而来,不在西北养兵蓄锐,难道有什么打算?”徐永昌对谈论时局没有兴趣,但是,他却很关心续范亭的行动。
  续范亭坦率地将自己去南京的打算告诉了徐永昌。徐永昌一听连连摇头,劝阻说:
  “国运有难,劫数难逃。此等局面,决非是你我所能扭转的,我们寄人篱下,则应顺其自然而行之,又何必为国事过于操心呢?我看你此行未必有什么成效,不如打道回府,静观其变。”
  续范亭听了,不勉有些好笑,他带有几分讽刺地说:“永昌兄真是官做大了,官道也是越发摸得清楚了。我身为军人,国难当头,岂有置之不理之说。南京一行,我是决心下定了的。”
  见自己与徐永昌话不投机,续范亭心灰意冷,当即告辞出了徐府。
  11月15日,续范亭来到了南京。
  此时的南京却是一幅歌舞升平,花天酒地的景象。沿街而行,两旁的餐馆里,猜拳行令的声音此起彼伏。红绿灯中,人人似醉生梦死一般。这景象与呻吟在凄风苦雨中的北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来到南京,要紧的事是拜访中山陵。第二天一早,续范亭收拾停当,便上了路。一路上,南京纸醉金迷的生活景象不时地映入续范亭的眼帘。国日不宁,而国人不思危猛醒,奋发卫国,如何保山河平安呢!续范亭对此深感不安,心情格外沉重。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忍不住对刘安定说:
  “如此的情景,真令人感慨万千啊!”
  续范亭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低声吟道:
  男的长袍,女的短袖。
  不是行尸,便是走肉!
  只缘缺乏一点,此中原理不难猜透。
  光阴似水流,人生几时够。
  一怒!
  一怒!!
  受续范亭的情绪的影响,刘安定心中也是很不平静。他听到续范亭吟出此诗,正中心怀,禁不住地称赞:
  “好诗,好诗!这真是‘诗言志’啊!”
  续范亭似乎是出了一口气,平静了一些,说:“这首诗,就取名《赴中山陵途中》吧!”国难当头之际,在中山陵前,几乎是天天都徘徊着大批前来祭陵的忧国愤世的志士,他们有的仰天长叹,有的泪洒长襟,壮怀激烈却又空叹报国无门,气氛庄严而肃穆。孙中山先生不愧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他的革命主张,指出了中国统一和振兴的必由之路,鼓舞和激励着无数革命志士为之奋斗。国家危亡在即,人们更加怀念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只有以祭陵的方式寄托着自己的志向与企盼。续范亭和刘安定虔诚地向中山陵敬献了花圈,面对中山先生的雕像,跪拜良久,深深祈祷着中山先生的英灵保佑国泰民安。……
  在南京,续范亭与刘安定下榻于国民饭店。此间,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进行之中。参加五全大会的各界代表将一座国民饭店挤得满满的,终日里,车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入夜,整座饭店灯火辉煌,代表们打麻将,摆酒席,吸鸦片,浊流滚滚,乌烟瘴气。这种情景,对前来呼吁抗战的续范亭所企盼的大相径庭,他不由地终日闷闷不乐,忧心更重。
  代表中,有不少是续范亭的朋友,续范亭一一看望了这些人,希望从他们的口中,能够得到政府积极抗战的消息。谁知,这些朋友,虽然对他很是热情,有的请他吃饭,有的请他看戏,但提起抗日救亡的话题,个个摇头。有的索性劝说续范亭莫谈此事。那气氛,深使续范亭有不详之感。
  续范亭决意进见政府要人,面陈主张,呼吁抗战。几经周转,他终于托人将自己引见给了汪精卫。
  此时的汪精卫担任着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和外交部长。民族危亡在即,国民党内部的各派系在对日的问题上,进一步分化,汪精卫是站在了亲日派的立场上的。对这一位国民党的核心人物,续范亭抱有很大的希望。寒暄过后,续范亭便激动地直抒胸臆:
  “两协定(指《何梅协定》与《秦土协定》)签订以后,日本人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冀、察二省。可是,日本人的胃口大得很啊,他们并未以此为满足。我从北平经过时,看得清清楚楚,目前日本人正加紧策动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和绥远的华北五省自治,他们不仅要在政治和军事上控制华北,而是还要在经济上掠夺华北,将华北变成他的殖民地。
