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习仲勋 > 全文图书 > 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九章 参加红军西征战役
《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编委会

  一、参加西征红军在陇东的战斗
  1936年5月,“为了巩固和发展陕甘革命根据地,党中央组织工农红军野战军举行西征。”①习仲勋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暂时离开关巾特区,随军参加了西征战役。习仲勋后来回忆西征时说:“其时,我跟随彭总在戎马倥偬之中度过了好几个月,几乎每天都向他报告工作情况。他虽然长我十五岁,但完全用平等、亲切的态度对待,外表严肃而内心热诚,在日常工作和战斗中,那种诚挚的关切之情,使我深为感动。”②
  习仲勋参加的红军西征是关系陕甘根据地前途和命运的一场重大战役,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一个重要决策。
  1936年5月,红一方面军东征胜利后,发表了《红军要求南京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即回师通电)。“通电”指出:“国难当头,双方决战,不论胜负属谁,都是中国国防力量的损失,而为日本帝国主义所称快。”红军回师黄河西岸的陕甘根据地是“向南京政府、全国海陆空军、全国人民表示诚意。”③此后,红一方面军西渡黄河回到陕甘根据地,信守承诺,停止了对国民党军的作战行动。但是蒋介石顽固坚持反共内战的政策,拒绝议和,调集重兵,继续“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其兵力和作战部署为:西北“剿总”,蒋介石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晏道刚任参谋长,指挥16个师从四面围攻陕甘根据地。其十三军(军长汤恩伯)所辖第四师、第八十九师、第七十二师,自山西军渡镇西渡黄河,进入陕北,协同八十四师高桂滋部、八十六师并岳秀部,进攻陕甘根据地东北部地区;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长工以哲)第一O七师、第一一七师、第一二九师、第一O五师和十七路军第四十二师、第十七师,由延安、鄜县、宜川、韩城向北进攻;东北军第五十七军(军长董英斌)第一一一师,第一一二师、第一一五师,由甘肃合水地区向东进攻根据地南部和中部地区;“宁马”新编第七师、第三十五师驻定边、惠安堡、环县、庆阳一线,防止红军西进。
  在敌人的上述兵力和作战部署中,东线的蒋阎军虽是主力,又担负主要进攻任务,但刚刚遭到红军东征战役打击,行动缓慢;南线和西线的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倾向抗日,不愿打内战;西北的宁夏马鸿逵、马鸿宾部虽反共坚决,但兵力小,地域广,是一个薄弱的方向。
  根据新的政治、军事形势,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举行西征的战略决策。
  1936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延川县大相寺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各部队团以上干部会议。在总结东征作战的经验教训后,又提出了西征的战略任务。5月18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西征战役计划》,提出了西征战役的任务。其内容是:(一)向西北进攻,造成陕甘宁根据地,并向北打通与苏联、外蒙的联系,向南打通与红二、四方面军的联系;(二)在东线坚持游击战争;(三)南面争取东北军、十七路军和其他国民党军走向抗日。同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红一方面军部队组成红军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鹤亭任参谋长,刘晓任政治部主任。
  红军西方野战军统辖的部队是:
  红一军团(左权任代军团长兼参谋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骑兵第二团。
  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下辖七十五师、七十三师、七十八师、骑兵第三团、警卫团。
  红二十八军(宋时轮任军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
  红二十九军(肖劲光任军长,甘渭汉任政治委员)。
  红八十一师(文年生任师长,张明先任政治委员)。
  红军西方野战军直属骑兵第一团(团长张爱萍)、特务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邱创成)。
  红军西方野战军总兵力共17000余人。
  红军西方野战军在经过半个月的休整和准备之后,为执行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进至陕甘宁边界地区作战,打击宁夏军阀马鸿逵、马鸿宾部,创造西方新根据地的任务,于1936年5月19日,从陕北的延长、延川、永坪地区分左、右两路大举西进。左路军为红一军团,经蟠龙、安塞到吴起镇集结,准备向陇东地区的环县、曲子进攻;右路军为红十五军团,经蟠龙到靖边新城堡集结,准备进攻安边、定边;西方野战军指挥部和红八十一师及野战军直属骑兵一团随右路军行动;红二十八军在延川地区机动防御;红二十九军在韩城牵制南线敌人;红三十军在东线坚持游击战争。
  5月27日,右路军红十五军团等部队从新城堡出发,向西北前进,28日袭占靖边宁条梁镇,在强攻安边未得手后,以一部兵力继续围攻之,主力则沿长城西进,威胁宁陕边界的盐池,佯攻宁夏。
  当右路军红十五军团发起攻击安边、佯攻宁夏作战行动之时,宁夏军阀马鸿宾慌忙将其三十五师由陇东庆阳、环县抽调回援宁夏,所遗防地交东北军接替。毛泽东得悉上述情报后,一面电请东北军不要妨碍红军占领环县、曲子和洪德的行动,一面电告西方野战军,令左路红军一军团从吴起镇向西南进至甘肃华池元城,派一部兵力向庆阳游击,阻击东北军由庆阳北上,但只坚决于丁击马鸿宾部,不与东北军作战。
  左路军红一军团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命令,5月28日从吴起镇出发,习仲勋随同左路军向曲子、环县进击。④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叫艰苦而有意义的行程。西征红军越过子午岭山脉,从华池地区直插曲于、环县,—路上经过的陇东的山山水水,都是习仲勋长期战斗的地方,他感到非常亲切。置身于一万余人的红军主力中行军又使他感到喜悦和兴奋。
  西征开始后,在习仲勋的推荐下,彭德怀指挥部进入环县的第一站就安排在八珠塬的农民李凤存家里,,李凤存腾出三孔窑洞作为指挥部驻址。彭德怀在这里召开了西征的第一次会议,习仲勋以及西征红军的团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西征的第一仗是夺取曲子镇。会后,习仲勋召集当地群众进行支前动员,组织了担架队,跟随主力红军连夜奔赴曲子前线。⑤
