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郭洪涛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七日)
  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组成之际,我就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八五”时期,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八五”是我国交通产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改革走向深入,完成了快速增长的客货运输量和邮电业务总量,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八五”时期,交通产业的成就,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运量稳步增长,通信快速发展,运输业和邮电业内部结构均有明显改善。二是,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运输、通信大通道的建设大为加强。三是,客货运载工具和通信传输工具成倍增加。四是,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五是,运输、邮电业改革开始走向深入。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对交通产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基本上取得了共识。包括运输业、通信业在内的交通产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共同需要的外部条件,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先行的战略地位。对这一点,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基本上取得了共识,从而对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给予关注。
  ——党和政府对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制定了积极扶持的政策。国务院颁布的《九十年代产业政策发展纲要》中,将交通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一个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引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了铁路、公路、内河、机场建设基金,继续给予邮电部门“三个倒一九”(盈利、非贸易外汇、基建贷款本息只上缴或支付一成)的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利用外资,广开筹资渠道,从而使“八五”时期用于运输、邮电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所占比重达到了18.9%。
  ——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由于贯彻执行“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和“联合投资、有偿使用、投资分利、照章纳税”的有关规定,从而调动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合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在对外开放方面,实施了吸引外商与中方合资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方针政策,并且积极采用国外融资、租赁等成功的筹资方式,取得了成效。
  ——运输、邮电主管部门加强了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大力协同,以及全行业830多万从业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既是“八五”期间交通产业发展和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也是重要的经验,在今后要继续坚持下去,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第二,我国交通产业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十分繁重。
  对我国交通产业面临的形势,应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回顾“八五”期间,前三年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运输、通信需求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交通紧张状况非常突出;后两年国家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交通特别是对运输的需求增长有所趋缓,导致在一些地区或某些运输、通信方式的紧张状况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今年运输紧张状况继续趋缓,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暂时现象。这是因为:一方面,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运输需求特别是外贸物资和重点物资运输不论是过去或是现在,始终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旅客运输在持续保持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对运输质量出现了多元化的需求;通信需求层次已经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对通信新业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另一方面,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表现在铁路干线“卡脖子”区段依然存在,客货互争运力十分严重;公路国道干线中有50%以上路段的交通量超过设计能力,等外路段所占比重还在24%以上;港口外贸船舶作业的和等待作业的比例仍为1:0.8,港口压船、压货时有发生,更难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要;内河航道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管道特别是成品油长输管道尚未得到应有发展;机场数量少、等级低、配套设施差,空中管制手段比较落后,与航空运输发展和机队规模扩大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电话待装户有增无减,邮政传递速度慢,电信高新技术装备国产化程度较低。加以,运输、通信的网络布局不够合理,能力配置很不平衡等等,很难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总之,“八五”及今年的交通形势再次说明,尽管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有起有伏,对运输和通信的需求有紧有缓,我国的交通产业总体能力不足的局面还未根本扭转,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产业。因此,在“九五”时期以至到2010年还要下大力气,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综合通信能力,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今后15年特别是“九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重点项目、运输量和邮电业务量的发展水平都作了具体安排,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都已明确。
  应该看到,今后15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将使我国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和深刻的变化,势必对运输、通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由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继续处在增长时期,人员往来增多,国内外旅游事业迅速发展,旅客运输问题将日益突出。由于工农业产品产量不断地大幅度增长,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情况下,我国的资源开发特别是煤炭、石油开发重点西移;铁矿石、原油需要大量进口;对外贸易的巨额增长又进一步促使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展开,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交通先行一步,必将对运输网、通信网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将导致主要干线、主要港口、主要枢纽的客货运输量和邮电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加上,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在“一国两制”和保持港澳繁荣稳定方针下,需要促进两地运输、通信的互补、互利,加强我国交通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这是从运输产业发展方面来讲,任务是艰巨的。
  再从交通产业的改革方面来讲,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交通产业的改革严重滞后,任务也相当繁重,改革是促进交通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综合通信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交通产业的改革是从传统计划经济的运营、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营、管理模式转变,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价格体系、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要下大力气,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求得解决。
  我们面临上述的形势和任务,这是国家赋予运输、通信行业的重大使命,希望协会的全体理事把握大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协助运输、通信主管部门,保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顺利实现。
  第三,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关键在于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党中央、国务院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英明决策,为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国交通产业如何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认真研究。我讲点不成熟的意见,作为抛砖引玉。
  首先,交通产业要根据其特点来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文通产业是发展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基础,国家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交通产业与工业等产业具有共性,若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仍按计划经济体制行事,是不可设想的,也是行不通的。但是,由于交通产业是公共服务设施,它全方位、多层次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和网络性,既高度集中,又高度分散;运输、通信业的产品不具实物形态,不能储备和调剂,能力也不能向异地转移,而且就总体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运输、通信能力都是短缺型的。因此,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不能完全与工业的发展和改革采取同一个模式,而要根据交通产业的特点进行。
