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高岗 > 全文图书 > 高岗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 跟随刘志丹、谢子长搞兵运
戴茂林,赵晓光

  1943年11月26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12月5日,六个分区的67名劳动英雄向高岗献上了六面锦旗,锦旗上分别写着:
  “西北星辰”、“西北灯塔”、“西北人民的领袖”、“你给我们创造了丰衣足食的边区”。
  此时,担任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的高岗,成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所有关于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光环,都戴到了高岗的头上。
  而在我们将要叙述的年代里,领导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星辰,应当首推刘志丹和谢子长,之后才是高岗。
  1|短暂的军校生涯
  高岗的革命生涯,是踏着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尾声开始的。
  1926年11月,围困西安城达八个月之久的直系军阀刘镇华部终于被杨虎城率领的西安军民击溃,陕西地区的大革命进入了高潮。
  1927年1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于右任担任总司令,邓宝珊任副司令,共产党员史可轩任政治保卫部主任。
  史可轩,1890年生于陕西省兴平县,7岁入私塾,14岁上高小,17岁到太原入山西常备军第一营后队七棚当兵。从军期间,因受孙中山三民主义影响,宣传革命,被捕入狱,在狱中由李岐山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09年夏,史可轩考入太原陆军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陆军学校的学生编成了学生军,史可轩任游击营营长,参加了攻占大同府的战斗。1913年秋,史可轩被陕西省保送到孙中山在日本主办的浩然军事学社学习,并于次年在日本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同年回国后,史可轩先后在陕西军阀陈树藩部、井勿幕部任职。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史可轩任骑兵营营长进驻北京。在京期间,史可轩多次与李大钊会谈,开始接受共产党人的主张。1924年底,史可轩被河南军务督办胡笠僧(胡景翼)委任为郑州警备司令,并在郑州结识了中共豫陕区委书记王若飞。1926年,经王若飞介绍,史可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为了培养军政人才,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委派史可轩负责筹建中山军事学校。军校建立后,史可轩任校长,李林任副校长,邓希贤(邓小平)任政治部主任,许权中任总队长。军校聘请了乌斯曼诺夫、赛夫林等五位苏联顾问任教官,从国民军联军下级军官和进步青年中招收学员。
  高岗是1927年2月来到西安中山军事学校的。他在中山军事学校的时间虽然很短,只有半年左右,但短短的几个月军校生涯却使高岗的一生发生了重要转变。
  中山军事学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开办的,校长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都是中共党员。因此,学校的课程除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训练外,还设有社会科学概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列宁主义概论、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军队的政治工作等课程。对共产党员和积极争取加入共产党的学员,还加授“什么是共产党”和“共产主义ABC”等党课。中山军事学校还非常注重对学员的实践锻炼,除施以军事和政治训练外,还规定学员要经常到街头、农村进行宣传工作,参加群众大会,帮助农民建立农民协会,从事革命实践活动。
  中山军事学校的丰富生活使高岗如鱼得水。
  身高体壮、生性好动的高岗自幼就喜爱舞枪弄棒,艰苦的军事训练对于高岗而言极易适应;直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更使高岗明白了要想反抗旧制度的统治,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成功的真理。因此,高岗革命热情极其高涨。他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经常活跃在西安市的大街小巷,贴标语,散传单,秘密运送武器弹药,开展革命活动。
  然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形势急转直下。6月,镇守陕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在徐州会议上接受了蒋介石“清党”反共的主张,开始在豫陕两省清除共产党人。
  史可轩领导的中山军事学校当时有“西北黄埔”之称,共产党人云集,是被“清剿”的重点。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的高岗又是学员中的活跃人物,自然引起了敌人的注意。6月的一天,中山军事学校校长史可轩得知敌人要对高岗等几名中共党员下毒手,便及时通知了中共党组织。党组织果断地安排高岗等人星夜离开西安躲避。
  于是,高岗于1927年6月辗转数日回到了老家横山县。
  2|发动农民抗捐抗租
  在高岗回到横山之前的1927年5月,中共横山第一个党支部已经在“一高”诞生,支部书记是曹亚华。
  曹亚华又名曹培杰,与高岗同龄,横山响水堡人。1925年,曹亚华考入北京中国大学读书,1926年夏,因参加北京三一八爱国运动被驱逐,返回横山,到“一高”任教。