  6月1日,左路军进至曲子附近。这时,国民党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察觉红军西进的动向后,急调敌三十五师马鸿宾部一○三旅(旅长马玉麟)、一○五旅(旅长冶成章)于元城、庆阳、曲子一线堵截。
  6月1日,左路军红一军团发起曲子战斗。习仲勋参加了这次战斗的全部过程。
  曲子是陇东通往宁夏的咽喉,是国民党环县政府所在地,也是红军西方野战军左路军攻击的第一个目标。曲子镇内当时驻守有敌一○五旅旅部的一个特务连和敌三十五师骑兵团(团长马培清)的一个排以及国民党环县保安大队,共约300余人,一○五旅旅长冶成章也在部署了堵截红军的行动后回到曲子。
  6月1日,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从庆阳三十里铺、环县八珠原进至曲子镇附近。下午3时,红二师发起攻城作战行动,经半小时激战,红军从城东南角突破防线,攻入城内,与敌展开巷战。这时,敌一O五旅旅长冶成章率领一股光着膀子,手举马刀的亡命之徒,狂叫着从巷子的各个角落中钻了出来,疯狂地向正在攻击前进的红军扑来。冶成章是“宁马”部队的一员“勇将”,以临阵强悍勇猛而受到马鸿宾的器重。他性格暴躁,野蛮霸道,平日为非作歹,欺压人民,无恶不作,当地群众十分痛恨他,给他送了一个“野骡子”的绰号。在冶成章这股匪军的疯狂反扑下,入城红军部队立足未稳,被挤出城外。在这种情况下,红二师总结经验,调整部署,改变战法,再次揳入,经反复冲杀,激烈争夺,至下午4时半左右,红军基本控制全城。冶成章被堵在城西北角的一处民宅的空洞中负隅顽抗。为了捕获这个“野骡子”,红一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亲临战场指挥作战。至晚上10点多种,全歼了残敌,击伤并擒获“野骡子”,曲子战斗胜利结束。此战毙伤俘敌300余名,俘获敌一O五旅长冶成章和副旅长杨有福。国民党环县县长郑执中漏网逃窜。
  习仲勋对曲子战斗中俘获冶成章的情景记忆很深刻,他还亲眼见到冶成章是个大个子。他回忆说,为了开展对马鸿宾部回民军队的统一战线工作,冶成章被俘后受到了优待,在河连湾,红军还用乐队迎送。因为冶成章受了伤,老百姓用担架抬着他送回了宁夏。此后,冶成章便脱离了马家军,对党在回民军队中统一战线工作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⑥
  由于习仲勋在八珠塬一带进行过革命活动,有群众基础,西征红军前敌指挥部安排习仲勋到当地工作团,解决部队供给问题。当时,在环县一带的西征红军人数在1万多人,征粮任务十分艰巨。习仲勋召开群众大会,动员群众为红军簿集粮食,还打了黄老四、贺廷炎等几家土豪,除保证部队供给外,还给当地贫苦群众也分子粮食。当时,环县八珠塬一带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糜子、小麦,磨面碾米的工作量很大,而这一带的石磨和米碾子数量有限。为了保证部队的粮食供给,习仲勋把附近的石碾子和石磨全部集中到八珠塬,指派专人日夜不停地磨面碾米,加工米面。在习仲勋的亲自组织和动员下,粮食和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前线,为红军继续西征作战保障了供给。彭德怀知道这一情况后,十分高兴,赞扬习仲勋是西征红军合格的“催粮官”。⑦
  曲子战斗胜利后,红一军团向庆阳进击,占领马岭、阜城一线。6月2日,敌三十五师一○三旅二○六团、一○四旅骑兵团和一○五旅二○九团等部共8今营的兵力,在一○三旅旅长马玉麟的指挥下向马岭、阜城一线的红一军团猛扑过来。红一军团根据敌情和有利的地理环境,决定集中兵力歼灭该敌。红军在卑城地区布下了埋伏圈。6月3日,红军向进入伏击圈的敌军发起全线进攻。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歼敌6个营。击溃敌2个骑兵营,俘敌l100余人。至6月5日,红一军团占领甘肃环县、庆阳附近地区,重创了敌三十五师。与此同时,右路军红十五军团占领定边西南要点红柳沟,打击了定边、安边、靖边等地的敌军。
  这时,东北军已接受红军要求,停止于甘肃镇原、庆阳一线,敌三十五师正向固原以北退却。靖边、盐池、同心地区只有新编第七师和地方民团武装,有利于红军分割歼敌。在这种情况下,红军继续向西进攻。从6月7日到11日,左路军红一军团由甘肃环县地区向西进攻宁夏,经毛居井向土营前进;右路军红十五军团进占同心城,向豫旺前进;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及野战军直属骑兵一团进至安边附近。
  红军左右两路军进入宁夏后,敌十五路军司令、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急令其三十五师马鸿宾部回援中宁地区,加强宁夏腹地的防御,阻止红军进攻。红军西方野战军继续西进,以求歼灭该敌。6月13日,红军西方野战军占领同心、固原之间的土营、王团庄,切断了敌三十五师的北上道路,迫使该敌退回固原的黑城镇地区。
  红军在占领大片地区后,继续夺占敌人的城镇据点。6月18日,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乘敌不备,一举攻克定边县城。驻守定边之敌马鸿逵部骑兵第一团第二营溃不成军,逃至盐池、灵武一带。20日,七十八师又向盐池发动进攻,于21日凌晨3时攻克该城,歼敌马鸿逵部骑兵一团两个连,击毙敌营长孙光祥,俘敌280余人,盐池县城获得解放。与此同时,红十五军团之七十三师、七十五师等部队,从定边一带,经盐池县南之麻黄山、大水坑等地直插豫旺县境。6月21日夜,红十五军团包围了豫旺县城下马关,并占领了下马以北的红城水。下马关守敌马鸿逵部骑兵营长孔庆福和敌县长董天祥率领敌军和地方民团死守待援。马鸿逵也从银川派飞机前往助战打气。红军围城一周后,下马关城内无水,人心浮动,红军向敌军喊话,解释党的政策,使守城之敌解除了顾虑,缴械投降。27日红军兵不血刃解放了下马关。28日,红十五军团进攻下马关以北四十里的韦州城。当时驻守韦州的敌军为马鸿逵部骑兵第一团第三营及400余名地方民团武装。7月3日,红十五军团攻至韦州城下,曾一度攻上北城墙。城内守敌向马鸿逵告急求援,马鸿逵认为韦州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重要地位,韦州有失,危及金(积)、灵(武)的安全,其老巢银川难保,遂急派骑兵一、二、三、四团及保安处骑兵第一大队,共计1400余人的兵力,另附炮兵一部分,从金积、灵武一带驰援韦州。7月4日,敌援军抵达韦州城下,红十五军团退守红城水。
  西方野战军西征的胜利,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6月中旬,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以马鸿逵部固守于中卫、五佛寺一线,防止红军北进;朱绍良部在海原、靖远、黑城构筑封锁线,防止红军南下,以东北军骑兵军何柱国部为主力,集结后向同心、豫旺进攻。”蒋介石还在电文中为何柱国打气:“兄部奋勇敏捷,共成伟业,有厚望焉。”
  6月中旬,何柱国秉承蒋介石的命令,乘张学良到南京开会之机,指挥东北军7个师和敌三十五师马鸿宾残部,自庆阳、固原一线向北进攻,至7月初,攻占镇原三岔,庆阳马岭、阜城等地,并继续向曲子推进。此后,何柱国又集结东北军4个师及三十五师马鸿宾一部兵力,于固原、土营之间,准备沿清水河北进,与北线的马鸿逵部相配合,南攻北堵,消灭红军于“中宁以南地区”。
  在何柱国部进攻的同时,北线敌人也向红军发起反攻。6月24日,横山之敌一个团增援安边,被红军击退。7月5日,敌3个骑兵团又2个营兵力,由韦州南犯豫旺,被红军击溃,毙俘300余人,敌军退回韦州。