  其次,如何推进交通产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我想分两个方面讲。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方面,我认为需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把交通纳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运输、通信是构造和奠定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建设全国的市场体系,既要注重商品市场和其它要素市场的建设,也要发展运输市场和通信市场,以利于建设统一、有序、高效的全国市场体系。为此,首先要树立发展大生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必须以发展大交通为前提的观念。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当按照交通产业的特点,深化交通企业的改革,确定运输、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模式,把运输市场和通信市场的建设纳入全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二是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把运输业和通信业推向市场,关键在于改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就总体而言,运输、通信企业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又都具公益服务性质,同样应当按照中央确定的政企分开的原则,结合行业实际,理顺产权关系,改革运输业和通信业的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面向市场,优化结构,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打破部门、地方分割局面,使运输企业和通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输生产经营主体和法人财产经营实体,
  三是要改革运输价格和邮电基本资费管理体制,适时调整价格。要通过改革逐步解决客货运价和邮电资费水平偏低,集中管理较多,价格形式单一,比价关系不尽合理等问题,建立能够调节运输、通信供求关系,合理使用运输通信能力,提高运输通信企业效益和效率,促进优化运输、通信结构的价格体系。
  四是国家要通过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平段,支持和加强对交通事业的领导。主要是大力提高运输、通信能力,变卖方市场为买方市场;通过立法,改善和强化政府对运输、通信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为发展交通产业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引导交通产业和基础设施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是运输、邮电企业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管理。当前,运输、邮电企业面临许多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增加。据调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是个主要原因。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管理不严、纪律松弛,有规章制度不全、或者过时陈旧,有基本功差、职工队伍素质不高,也有管理思想陈旧、对市场经济很不适应,等等。因此,加强管理,改进管理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和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内容。现在提倡学习邯钢经验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我们不能单靠上头给政策,因为靠给政策来搞好企业,即使一时生效,也只是暂时的;我们也不能坐等机制转换,因为通过改革虽然是一条正确的途径,但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当然,加强和改进管理必须同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我们要在“九五”期间,努力学习,狠下功夫,力争在企业管理上取得明显的进步。
  在实现交通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方面,我认为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发展交通要兼顾内涵和外延,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就是说既要继续扩大运输网和通信网,又要大力加强对现有运输网和通信网的技术改造。目的是要建成一个总体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优质高效、效益良好的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这是从国家全局出发、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提高运输、通信能力,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等五种现代运输方式,只有合理配置,发挥各自的技术经济特点和优势,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把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组合起来,才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运力,提高整体综合能力。各种通信方式也各具技术经济特点,要协调发展,分工协作,形成信息传播体系,才能全面提高综合通信能力。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布局。当前我国运输、通信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尤为薄弱。随着全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在全国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的建设中,除继续强化东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外,要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实现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战略部署。
  三是,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是转变交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直接形成运输、通信能力新的增长点。交通产业的技术进步,要向高效、快速、大型化发展。要积极采取大幅度提高运输、通信能力和效率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例如:铁路要加快主要干线的电气化,积极发展重载运输和专用货车、专用货场;在扩大旅客列车编组和提高铁路干线速度的基础上,要逐步实现主要铁路干线的高速化。《纲要》要求在下世纪前10年着手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形成大客运量的现代化运输通道,这是一项重大工程,在“九五”时期要尽快立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动工。下个世纪,除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外,还需逐步建设京广、京哈高速铁路。公路要根据“三主一支持”的长远规划,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汽车专用公路等快速通道,加快主要国道的技术改造,同时要着重发展大吨位的柴油拖挂车和高档客车。重点城市要积极发展地面、地下轨道捷运系统。港口特别是沿海主要港口,要加强煤炭、矿石、石油、粮食和集装箱等专用码头和泊位的建设,大力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在发展沿海专用船舶的同时,应根据水深条件,研究发展浅吃水、大吨位散装船队。内河的发展,除有计划的整治航道外,必须根据航道等级,大力发展规范化自航船队。机场要着重发展现代化的通信导航设施和航管设备,并要优化机队结构和机型,提高枢纽机场和骨干机场的吞吐能力。电信要积极扩大数字化技术在电信网上的比重,逐步向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创造条件。邮政要以加快邮件传递速度,增强邮运能力为重点,尽快实现邮件处理的机械化、自动化,加速建立邮政业务处理、管理和调度的计算网络系统。
  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这里还想强调两个需要加快发展的重点:一是要大力发展集装、散装、冷藏运输。为此需要大力发展各种专用货车和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散装船,加快国际多式联运系统,包括集装箱中转站的建设,加速EDI系统的建设,以适应无纸贸易的需要。同时,要积极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和推行运输代理制。二是,要十分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这就需要交通各业加快建立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中心的专用信息网络。应该看到,随着国内、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在运输、生产和管理上的巨大变革即将到来,需要我们迎头赶上。
  交通产业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势在必行,尽管难度很大,只要转变观念,循序而进,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第四,交通产业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交通产业在加快发展和改革,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运输、邮电企业是为人民群众和广大用户服务的,面向社会,涉及千家万户,处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线,这是交通行业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特别是旅客运输,直接与人打交道,更要努力做到安全、舒适、便利、快捷,大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交通战线的全体从业人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执行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高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从社会主义交通事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个根本宗旨出发,认真做好承诺制,把交通产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最近,运输、邮电各部门,正在开展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创精神文明服务样板活动和改进服务的一系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将能带动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回顾建国以来特别是“八五’时期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成就,我们足以自豪;瞻望发展和改革的前景,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运输、邮电主管部门及运输、邮电企业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使我国的交通产业真正成为能够提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一个基础产业。
  * 这是郭洪涛同志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上的讲话摘录。
  

郭洪涛文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