  1927年3月,中共陕甘区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陕甘区目前工作计划》,决定今后的工作原则是“工作集中,人才集中”。工作要首先集中在陕西,“在陕北目前集中于绥德,渐及榆林、延安”。这个工作计划还提出了“党到农民中去”和“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要求党要深入农村,扩大党的组织,建立党支部。会后,已经在绥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曹亚华,按照中共榆林地委的指示,开始在横山等地建立党的支部。同年5月,曹亚华与1925年在山西新民中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李彝民老师一道,发展了“一高”教师钱德明加入党组织,成立了中共横山“一高”支部,由曹亚华任书记,钱德明任组织干事,李彝民任宣传干事,隶属中共榆林地委领导。
  在曹亚华等人的积极工作下,到1927年7月,横山已有共产党员7名、共青团员9名。党组织还帮助建立了国民党横山县党部,曹亚华任执行委员。
  但是,大革命失败后,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中共榆林地委和绥德地委相继遭到了破坏,横山党组织也处于瘫痪状态。高岗就是在这种革命低潮的不利形势下回到横山的。回到家乡后,他主动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使横山党的组织重新活跃起来。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横山县组织史资料》是这样记述高岗回横山后的革命活动的:
  他与曹亚华等人在响水堡、怀远堡举办了“农民运动通俗讲习所”,在农村中宣讲农民运动,传播革命思想,成立了农民协会,号召农民起来革命并积极加入党团组织。于是,横山党的组织又重新活跃起来,党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向了农村。①
  当年在“一高”读书的高增培(离休前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党委常委),补充回忆了高岗回来后的一些细节:
  1927年他和谷占锋一起从西安军校回来。是年秋谷占锋和高岗就给横山“一高”教唱《国际歌》,高岗还搞了个县文化馆,以后就不知去向了。②
  高岗可能到“一高”教唱过《国际歌》和办过文化馆(还有的知情者回忆说是办了个民众教育馆),但当时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还是在农村。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雨水稀少,十年九旱。1928年春,陕北地区又遭受了特大旱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党政府救灾赈济会虽然拨来少许粮款和救灾物资,但横山县县政府不管人民死活,乘机侵吞,将其挪用来修建监狱,其余部分也被地主豪绅掠夺一空,由此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见此时机,高岗在横山县中共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广大党团员发动农民抗捐、抗租。在党的领导下,清坪堡、黑木头川、响水、油房头等地数千人涌向县城,围城请愿,要求政府免除粮款。经过三天的说理斗争,国民党横山县县长张斗山被迫宣布免除粮款,围城抗粮斗争取得了胜利。
  逐步高涨的农民运动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反动政府加紧了对高岗等共产党人的迫害。1928年秋,党组织决定高岗离开横山,到佳县、吴堡一带组织群众抗粮抗捐。不久,又调高岗到肤施县(今延安县)开展地下工作。
  3|打入敌军搞兵运
  论及高岗的兵运工作,还应当从刘志丹的武装斗争讲起。
  刘志丹、谢子长与高岗可谓校友,三人都曾经在榆林中学读书。但高岗入榆林中学的1925年,刘志丹已经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的高才生,谢子长则是在北京开展秘密工作的中共党员。
  刘志丹是1925年末,被中共党组织选派到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的。1926年秋,刘志丹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随军参加了东征。同年冬,奉派赴国民军联军第四路军马鸿逵部任党代表兼政治处长。次年春,又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代表,去豫西收编军阀吴佩孚部所属的刘镇华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返回陕西,担任中共陕西省委交通。1928年春,按照省委的部署,刘志丹与唐澍、谢子长等来到归属于军阀李虎臣部的新编第三旅许权中(中共党员)部,准备举行武装起义。
  许权中旅是1927年7月以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和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领导的政治保卫队的成员为骨干组建的。全旅有1200多人,其中有160多名共产党员,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武装力量。刘志丹等来到许权中旅后,党的领导力量进一步加强,部队驻地附近的农民运动也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武装起义的条件逐步成熟。192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陕西工作决议案》,提出:“工农武装暴动,实行土地革命,建设苏维埃政权,无疑的是陕西革命发展的前途。”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陕西省委加紧了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