  在敌军南北夹击的形势下,7月14日,毛泽东致电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提出了关于西征战役的四条作战原则:1.在对敌两团以上兵力作战时,似宜集结更优势之兵力,期于一举消灭之;2.在作战条件不具备时,不妨再引退些,把敌诱至有利条件下以便一举消灭,这里需要多的忍耐性;3.扩大与训练部队,使红军生息强大,造成将来战略上大举反攻之主要条件;4.对何柱国指挥进剿之全部东北军,宜决定消灭其一部,这样并不会影响大局,反而有利于大局。据此,彭德怀电告红一军团代军长左权、政委聂荣臻:“对东北军原则不与之决战,多作政治争取,但敌向我进攻时,消灭其一部也是必要的。”7月17日,何柱国以骑兵第六师由固原向北作试探性进攻。红一军团在土营、豫旺之间的张家嘴、郭家嘴地区设伏,决心予以反击。当敌骑兵六师一个先头团进入埋伏圈后,当即受到红军的迎头痛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四个连,缴获战马300余匹及大批武器弹药。何柱国见红军早有准备,同时张学良又从南京返回,便停止了进攻。至此,敌人南北两路反击和出扰行动便以失败而告终。
  在西方野战军向西进攻的同时,红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军及地方武装、游击队在东线、北线、南线坚持游击战争,钳制敌中央军、晋军西渡黄河部队和陕北、渭北之敌的进攻。    
  6月初,陈诚指挥一个师又一个旅,由山西省军渡镇西渡黄河进入陕北,在敌人八十四师高桂滋部、八十六师井岳秀部的策应下,向陕甘根据地进攻。陈诚仍然采取堡垒战术推进策略,企图先肃清东线红军,尔后向西寻找红军主力作战。红三十军采取游击战术,进入吴堡地区,迟滞敌人的行动。
  6月中旬,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在蒋介石的责令下,由南向北进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瓦窑堡,15日进至安塞、蟠龙、永坪一带。红三十军据守延川,准备抗击敌人向瓦窑堡的进攻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与张学良进行了严正交涉。经过交涉,东北军于6月18日退出永坪、蟠龙。但敌八十六师井岳秀部却由北向南乘机向红军发起进攻,6月21日,敌八十六师两个营从石湾出发袭击瓦窑堡,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地方红军的掩护下安全撤出瓦窑堡。6月24日,敌八十六师一个团由横山进攻安边,被红二十八军击退。7月15日,中共中央转移至保安(今志丹),从此,保安又成为陕甘根据地的首府。
  红二十八军、二十九军、红三十军、红八十一师及西北野战军直属骑兵一团和地方武装、游击队的抗击和钳制行动,有力地策应了西征红军主力的行动,保证了陕甘根据地后方的安全。
  从5月19日至7月底的两个多月时间中,红军西方野战军在西征战役中,给敌以大量杀伤,歼敌两个团又一个营,俘敌旅长以下2000余人,解放了环县、豫旺、同心、定边、盐池等城镇,开辟了东西长约1000里,南北宽约数百里的广大地区,扩大了红军,发展了地方武装,征集了大量资财,为开展新局面,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
  就在习仲勋跟随主力红军在陇东进行西征作战时,他听到了刘志丹已经在数月前的东征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消息,也许因为习仲勋对刘志丹的感情很深,同志们都不想使他伤心难过,因而在西征作战之前对他隐瞒了噩耗,也许由于戎马倥偬,使同志们没有顾上对他谈及这件伤心事。习仲勋后来回忆说:“但是,没有想到,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志丹在前线不幸阵亡。3个月前我和他的那次告别,竟成了永诀。我们敬爱的刘志丹同志为国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那时,我在陇东环县工作,噩耗传来,万分悲痛,许多同志都哭出了声。同志们告诉我,志丹同志牺牲时,衣袋里仅留下半截铅笔、几个烟头。他没有给后代留下遗产,却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⑧
  二、领导陇东新苏区的革命和建设
  193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在决定西征的同时,为了统一领导和管理将来开辟的大片新解放区,决定成立陕甘宁省,省委书记李富春,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马锡五,副主席兼政府党团书记朱开铨。陕甘宁省成立初期,驻地在吴旗县刘家渠。随着西征战局的胜利发展,6月份,又迁至环县河连湾。陕甘宁省建立的同时,陕甘省被撤销,陇东境内的华池县划归陕甘宁省管辖,其余陕西境内的5个县都划归陕北省管辖。
  曲子、阜城战斗胜利后,红军主力解放了曲子、环县一带,并立即开展创建苏区的工作。习仲勋任曲环工委书记,带领地方工作干部在红军西方野战军和陕甘宁省委的领导下,随同红军主力一道西征。红军解放一处地方,习仲勋就立即从事各种建党建政工作,发动群众,开展根据地建设。对此,习仲勋回忆道:“为了稳定陕甘根据地,在取得东征的胜利之后,毛主席命令红军打退西面和北面的敌人。我也随军西征,在李富春同志为首的中共陕甘宁省委领导下,在陇东的环县、曲子一带做群众工作。”⑨
  习仲勋在曲子、环县的工作和战斗对于两征战役是有重要意义的。曲子、环县位于陕、甘、宁三省的枢纽地带,向四、向北可进攻宁夏腹地,南面和东而与陕甘根据地紧密相连,是实现中央关于夺取宁夏、打通苏联的战略方针的关键环节,战略地位非常重要。6月5日,曲子、阜城战斗胜利后,彭德怀决定红军在曲子、环县地区的下一步行动任务是: “继续消灭两马部队,扩大区域,争取赤化,扩大红军与征集资材。”⑩确定的具体行动部署是:“左路军红一军团以第四师在洪德城、阜城一线地区,努力开展创建苏区工作,待第二十九军接防以后,准备向三岔及其以南地区扩大占领区域;军团主力继续西进,夺取豫旺堡、八百户、七营、黑城镇等城堡,得手后,即在占领区域努力开展创建苏区工作,并扩大红军,征集资材。”(11)毛泽东对于开辟以环县为中心的西方根据地问题高度关注。同月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甲,横山、定边间五百里地区是西方根据地的北面屏障,是北出绥、宁,打通苏联的战略枢纽。应以八十一师与二十八军、骑兵团全力担负,限一个半月内(七月半止)完成初步赤化,先令宋任穷率一个团限十号到宁条梁,宋时轮率主力随后跟进,请你候宋任穷到当面部署工作,再赴洪德城。乙,庆阳、洪德城线及其东西地区是西方根据地的重心,是镇原以北人口、经济条件较好地带,应以一军团一个师及军团政治部一牛及陕甘宁红军主力全力担负,亦限七月牛完成初步赤化……”(12)
  遵照毛泽东、彭德怀的部署,在红军西方野战军和陕甘宁省的统一协调下,习仲勋积极工作,全力以赴,创建新区。红军在以环县为中心的地区,先后建立了曲子、环县、固北、赤庆、豫旺、定环、豫海、定边、安边、盐池、赤安等11个县级党政组织机构,加上陇东老苏区的华池县,陕甘宁省共管辖12个县约10万人口。