  “然而这还仅仅是日本人的第一步,它们最终目的,是要霸占我中华大好河山,对其狼子野心,我国民政府必当早日遏止。依我之见,应该即日出兵讨伐冀东及华北伪组织,动员全国的兵力、财力反抗敌人的侵略,与日本人做殊死的搏斗,这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
  续范亭越说越激动,汪精卫却越听越不耐烦。没有等续范亭讲完,他便接过话头:
  “你说的这些话,夸大了事实。”
  续范亭停下话来,从衣服口袋中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报纸。这张报纸是他从北京带来的,上面刊载着日本人在冀东成立了所渭“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傀儡政权的消息。他递过报纸,焦急地说:
  “你看,这难道不是清楚地表明了日本人侵略华北的企图嘛!”
  汪精卫接过报纸瞟了一眼,便将报纸退给了续范亭,显得不屑一顾:
  “这报纸上说得莫名其妙嘛!”
  续范亭像是当头挨了一棒,涨红了脸,深深地憋了一口气,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
  看到这位来自西北的中将军官有些尴尬的神情,汪精卫缓和了一下口气,但依然带着训斥的口吻说:
  “关于抗日的问题,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定。在这次的大会上,蒋委员长已经发表了明确的训令。他说,‘苟国际演变不斩绝我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之路,一切枝节问题当为最大之忍耐’,他还说,‘匪共暴行,荼毒生民,重为民族心腹之患者’,我们必须坚持‘铲绝残余之赤匪’的方针。目前,我们必须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急。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危害也在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如果远近不分,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命……,值此全党积极剿共之时,我看你还是要服从这个大局呀!”
  听了汪精卫的这一番话,续范亭那火热的要求抗战的心,彻底凉了!他焦急而气恼地看到,汪精卫、蒋介石这些人,已经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了!大敌当前,处置不当,丧权辱国,还谈得上什么革命?这些人是连民族的自尊心和爱国的精神都丧失了,由他们来把握国家的命运,中华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 
  失望的续范亭回到国民饭店,一进自己的房间,就一头倒在了床上。
  同住的刘安定看到续范亭神色难看,知道他此行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便耐心劝慰他:
  “我看算了,这样的政府,很难让人抱有什么希望。”说着,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大摞名片、请柬,“你看看这些东西吧!”
  “你在哪里拿来这么多纸片片?”续范亭问。
  刘安定说:“不用出门,人家顺门缝塞进来的,也有自动送上门来的。要大选了,人家这是在拉选票嘛!”
  续范亭拿过来看了看,原来全是国民党的中央委员和各方代表署名的名片和请柬,有的邀请他吃饭,有的请他看戏,有的在请柬上公然封官许愿,以金钱和物质联络人心。
  “这些人当面高唱什么‘拥护蒋委员长’,搞什么‘积极的肃清与纠正封建思想,要消除阶级斗争’,背地里却是在搞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到处为自己张罗选票……”续范亭说着,气愤地将这些名片和请柬撕碎,揉作一团,扔进了纸篓。
  看到续范亭一脸的怒气,刘安定依然微笑着劝说:“反正我们也不是代表,管那些闲事做什么?”
  “这些人真是够无耻的了!也不问清楚人家是不是开会的代表,就死皮赖脸地要人家选他。这算是什么代表?哪里像个革命的政党?全国人民正在轰轰烈烈地要求抗日救亡,他们却在这里轰轰烈烈地搞争权夺利!我看国民党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是啊!老百姓对此可有看法啦!有一位老学者写了一首讽刺诗,诗云:‘一身猪狗熊,两眼官钱势,三诀吹拍骗,四维礼义廉’。这不正是对国民党五全大会的真实写照嘛!”