  1928年5月10日,震动全国的渭华起义爆发,“西北工农革命军”和“西北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告成立。工农革命军由唐澍任司令,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谢子长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西北工农革命军第二大队队长(共四个大队),王泰吉任参谋长,许权中任总顾问。
  同年8月,渭华起义失败,刘志丹、谢子长又回到了西安。
  同年秋,省委任命刘志丹为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谢子长为委员,返回陕北,开展兵运工作。
  陕北特委是1928年4月正式成立的。特委下辖榆林、神木、延安等八个县委,三个直属区委及一个直属支部。1929年四五月间,特委在榆林红石峡举行扩大会议,研究加强武装斗争等问题,刘志丹出席了会议。会议提出,武装斗争有三种形式:白色的(兵运工作)、灰色的(改造土匪)、红色的(建立革命武装)。在当前形势下,应以做兵运工作为主。
  红石峡会议对于党在陕北领导的武装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会议提出党在搞工运、农运、学运的同时,要将今后工作的重点由学运、农运转到兵运上来。并要求大部分党员要打入国民党内部去做兵运工作,“借水养鱼”,以建立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会后,刘志丹来到延安布置贯彻会议精神,向当时正在延安的高岗等中共党员传达了会议的主要内容。
  在红石峡会议之前,高岗已经在组织的安排下,化名为“高岗”,打入国民党延安县党部,任党部录事,开展地下工作了。红石峡会议之后,高岗等决定在国民党军驻延安高双成部搞一次兵变,拉出一批部队开展独立的武装斗争。但在即将举行兵变之际却因内部出了叛徒而导致兵变流产,高岗也险些被敌人抓住,后在友人的帮助下从污水洞爬出城外,才化险为夷。
  1930年春,军阀冯玉祥为准备中原大战,把甘肃、宁夏的主力部队调到了河南一线。为了控制后方,冯玉祥委任包头土匪出身的苏雨生为骑兵四师师长,留守宁夏平罗。
  招兵买马、扩展地盘,是土匪、军阀共有的本性。苏雨生见有机可乘,认为这正是扩充自己势力的好机会,便树起大旗,广招兵马,来者不拒。
  中共陕北特委抓住这一开展兵运工作的有利时机,先后派遣谢子长、刘志丹等一批共产党员,打入苏雨生部。
  苏雨生部第八旅第十五团团长王子元,与谢子长、刘志丹相识,比较开明,愿意借助一些年轻有为的先进分子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于是,中共陕北特委决定把该团作为兵运的重点,先后派遣共产党员张东蛟、高岗、张秀山、贺晋年、高鹏飞等到该团,秘密开展兵运工作。
  为了培养一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1930年5月,中共陕北特委经与王子元协商,在贺兰县李岗堡成立了一个学兵队。双方商定:学兵队归属王子元部,但由共产党员领导,并任命张东蛟、高岗为学兵队正副队长。
  张东蛟,1903年出生于横山县高镇乡张家洼村,既是高岗的同乡,又曾经共同在横山“一高”读书。他先后入保定军校、黄埔军校学习,并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张东蛟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十七军,参加了反奉战争,并升任连长。大革命失败后,他辗转于宁夏、甘肃、北平、南京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初打入王子元部后,张东蛟被委任为少校团副,不久又担任了学兵队队长。
  学兵队共有40多人,多数是共产党员。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直接掌握的革命武装,不同于一般军阀部队那种单调、呆板的机械训练。高岗与张东蛟等在对学员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加强了对学员的革命思想教育,也注重活跃士兵的文化生活。学兵队内还秘密成立了中共特别支部,由张东蛟任书记,高岗为副书记。
  同年秋,学兵队结业,编入王子元团学兵连。此时张东蛟升任副团长,高岗被任命为学兵连连长。
  苏雨生在宁夏大肆扩充实力,威胁到“五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青、马步芳、马青宛)在宁夏的统治地位,引发了“五马”与苏雨生之间的军阀混战。乌合之众的苏雨生部哪里是“马家军”的对手,一触即溃,四分五裂。刘志丹、谢子长借机带领着中共控制的一部分队伍,包括王子元团的学兵连,转移到了甘肃的庆阳地区。
  刘志丹、谢子长的卓越军事才能使他们在陕甘土匪当中也很有威望,庆阳地区的五属清乡司令谭世麟见二人率部到来,便想笼为己有,主动提出要收编这支武装。陕北特委为了保存这支党所控制的武装力量,也想“借水养鱼”,便接受了改编。于是,刘志丹、谢子长率领的部队被编为庆阳五属清乡司令部直辖第三团,谢子长为团长,刘志丹为副团长,驻守陕西吴起镇三道川一带。
  不料,正当部队积极扩充、准备寻机起义的时候,遭到了原苏雨生部八旅十六团团长张廷芝的袭击,部队在三道川被打散。
  三道川兵败后,刘志丹、谢子长去向陕北特委汇报情况,高岗则辗转回到了老家高家沟。
  据杨芝芳老人回忆,高岗是在年末回来的。当时高岗的哥哥高崇义的媳妇已经病逝,老实巴交的高崇义也无力续弦。高岗见状,便出面张罗帮助哥哥娶了第二个老婆,然后与杨芝芳和孩子一道,离开了高家沟。
  ① 中共横山县委组织部、中共横山县委党史研究室、横山县档案局编:《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横山县组织史资料》,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13页。
  ② 高增培:《有关高岗的一些情况》(1985年3月9日),未刊稿,现存于中共横山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高岗传/戴茂林,赵晓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