  党把赤化环县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有着丰富的根据地建设工作经验的习仲勋,任命习仲勋为环县县委书记,领导陇东新苏区的人民群众开展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工作。在环县,习仲勋由“硕果仅存”的陕甘根据地的一个主要党政军领导人,遭到“左”倾错误的迫害,平反后又去任新开辟区域内的一个县委书记,从职务和级别上说,是降低了不少,从风险性和艰苦性上看,是大了许多倍。但它本身也是一次衡量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机会。对于以党的利益为第一位的习仲勋来讲,为党的事业努力去工作,是不会计较个人荣辱和得失,不去考虑困难和风险的,习仲勋的一生中,经历这样的境遇,并不止这一次,建国后,他也有从共和国的副总理,遭受莫须有的不公正对待,平反后又担任广东省委第二书汜这样类似的经历。生活中正是这样的:有的人喜欢在平坦的道路上漫步,这里没有峭壁悬崖,没有崎岖坎坷的险路,走来不费力气,没有危险,却平淡无奇;有的人却喜欢攀登陡峭的山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险,不图名不图利,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尝到登上奇峰的欢乐,享受绚丽无比的风光;有的人喜欢在风平浪静的湖面轻舟荡漾,喜欢那平静的庭院中的鸟语花香;有的人却喜欢暴风雨的怒号,喜欢波澜壮阔的海洋,让那惊涛骇浪激起他渴望的战斗的豪情壮志。从这里,我们也似乎领悟了习仲勋夫人齐心镌刻在习仲勋墓碑,上那“战斗一生,快乐—生,天天战斗,天天快乐”话语中所包含的真谛。习仆勋从6月初来环县从事创建根据地的活动,到9月份按毛泽东的指示离开环县去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环县工作了3个多月时间。在这期间,习仲勋主要开展了以下的工作:
  (一)建立各级党政组织,开创根据地的基本局面
  习仲勋负责赤化的环县新苏区共有7个区,37个乡,人口24000余人。    
  6月上旬,西征红军左路军解放环县后,陕甘宁省委立即建立了中共环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习仲勋任县委书记,红军地方干部刘占奎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环县县委下设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军事部、妇女部等5个工作机构。县政府下设秘书室、内务部、财政部、保卫局、裁判部等5个工作机构。县治初设洪德街,后迁至杏儿铺。
  环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习仲勋领导各级干部和群众大力开展区乡政权建设,先后建立了7个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39个乡党支部。
  环城区,区委书记杨志荣,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祥,机关驻县城老城南关,辖8个乡党政组织机构。
  洪德区,区委书记王琢章,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荀广德,机关初驻洪德街,后迁至杏儿铺,辖7个乡党政组织机构。
  胡家洞子区,区委书记张志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高三德,机关驻胡家洞子。
  山城区,区委书记王宏宝,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赵登银,机关驻八里铺。
  黑城岔区,区委书记白洪德,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林有月,机关驻耿湾黑城岔,辖6个乡党政组织机构。
  郭家原区,区委书记魏巨才,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苗生昌,机关驻虎洞乡郭家原。
  马坊远原区,区委书记杨志荣,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王德荣,机关驻西川乡马坊远原,辖4个乡党政组织机构。
  环县县、区、乡各级党政组织的建立,为开辟新苏区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使环县一带成为西方根据地的核心地区。
  (二) 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影响,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党组织
  为了宣传中共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增进群众对党和红军政策的理解,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活动,习仲勋率领环县县区干部与红军宣传队紧密配合,组成流动宣传小组,深入山区农村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活动,使群众认识到共产党和红军是一心为着百姓群众的利益的,是关心群众疾苦,诚心为群众利益的而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习仲勋曾经深入到环县南湫乡一带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的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方针的罪恶,发动农民团结组织起来,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新政权,没收地主恶霸土地财产,分给劳苦大众。(13)
  这样,习仲勋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群众消除了疑虑,逐步提高了觉悟,人民拥护苏维埃政权,心向共产党,全力保护习仲勋的安全,掩护习仲勋的革命活动。习仲勋等县委领导居住的窑洞,群众常常自觉给站岗放哨。为了保护习仲勋的安全,群众还在洪德的梁蒿山找了—个非常隐蔽的瓜窑,形势紧张就送习仲勋在这个瓜窑躲藏,如有什么重要情况,就由警卫员或可靠的基本群众去通风报信,其他人不得接近。—次,因国民党军进攻情况紧急,习仲勋躲藏在这个瓜窑中一两天都吃不上饭,群众千方百计送来了玉米面做的窝头头。(14)还有一次,习仲勋在敌人的追赶下,赤脚跑了几十里山路,到达魏前掌村时已是鸡叫时分,因长时间在布满扎刺的冰冷山路上奔跑,双脚失去了知觉,老房东魏大爷用被子包住习仲勋的双脚,用了一个多时辰才使习仲勋的双脚恢复感觉。
  在习仲勋的教育下,很多农民群众开始投身革命活动,从中涌现出许多积极分子。习仲勋积极吸收他们加入党的组织,壮大了党的队伍。据记载,习仲勋在环县工作期间,亲自给20余名斗争积极、有能力的青年农民做过思想工作,发展了耿荣昌、耿荣华、杨满川、杨富川、陈汉帮、张德录、张应孝等8名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
  (三)建立红色武装,开展剿匪斗争,保卫苏区群众