  “写得好,写得好!就这么四句,把那些势利小人的丑态勾画出来了。”续范亭说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没几天,国民党的五全大会结束,接着举行了五届一中全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结束了,各地代表纷纷要离开南京了。面临日本侵华,大祸临头,国民党的五全大会没有做出任何像样的决议。那几天,续范亭整天整天的关注着报纸上的消息,迫切地想从中看到政府对日本人的野蛮罪行,采取的强硬态度。但是,所能见到的仅仅是蒋介石在关于外交的建议案中所说的几句话,“和平未到完全绝望的时候,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刻,政府对日本人依然抱幻想!这哪里是对民旅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啊!”续范亭一拳砸在大腿上,愤愤地说。
  至此,续范亭来南京时所抱的希望彻底破灭了,随之而来的是交织在胸中的悲观、失望,愤慨和痛苦。
  “对国民党,我算是失望了。我追随孙总理,加入同盟会20多年了,一直对国民党抱有希望,谁料想,现在他们竟然腐败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下去,非要亡国不可!”
  看到续范亭那样一副焦虑和痛苦的样子,刘安定再也找不到劝慰他的话了。
  12月9日至16日,北平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学生爱国示威运动,消息传遍了全国,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热烈响应和声援。
  消息传来,续范亭无比感慨,激动地在房间中走来走去,在连日来的痛苦和惆怅中,他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感慨之间,他热情地让刘安定邀集一些朋友喝酒。
  那天晚上,天飘着大雪。续范亭和来南京办公的晋军的郝梦九以及西北军的两位朋友一起,来到市区的一家餐馆喝酒。续范亭本来患有肺结核病,平时很少饮酒,这天却显得很激动,他向餐馆的老板要了一瓶杏花村汾酒,豪爽地和大家喝了起来。三杯酒下肚,续范亭憋闷在心中的话,便涌了上来。他霍地站了起来,一手叉腰激动地说道:“你们知道吗,现在的北平正在爆发抗日救亡的运动,青年学生们手持抗日标语、旗帜,呼喊着抗日的口号,高唱着救亡歌曲,他们迎着国民党反动军警的大刀、枪刺、木棍和水龙头,冲向了大街小巷……”
  众人为续范亭激动的神色感动,有的随声附和,有的唉声叹气。续范亭接着说:
  “可别小看这些学生啊,这些要求抗日的爱国青年学生,都是一些小人物,可是自古以来,英雄就出在小人物中间,所以,我认为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可是那些所谓的大人物在干什么呢?爱国犯法,抗日有罪;媚日受赏,卖国有功!这就是大人物的‘英雄’事业……”续范亭一番激动的言谈,深深地感染了两位西北军的朋友,其中的一位说;“续大哥讲得有道理,现在的政府,太让人失望了。”
  郝梦九说:“大权在人家手中掌握着,我们着急有什么用呢?”
  另一位西北军的朋友提议说:“咱们再找几个人,一起到总理陵前哭陵,说不定会有一点作用。”
  续范亭摇摇头,“不管用,不管用。政府已经糟糕到了这样的地步,哭有什么用呢?要说伤心,我算是一个。我追随总理革命20多年,加入了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我对国民党谁能说没有感情!但是谁又能想到,今天的国民党腐败到了这种地步。党国大权掌握在蒋介石、汪精卫这种人手里,他们主张的是‘攘外必先安内’,他们要做的,是平息国内的矛盾,而对日本人的野心,他们想得太天真了!这样的本末倒置,中国迟早会亡国……”
  续范亭慷慨激昂,在一旁的刘安定心里很是紧张,他生怕有特务听到,由此招来祸端,一个劲提醒着续范亭说话小声点,可是续范亭像没有听到似的,一点顾忌也没有。
  “俗话说得好,大丈夫流血不流泪。要是对日本人作战,为报效国家出力,作为军人,那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战死疆场,也不愿眼看着这么大的国家断送前程啊!”续范亭又激动地讲道。
  “国难当头,最怕昏君当道。历代为将为相的人中,武将战死疆场,文官冒死上谏,可不是少数,他们图的是什么,还不是要争效忠国家的这口志气!……”
  餐桌上,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句。这话声音虽小,但是却引起了续范亭的注意,他眉头一皱,似乎想起了什么,于是便不怎么吭声了,只顾埋头喝起酒来。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续范亭喝着喝着,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站起身来,出去了一下。餐桌上的诸位,因为酒喝得都已经不少了,谁也没有留意续范亭的举动。一会儿,续范亭便回到了餐桌旁,刘安定见续范亭双肩落满了雪花,随口问:
  “你到哪里去了,落了这么一身雪?”
