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庆祝《中国交通年鉴》创刊十周年*
郭洪涛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创办《中国交通年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今年是创刊的十周年。1985年底,由原国家经委、国家计委、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中国民航总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同创办了《中国交通年鉴》,后来又增加了总后军事交通运输部。这本《年鉴》是运输、通信各部门共同合作的成果。十年来,在各有关部委局领导的关怀、大力支持和编委会的指导下,经过年鉴社编辑总部及各编辑分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中国交通年鉴社执行了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绩很大,《年鉴》越办越好。《中国交通年鉴》创刊的十年,是艰苦奋斗的十年,是团结奋进的十年,是积极改革的十年,也是逐步扩大影响的十年。成绩得来不易。借此机会,我向各部委局的领导,向编委会各位顾问、副主任、委员及年鉴社全体同志表示深深的谢意!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年鉴》的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和所有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交通年鉴》现在已经进入第11个年头。在目前出版刊物商品浪潮的冲击下,办好一个严肃的、科学的、史料性的刊物是不容易的。我们这本《年鉴》逐年全面反映了我国运输、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领导层、基层、科研教学、中外人士的一本工具书、资料书、经验推广书,从而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欢迎,现在的发行量居中央各大年鉴的前列。我们相信,这一届的编委会,在各位顾问、各位副主任和各位委员的通力合作下,更加发挥各部局合办的优势,加强对年鉴工作的领导,一定能使我国唯一的一本全面反映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综合性史册,越办越好。
  “八五”期间,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成绩很大,经验丰富。从指导思想上来进行总结,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一是经过长期的实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从各行各业到社会各界,在“交通必须先行”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进一步体会到建没起一个四通八达、安全高效的运输、通信网络,对于配置、开发和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资源,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对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都起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的作用,从而改变了过去不愿把较多的投资用于交通的状况,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交通产业本身也克服了过去没有从政策上、方法上鼓励和保护地方、企业以至社会各方面办交通的积极性,开始出现了中央、地方、企业联合投资、大胆利用外资、多渠道筹资发展运输、通信的良好局面。今年下半年,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减缓下来,铁路的个别地区、路段出现货运不足,但整个交通仍然是增长的。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交通面临的问题很多,我们的底子还比较薄,历史欠账还很多,随着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时间要求和运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信息传播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对旅行时间和舒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客运输、货物运输、信息传播等问题将继续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不久前结束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个《建议》展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宏伟蓝图,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建议》提出今后15年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必须使包括运输与通信在内的基础设施取得明显的进展,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指出:要“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形成全国统一的综合通信体系”。《建议》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建议》还重申过去国务院决定的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这对我们从事运输、通信工作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支持。处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我们交通战线开拓进取的过程中,我们的《年鉴》要及时记载和充分反映运输业、通信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的新举措,获得的新经验,以供借鉴。
  《中国交通年鉴》担负着历史的重任,我们编委会和年鉴社的全体同志正在做着很有价值和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更有进展。
  * 这是郭洪涛同志作为《中国交通年鉴》编委会主任,在庆祝《年鉴》创刊十周年暨1996年刊编委会上讲话的摘录。
  

郭洪涛文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