  环县新苏区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敌情、社情十分复杂。加之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刚建立,工作才开展,根据地的局面还不巩固。这一带的哥老会势力盘根错节,仅县委就被哥老会包围过好几次。此外,张廷芝、赵老五、耿天海等多股政治土匪也在这一带活动多年,武器精良,马匹肥壮,其手下的匪徒又多是凶悍的亡命之徒,战斗力较强。环县新苏区创建以后,张廷芝、赵老五、耿天海等匪帮以及国民党地方武装经常对苏区进行袭扰破坏,他们破坏乡村红色政权,残害人民,屠杀党员干部,犯下了累累罪行,闹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一次,习仲勋派了两名工作人员外出搞侦察,在回来的路途中经过赵老五所占地盘的一个村庄,因天色已晚,人又饥渴,就躺在路旁歇息,被当地两个人花言巧语哄骗他家住下歇息,谁知他们是赵老五的奸细,晚间一人,监视我工作人员,另一个跑去给赵老五通报,赵老五派了10余名匪徒,天不亮赶到此庄包围了那家庄院,我一名同志突出重围,越墙逃回,另一名同志被赵匪抓去活活烧死。(15)
  严重的匪患和敌情,对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工作、进行根据地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而当时,红军西方野战军要对国民党主力部队作战,一时还不能抽调主力红军部队承担剿匪任务。因此,组建坚强的地方武装,以配合和协助西方野战军的西征作战,清剿土匪,保卫新苏区的安全,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为了应对复杂的斗争局面,习仲勋高度重视地方武装的建设工作。他领导环县县委建立了军事部,统辖地方武装;建立了县保卫局,下设警卫队,保卫红色政权的安全。并在环城、洪德、胡家洞子三个区建立了游击队,有队员40余人,配发枪支30余支。同时,组织各乡、村群众成立了自卫队、赤卫军,加强纪律教育,开展武装斗争,巩固新生政权,在对敌斗争中,习仲勋周密部署,曾将两名残害我工作人员的匪徒抓获,在洪德城附近的伤亡沟召开群众大会,依法处决了这两名作恶多端的匪徒,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在地方武装的政治打击和军事进剿下,环县一带的小股土匪多数被消灭,大股土匪虽未被彻底剿灭,但其气焰大大收敛。
  (四)保持艰苦朴素的苹命传统,与群众同甘苦,共伞运,赢得了群众的爱戴
  习仲勋在环县工作期间,斗争环境非常艰苦,随时都有被敌人袭击和杀害的危险,他晚上睡觉时,经常将手枪压在枕头下,子弹上膛。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习仲勋自觉发扬南梁时期的革命传统,保持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本色,在生活细上严格要求自己,同普通群众同吃同住打成一片,绝不搞特殊。一个农民群众看他衣衫单薄,常常连饭也吃不上,整日为革命工作奔波劳累,就将自己的一件皮大衣送给习仲勋,叫他白天穿,晚上盖。习仲勋说什么也不要,这个农民怪持不肯拿回去,非要习仲勋穿上,习仲勋只得勉强留用了两次,后来又退给了那个农民。习仲勋爱吃乔面、爱喝小米粥,但他在每个农民家里,都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绝不挑食。一次,一个农民为给习仲勋改善生活,做了一盘羊羔肉,习仲勋说:“在生活上不能给我搞特殊化,我也是从农民家庭走出来的人。”这个农民群众听后,感动地说:“你这个当官的和我们老百姓一样呵!”(16)
  9月,习仲勋离开环县时,洪德一带的农民群众知道了消息,纷纷前来送行。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拿点好吃的,农民群众又将上次习仲勋退回的皮大衣带来了,让他穿上,路上好御寒。习仲勋坚决不收,他说:“你的心意我领了,可革命纪律不能违反啊。”农民群众双手拉住习仲勋的手,一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农民群众送了习仲勋一程又一程,才依依不舍地道别。
  习仲勋在陇东新苏区所从事的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巩固了新苏区,保卫了陕甘宁苏区的西大门,使环县一带成为陇东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山城堡战役的支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对于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山城堡战役爆发,陇东新苏区的支前工作
  1936年8月下旬,习仲勋去河连湾参加陕甘宁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召开的联席会议。这次会议是在西征战役取得胜利,陕甘宁省面临继续开辟新区、迎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议程有三项:(一)研究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工作;(二)讨论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的工作;(三)为迎接一、二、四方面军回师陇东做好物资准备工作。会议还对陇东新苏区的部分区划和干部作了调整和变动,由刘昌汉接替习仲勋的环县县委书记工作。(17)会后,省委书记李富春正式同习仲勋谈话说,中共中央决定调他回到保安,分配新的工作。习仲勋接受任务后,回到县委交接了工作,便离开了工作三个月的县委书记岗位,启程返回陕北。
  此后不久,在习仲勋工作和战斗过的曲子、环县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大战--山城堡战役,这场关系陕甘宁边区和中国命运前途的决战,对于习仲勋赤化环县的工作质量是一次最好的检验。
  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相继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主力的会师,为中央军委正式提出的夺取宁夏的任务铺平了道路。夺取宁夏,背靠苏联,使中国的抗战获得战略后方和强大的军事技术的支持,这是当时党中央为全国抗战进行的全局谋划中的关键之所在。
  10月11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十月份作战纲领》即宁夏战役作战计计划。“纲领”对夺取宁夏的任务分两个阶段进行了部署。其中11月10日以前为第一阶段,即战役的准备阶段,全军的主要任务是休整补充,积蓄锐气,抓紧训练,作好进攻宁夏的各项准备。从11月中旬起为第二阶段,即战役的实施阶段。以一、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向宁夏进攻。
  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第五军及总部直属部队骑兵师、特务团、教导团、妇女独立团等部共21800余人,按照宁夏战役计划部署,从靖远西渡黄河。过河后,部队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向景泰推进。10月31日,北进一条山,控制五佛寺渡口,准备接应一方面军从金积、灵武地区过河,共同攻取宁夏。