  续范亭敷衍说:“到外面解手去了。”
  刘安定闻言,也就没有再怀疑什么。其实,就是趁着这机会,续范亭到街面附近的杂货店,买了一把匕首。
  看起来,像是餐桌上那位朋友的话提醒了续范亭,续范亭因此产生了某种冲动,但实际上,连日来,续范亭的思想和感情,已经发展到了要杀身取义、剖腹明志的地步。
  当夜回到旅馆,续范亭怎么也睡不着,刘安定因为多喝了两杯,倒下便打起呼噜来。而续范亭却悄悄地爬起来,他在灯下端详着那把匕首,眼睛中充满了泪花。俄尔,他翻身起来,铺纸、提笔,一口气写出了《绝命诗》五首:
  一
  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
  窃恐民气摧残尽,愿将身躯易自由。
  二
  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
  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
  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
  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 
  三
  剑有锋芒刃,士有智永仁。
  自古人与物,体用若君臣。
  霍霍小匕首,锐利似军兵。
  无术施东海,宁肯刺国人!
  四
  三岛切腹士,东海大和魂。
  悲壮牺牲者,不出王侯门。
  宇宙谁为贵?大地我独尊!
  无畏精神在,身死国犹存。
  五
  灭却虚荣气,斩删儿女情。
  涤除尘垢洁,为世作牺牲。
  放下了手中的笔,续范亭心中似乎平静了一些,当夜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依然下着大雪,由于不方便出门,续范亭便在房间中忧郁地看书看报,时而起来写点什么。刘安定几番劝说续范亭出去走走,续范亭都没有动身。几经思考,续范亭又伏案写下了《敦促抗日绝命书》:
  余北方之鄙人也。革命三十载,半生颇自爱。慨乎国已不国,我犹醉梦,愧无以对我同胞,更无颜见我总理。此次入都,两谒陵园,忧愤交并,拔剑穿胸。然犹冀领振臂,万众敌忾,为世界打不平,为人类振人格,和平之神,自当降临,于以救我民族于万一焉。余今以绝望,故捐此躯。愿同胞精诚团结,奋起杀敌,勿笑余之怯馁。
  第三天,大雪好不容易停了下来。中午过后,续范亭看看雪停了下来,便穿好了衣服,整理好了帽子,对着镜子仔细修饰了一番,然后神色安然地对刘安定说:
  “我出去一下,去看望于右任。”
  说完,他便独自出了宾馆。
  来到门口,续范亭要了一辆出租车,他说要去祭奠总理,司机便拉着他径直向中山陵驶去。
  下午四时许,身材矫健、衣着整齐的续范亭,又一次来到了巍峨宏伟的中山陵。他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即便是大雪刚过的日子,中山陵前还是拥着不少前来祭陵的人,透过这些祭陵者的表情,可以深刻地感悟到涌动在他们心中的汹涌澎湃的爱国激情。
  续范亭来到祭堂前,他先是向孙中山的遗像,深深地行了大礼,其后,以浓重的山西口音庄重地高声诵读了《总理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文
  中华民国14年2月24日
  诵读已毕,续范亭便悲伤地痛哭起来。悲怨的哭声,一声接着一声,叩动着诸多祭陵的人们的心弦。人们先是同情地望着他,后来看到他痛苦已久,便好心地劝说他节哀。然而续范亭依然控制不住悲哀的感情,一直哭了几十分钟。