  然而此时,敌情急剧变化。10月21日,集结在秦安、渭源、天水、甘谷、陇西、武山一线的敌胡宗南、王均、关麟征、毛炳文等部,由国民党西安绥靖主任朱绍良指挥,以260个团的优势兵力,在飞机的掩护下,分为左、中、右三路,向红军所在的静宁、会宁地区大举进犯。蒋介石也于10月22日亲自飞抵西安,逼迫东北军、西北军参加“进剿”,并指挥西北的马家军配合作战,妄图将刚刚会师的红军歼灭于黄河以东的甘肃、宁夏边境地区。22日,敌三十—七军在7架飞机的配合下向华家岭发动进攻。担任防御任务的红五军指战员在与敌激战中遭受严重损失,伤亡800余人,副军长罗南辉英勇牺牲。红四军、三十一军也伤亡很多,减员严重。23日,敌三十七军占领会宁后继续向靖远方向的红一、四方面军部队逼进。敌三军占领通渭后,与敌三十七军协同,经会宁向靖远进攻。敌第一军进占静宁、界石铺,向固原、海原方向的红一、二方面军部队进攻,敌关麟征师已至靖远、中卫、控制了黄河渡口,隔断了红军河西部队与河东红军的联系。
  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调整了宁夏战役计划的部署,提出了先击破南敌,尔后北进宁夏的正确方针。10月底,红一方面军一部和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四军节节抗击敌人的进攻,到达打拉池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主力集结一起。
  与此同时,一、二方面军的会师一部离开新开辟的静宁、隆德地区北上。10月下旬,在敌机狂轰滥炸下轮番抗击敌人的进攻,经硝河、阳明堡北上。10月底,到达打拉池以东、宁夏海原以西地区,与一、四方面军主力靠拢。
  红一、二、四方面军进入打拉池、海原地区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了“海(原)、打(拉池)作战计划”,决定集中三个方面军的主力,在海原、打拉池地区给南线追敌以歼灭性打击。10月27日,红军总部向各军电告了中央军委作战命令:“第四、三十一军即以一部逐渐迟滞敌人,准备于郭城驿附近与敌决战,消灭敌人突进部队,而停止其前进”。为了保证中央军委作战计划的顺利实施,28日,中央军委组成前敌指挥部,任命彭德怀为总指挥兼政委,刘伯承为参谋长,统一指挥三个方面军的行动。
  10月29日,彭德怀向一、二方面军与河东的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四军下达了“海打战役计划”,命令红一方面军主力共六个师集结于古西安州、麻春堡、陈家湾一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集结于干盐池一线,共同组成突击集团,从东西两翼歼灭胡宗南部先头两个师;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和第五军在靖远、打拉池一线牵制敌第三军和第三十—七军,保护突击集团右翼安全,红二方面军主力北进到海原以北或西北区,保护突击集团左翼安全。中央军委批准了这一计划,并致电朱德、张国焘:“为战胜胡敌,三十一军即照德怀二十九日二十时电令布置执行任务”。
  但是,张国焘并没有执行中央指示,却于30日命红四方面军留在河东的第四军撤至贺家集、兴仁堡,第三十一军撤至同心城、王家团庄地区,致使“海打战役计划”落空。这样央军委关于先击破南敌,尔后北进宁夏的正确方针未能实现。至11月初,敌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三十七军已推进到靖远、打拉池、中卫等地,打通了与宁夏马鸿逵部的通道。中央军委制定的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执行。
  1936年11月上旬,红一、二、四方面军进抵宁夏何家堡地区,占据有利地形,准备给追敌以歼灭性打击。但由于狡猾的胡宗南部这时不敢冒进,在原地集结兵力,构筑工事;敌第三军王均部由贺家集迂回到同心城红军阵地右翼,企图夹击红军;东北军也进至豫旺一带,同时,张国焘在这关键时刻,“令第四军东撤了,使伏击计划又被破坏。”(18)这样,红军不得不放弃西征以来解放的同心、豫旺等大片地区,继续东撤。11月15日,红军退入陇东苏区后,国民党军连续占领了海原、同心、中卫等地,蒋介石错误地认为红军经长途跋涉,已不堪一击,决心集中兵力从庆阳、固原、七营、同心、中卫等地进击陇东苏区,妄图南北夹击,全歼红军于陇东苏区,进而直捣陕北。
  在各部敌军中,敌第一军胡宗南部是进攻红军的主力和王牌,也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本钱。该敌对于反共甚为积极,并且倚仗优势兵力和优良装备,骄横嚣张,目空一切。胡宗南自调入西北战场追击红军以来,一直未受到有力打击,因而在占领同心城后更加骄纵,认为红军已不堪一击,已向盐池方面溃退,竟以其所率的第一军孤军深人,急速向惠安堡、盐池方向前进。
  胡宗南的急躁冒进,为红军的歼灭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1月16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坚决消灭侵略苏区之胡宗南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胡宗南孤军深入,长驱直进,侵略苏区,反对红军抗日救国,我一、二、四方面军有全力消灭该敌之任务。各级军事政治首长立即进行迅速坚决的动员,使每个指战员明白此战关系之大,我军胜利根据之多,敌人弱点之存在,号召红色军人一致努力,一举消灭胡宗南几个团,开展抗日救亡的新局面。我军粮食困难,用一切方法克服之,保障战役的成功。”(19)
  中央军委鉴于张国焘屡屡于扰战场指挥,阻扰歼敌计划的贯彻,致使出现前线指挥不统一,部队行动不协调,影响了红军战斗力的发挥情况,下令将张国焘调离前线,到后方陕北,并明确指示一、二、四方面军:“一切具体部署及作战行动,各兵团首长绝对服从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同志的命令,军委及总部不直接指挥各兵团,以便适合情况,不影响时机,战胜敌人。”当张国焘离开陇东前线到陕北后,毛泽东还致电彭德怀:“前线部队统交你指挥,当可放手去做。”(20)为了加强前敌总指挥部的领导力量,中央军委还任命任弼时为前敌总指挥部政委,与彭德怀、刘伯承一起统一指挥红一、二、四方面军的联合作战。
  11月中旬,敌三十七军西渡黄河追击红军西路军;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因同红军有统战关系,进展缓慢;敌第三军进至同心城后也停止了进攻。唯有胡宗南率第一军四个师为解决给养,分三路进攻豫旺。根据此情况,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准备在豫旺、环县一带歼灭胡宗南第一军一部,粉碎敌对陕甘宁苏区的进攻。11月16日,红军主力进至甘肃环县山城堡以西萌城、甜水堡地区设伏。17日,敌胡宗南第一师进入红军伏击圈。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军立即予以反击和追击,在红军的猛烈打击下,敌第二师被击溃,狼狈逃窜。红军追击10余里,击毙敌团长一名,毙伤600余人,俘敌一部分,缴获步枪百余支,击落敌机一架。在这次战斗中,红军第九十三师师长柴洪儒,第十师政治部主任彭瑞珍牺牲。
  胡宗南在萌城、甜水堡地区遭到红军伏击后,并不引起警觉,反而兵分两路,继续猖狂追击红军,在占领惠安堡后,又以两个师向定边、盐池一线推进,以七十八师占领甜水堡后南下,妄图南北夹击,逼迫红军与其决战。11月17日,敌先头部队到达陇东的山城堡地区。
  山城堡位于环县以北洪德城和甜水堡中间地带,距甜水堡约六七十里,两地之间塬高沟深,吃水十分困难。“胡宗南部当日离开甜水堡后,即无处找到饮水,非到山城堡不可”。(21)而山城堡一带川原交汇,沟壑纵横,周围土寨很多,地形复杂,便于大部队设伏,是一个理想的歼敌战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决定在山城堡地区歼灭胡宗南一部,以粉碎蒋介石对陕甘宁苏区的进攻。
  11月18日,毛泽东、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朱德、贺龙联合签发了“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决战动员令”。决战动员令指出:“从明日起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决战,各首长务须以最坚决的决心,最负责的忠诚与最吃苦耐劳的意志去执行。而且要谆谆告诉下级首长转告于全体战斗员,每人都照着你们的决心,忠诚与意志,服从命令,英勇作战,克服任何困难,并准备连续战斗,因为当前的这个战争,关系于苏维埃,关系于中国,都是非常之大的,而敌人的弱点,我们的优点又都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不怕疲劳,要勇敢冲锋,多捉俘虏,多缴枪炮,粉碎这一进攻,开展新局面,以作三个方面军会合于西北苏区的第一个赠献给胜利的全苏区的人民的礼物。”(22)
  为了保证山城堡决战的胜利,18日晚,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由陕北亲临环县河连湾,来到红军前敌总指挥部。”19日,前敌总指挥部在山城堡召开作战会议,制定了战斗方案,研究了兵力部署。
  根据山城堡一带的地形特点和敌人态势,红军的兵力部署为:以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及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军隐蔽埋伏于山城堡之东、南、北三面,待机出击;以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八十一师集结于洪德城、环县及其以西地区,担任策应各方和迟滞东北军的任务;以陕甘红军二十八军在红井子、大水坑一带钳制敌人左路部队的行动。
  11月20日,胡宗南第一军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和二三四旅一个团全部进入山城堡一带的红军埋伏圈。敌一个团盘踞山城堡以北和以东的山坡,一个团位于南面马掌子山之东南山脚,另一团占领西北方面的曹家阳台。
  11月21日下午2时,红军对包围中的胡宗部七十八师发起全线进攻,并截断了其回逃甜水堡的后路。敌军发现被包围,便向曹家阳台一带高地集中,企图突围。担任主攻任务的红一军团乘敌调整之机,迅即向马掌子山坡发起猛攻。轻重机枪声,军号声,冲锋喊杀声,震撼山谷,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优点又都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不怕疲劳,要勇敢冲锋,多捉俘虏,多缴枪炮,粉碎这一进攻,开展新局面,以作三个方面军会合于西北苏区的第一个赠献给胜利的全苏区的人民的礼物。”(23)
  为了保证山城堡决战的胜利,18日晚,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由陕北亲临环县河连湾,来到红军前敌总指挥部。19日,前敌总指挥部在山城堡召开作战会议,制定了战斗方案,研究了兵力部署。
  根据山城堡一带的地形特点和敌人态势,红军的兵力部署为:以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及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军隐蔽埋伏于山城堡之东、南、北三面,待机出击;以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八十一师集结于洪德城、环县及其以西地区,担任策应各方和迟滞东北军的任务;以陕甘红军二十八军在红井子、大水坑一带钳制敌人左路部队的行动。
  11月20日,胡宗南第一军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和二三四旅一个团全部进入山城堡一带的红军埋伏圈。敌一个团盘踞山城堡以北和以东的山坡,一个团位于南面马掌子山之东南山脚,另一团占领西北方面的曹家阳台。
  11月21日下午2时,红军对包围中的胡宗部七十八师发起全线进攻,并截断了其回逃甜水堡的后路。敌军发现被包围,便向曹家阳台一带高地集中,企图突围。担任主攻任务的红一军团乘敌调整之机,迅即向马掌子山坡发起猛攻。轻重机枪声,军号声,冲锋喊杀声,震撼山谷,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敌军阵地,攻占了马掌子山高地。此时,防守曹家阳台之敌也在红军的进攻下阵势大乱,敌二三二旅长廖昂见败局已定,便率部企图从断马腰岘攀山逃窜。红军以一部分兵力追击敌人,一部分兵力攻击敌哨马营一带的阵地,将敌赶进山城堡西北一条沟内,毙伤大半,其余的敌人全部当了俘虏。当日深夜,红军攻克山城堡,继续向逃敌展开追击战。茫茫的黑夜中,只见双方的各种火力交织起来的火力网,映红了整个阵地。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奋勇冲杀,不怕流血牺牲,继续追歼残敌。这时,敌人为了打开一条逃命的退路,纷纷向红军发起反冲锋。红军战士勇猛穿插,与逃跑之敌进行白刃搏斗,杀得敌人尸体狼藉,敌人失去指挥,乱作一团,狼狈逃窜。经一夜激战,红军全歼敌军,至22日上午9时,战斗胜利结束。此战歼敌胡宗南部第七十八师第二三二旅全部及二三四旅一个团。
  与此同时,红二十八军也在大水坑一线击溃了进攻盐池的胡宗南部队,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
  山城堡大战以红军的彻底胜利而结束。连同何家堡战斗、萌城甜水堡战斗和陕甘红军第二十八军在大水坑、红井子一线作战在内,红军在山城堡地区歼灭敌军万余人,给国民党胡宗南部以沉重的打击,制止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陕甘宁根据地的进犯。
  在山城堡战役之前以及战役进行过程中,接受过习仲勋几个月革命思想哺育的曲子、环县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表现出极高的政治觉悟,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支前工作,为红军筹措了大量的粮食及军用物资,保证了部队的军需供给。为保障红军三大主力在陇东的作战,早在9月10日,陕甘宁省委给环县下达了筹粮2700石的艰巨任务,要求在11月15日前必须完成任务。(24)当时只有2万多人口的环县人民群众积极支前,按时完成了如此繁重的任务。