  天渐渐黑暗下来了,其他哭陵、谒陵的人们陆续地离开了,陵堂前的人稀少下来。续范亭这才起身,久久地徜徉徘徊在祭堂前面。许久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头望望中山像,默默地走出了祭堂。
  走出大堂的续范亭,又一次绝望地望望灰蒙蒙的天空,天空没有让他看到光明,也没有让他看到辽阔,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启迪人生的蔚蓝色,反而给人以沉重的压抑。就像是这一期间的政治气氛,没有能够让人看到任何的曙光。他又一次地看了看四周,四周也是灰蒙蒙的,没有什么能够启迪他的恋世之情,相反,倒是让人觉得无比的厌恶。灰蒙蒙的气愤之中,似乎有着一副副欲望贪婪的眼神在嘲笑着他,一副副趋炎附势的面孔在漠视着他,一副副黯淡无奈的眼神在企盼着他。他也似乎看到,战火正在富饶美丽的中国大地上燃烧着,在战火之中的日本人,高举着战刀,以狰狞的面孔肆意屠杀着中国的善良的百姓们,在铁蹄和穷苦中挣扎的人们,无奈地痛苦地呻吟着;而在权利顶峰上高居宝座的权贵们,面孔严酷得像一块铁板,好像是无论中国发生了什么震荡和变迁,中国同胞的悲惨命运与生活,都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似的。
  心情沉重的续范亭走下台阶,围绕着祭堂大殿右前方铜鼎,转了又转,随后停下了脚步。他看到这个地方比较隐蔽,暗自决心在这里动手。
  此时的续范亭想呐喊,但他知道已经没有人来听他的喊声了;他也想倾诉,但是,他也知道没有什么人能够再听进他的倾诉了。他明白,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似乎已经不再为世人所关注,也不再为世人所理解。
  剩下的只有一死了!自杀身亡,自己毁掉这受之父母、孕之天地的身躯,或许能警醒麻痹和冷漠的人们,或许能震动一下权贵们的已经僵死的心灵。
  慢慢地,续范亭从怀中缓缓地掏出了那把匕首。一切都准备好了,他面容沉着地双手紧攥匕首高高举起,猛然间,用力向自己的腹部刺去!
  匕首插进腹中,顿时,剧烈的疼痛使续范亭打了个趔趄,他晃了两晃,重新站稳。这一刺,没有致命的感觉,续范亭便又转身面对墙壁,一下接一下地用力抵触匕首。匕首并不锋利,还是觉察不到刺中要害。续范亭见几经努力无效,便又拔出匕首,准备向胸部再刺。但是,这时,他已经流血过多,疼痛无力,身体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匕首掉在一旁,他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群人匆匆地赶来,他们焦急地找到了倒在血泊中的续范亭,立即将他救起,护送他赶往医院抢救。
  前来寻找续范亭的是刘安定等人。原来到了傍晚,刘安定不见续范亭回来,便打电话到于右任公馆查问,才知道续范亭根本没有去于右任处。他顿时觉得有些不妙。正在焦急之际,有个出租车的司机慌忙来报告:
  “今天下午,续先生乘我的汽车去了中山陵。上去大半天了,陵园的大门已经关闭了,还不见他下来。我看这件事有些奇怪,你们是不是找找看!”
  刘安定听说,当即找来几位朋友,乘车驰往中山陵。他们将情况通报给了陵园警卫人员,大家进去分头一番寻找,终于发现了昏迷不醒的续范亭和那把带血的匕首。
  续范亭就是这样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醒国人的切腹明志之壮举!
  

续范亭与毛泽东/高建中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