  在山城堡战役之前,11月16日,中央军委在“关于动员群众消灭胡宗南的战略指示”中指出:“胡宗南加紧向我进攻,我军采取诱敌深入,大举消灭该敌的旗帜,红军日内开到山城堡、环县之线,请你们动员工作人员及全体民众援助红军,一致对敌,紧急筹集粮食一个月,并对敌到地区坚壁清野。”(25)遵照指示精神,曲子、环县发动群众,为红军主力部队贡献粮食、蔬菜、麦草和门板,组建兵站和医院。为了完成筹粮和运输任务,陕甘宁省委还在环县地区成立了“动员委员会”,并制定了粮食保管、运输及供给制度,以减少浪赞。筹粮工作以没收土豪、地主藏粮为主,同时在小地主和富农中进行募捐,还购买了一部分粮食,全力保证了数万红军将士的粮食供给。在山城堡战役的过程中,曲子、环县根据地人民群众组成了许多担架队、运输队,抬担架,送弹药,源源不断地将各种粮食、物资运往前线,抢救伤病员,为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做了必要的后勤保障工作。虽然在山城堡战役支前工作开展时,习仲勋已经离开了环县,但他在环县数月的艰苦工作,奠定的根据地的新局面,为这次战役支前斗争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作出了贡献。
  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迫使国民党停止了对陕甘宁根据地的进攻,壮大了红军的声威,对实现中共中央“逼蒋抗日”与国内和平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次战役也稳定了西北的局势,促使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更加坚定了与中共联合抗日的决心,使他们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成为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12月12日,张、杨两将军终于破釜沉舟,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努力下,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从而结束了十年内战的局面,实现了国内和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面实现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凝结着习仲勋在环县一带开辟根据地的辛勤汗水,也凝结着陇东根据地人民支前工作的血汗。 
  ①习仆勋:“彭总在西北战场”,《习仲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330页。
  ②习仲勋:“彭总在西北战场”,《习仲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330页。
  ③《红军要求南京政府件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1936年5月5日),转引罗瑞卿等著:《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人民出版社1978年11月第一版,第89页。
  ④贾巨川:《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第—版,第23l页。
  ⑤李鸿章,李海红:“习仲勋在曲子县”,环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环县文史资料》第五期,2008年11月17日印刷。
  ⑥贾巨川:《习仲助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第—版,第232页。
  ⑦李鸿章,李海红:“习仲勋在曲子县”,环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环县文史资料》第五期,2008年11月17日印刷。    
  ⑧习仲勋:“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人民日报》,1979年10月16日。
  ⑨习仲勋:“红日照亮了陕甘高原”,《习仲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290页。
  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204页。
  (1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山四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204页。
  (1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山四人民出版社1996午9月版,第205贝。
  (13)贾巨川:《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第233页。
  (14)许应科:“习仲勋在洪德”,《陇东报》2008年3月30日第4版。
  (15)许应科:“习仲勋在洪德”,《陇东报》2008年3月30日第4版。
  (16)许应科:“习仲勋在洪德”,《陇东报》2008年3月30日第4版。 
  (17)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陇东革命根据地的形成》,1990年7月编,53--54页。    
  (18)《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7页。
  (19)甘肃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三军大会师》(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40页。
  (20)秦生:《红军长征在西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第324页。
  (21)《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7页。
  (22)甘肃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三军大会师》(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40页。
  (23)甘肃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三军大会师》(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40页。
  (24)陕甘宁省委,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关于筹集粮食的指示信”,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陇东革命根据地的形成》,1990年7月编,第404页。
  (25)“中央军委关于动员群众消灭胡宗南的战略指示”,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陇东革命根据地的形成》,1990年7月编,第72页。
  

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编委会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