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李鼎铭 > 全文图书 > 李鼎铭与陕甘宁边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学习李鼎铭先生公而忘私的精神
常银山
    
  李鼎铭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廉洁自律的一生。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艰苦奋斗 造福桑梓
  李鼎铭先生的家乡是在陕北米脂一个边远落后的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处在国外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封建主义、地主资产阶级的压迫,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深深地认识到中国人如此受欺,关键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知识太重要了。于是,他那强烈的教育救国思想,促使他创办学校培育人才。
  1903年,22岁的李鼎铭虽然考取了廪生,但他拒绝到地方做官,决心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1904年在家乡桃花峁兴义学、教私塾。他把自己家的窑洞做教室,创办私塾房。对一些上学积极性高,但又无力支付学费的学生,实行免费或半免费。一些村民不愿让子女上学,他走家串户,劝他们到自己的私塾房学习,他的私塾学生由几名增至几十名,家乡一时掀起读书热,不少村办了常年私塾房,冬闲时,村村办冬学。
  1913年,32岁的李鼎铭担任了国民党米东区区长,他要求区的工作应以发展教育事业为中心,要求七分区每个分区办一所小学。他亲自利用印斗分区陈岔村临水寺的庙产庙宇建筑,创办了米脂县第一所农村国民完全小学——临水寺觉民小学,自任校长。他贯彻“团结一致,共同建校,启发引导,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方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加建校劳动,种粮、种菜,自力更生,以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一年多的时间不仅有四方百余名学生就读,而且吸引了佳县乌镇一带学生来上学。先生感慨地说:“这种学校我愿终身以之。” 
  1918年,他又在家乡桃花峁创办了桃花峁小学(1947年李鼎铭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他,改为鼎铭小学)。当时经费十分紧张,他把自己家里的30多亩地交给学校,能得到的地租全部用于办学。他和大儿子李振三在学校任教,为了节约经费,晚上住在家里,免得生火增加费用。他把宽敞一点的房子让给常驾武、刘甫成、马思尊老师居住,自己和振三住小房。他推行新法教学,使学校越办越红火。
  同时,李鼎铭看到米东区远离县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民山货出不去,生产生活资料进不来。为了繁荣经济,促进流通,他动员群众创办集市贸易。先后集资在桃花峁戏路湾砌石帮畔,建桥整地,把四沟八岔的桃花峁连成一片,形成周边最大的贸易市场,成为当地群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80多年过去了,现在桃花峁有商业、供销、医院、邮电、中小学……成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26年,乡民们为报答李鼎铭先生的恩情,赠他“造福桑梓”的大匾,赞扬他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赞词中写到:“自来豪杰英雄,其远而在上,莫不以富教。……本兼善之心,行兼善之事,如我为先生者。先生以希表之士,以树国人权利,为桑梓造福,亦不外富教新端原夫,条陈长官,改造已废之桃花镇,为实行富教之起点。为扩市场抬高贾地,方于以繁荣。兴学校,造人才,风俗因而丕变,先富后教,富在其中矣。至于保持团体,排解纷争,口碑载道,无庸赘述。噫,如我先生者,真可谓为识时务之豪杰,造时势之英雄。设使得志,岂仅造福桑梓而已哉!公民等衷心悦服,用特悬匾记功,以昭来许,非敢言极,略表崇敬之意耳。致词赞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地不在大,得人则灵。异口同声,称颂李鼎铭功。读古要书,北怀济世,志后未登舞台,号称布衣士。惟其重气节,有识力,无折腰之取辱。碑从心所欲,地方祯以富教育,赖以兴君,予曰莫大之功。”目前,此匾完好无损,1999年由李鼎铭先生的孙儿李雪英、李雪飞等赠送延安纪念馆保存,以供后人瞻仰。
  主张正义 公正从事
  李鼎铭先生一生是主张正义、嫉恶如仇的人。为了正义,他坚持不懈地同邪恶进行斗争。多少年过去了,仍然在人民中传为佳话,启迪后人。
  1916年8月,陕西督军陈国藩委派陕军混成旅四团团长井岳秀出任陕北镇守使。当时井岳秀为了增加税收,公开放种大烟(鸦片),实行大烟田亩登记征税制。表面上成立“禁烟委员会”,实际上加大对烟民的敲诈勒索。王公甫是榆林道委任驻米脂禁烟督察员,实际上是放种大烟的税收员。王公甫在米东区借登记烟亩之机,粗估冒量,加大大烟种植面积,烟民要求减少亩数,不得不送些贿赂,对此烟民恨之入骨。李鼎铭先生明察暗访,掌握了王公甫贪污受贿的大量事实,把王带进区公所,当场揭穿王的罪恶事实。第二天,李鼎铭带着王公甫贪污受贿400元的花名单和贪污受贿材料,走进县政府,经过斗争,政府答应米东区核减烟亩48亩,每亩减税20元,共减少960元大洋,连同王公甫退出的赃款213元和银手镯一对。李鼎铭回区后向群众宣布斗争的胜利,把减少亩数按比例落实到户,银币手镯物归原主。烟民无不感激李鼎铭先生为他们出了口气,称他为民做主。
  1920年,国民党省政府向米脂县征收杂税2700元银币。县政府实行包税制,由个人承包征办。这样承包者为了从中捞取实惠,狐假虎威,不择手段,残酷地敲诈群众,群众叫苦连天。当时,李鼎铭任米东区区长,他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决定发动全区群众抵制私人包税制。在那时抵制政府包税制是有风险的,但他毫不惧怕。经过斗争,米东区只按应完成的750元交税,避免了个人对群众的敲诈勒索,减轻了群众负担。
  1921年,群众反映米脂县政府财政有巨额贪污问题。李鼎铭便联合各区发起了清理县财政的斗争。县政府在各区的压力之下,不得不组织清理。由各区推荐公正无私的十余人组成清查组,对1912—1920年的县财政账目彻底清查。结果从1912年到1916年五年间就查出贪污银币7000余元。城绅们见机不妙,借口“有碍于米脂县的声誉”、“算的多了退不出来也枉然”,妄图阻挠清算工作的进行。李鼎铭冲破各种阻挠,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坚决支持清查组工作,结果查出政府官员贪污13000元银币的案件,民众无不赞誉李鼎铭先生敢于同贪污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1925年,军阀井岳秀部下一个外号“石拐子”的军人,带领戏班到乡下借唱戏为名,欺压百姓,他想到哪里唱就到哪里唱,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一天,他们在杨家沟唱完戏去勃牛沟,途经桃镇休歇后,要村民李善兵帮助抬戏箱子,李因病没帮忙,触怒了“石拐子”,“石拐子”破口大骂李善兵是不给官戏带面子的刁民,李善兵当场被“石拐子”打了一顿。“石拐子”的暴行激起了村民的公愤,群众一拥而上打起了群架,并把官戏箱子推下了沟。“石拐子”恼羞成怒。借口打了他们的人,扬言要血洗桃镇报复村民。李鼎铭先生挺身而出,公开站在村民一边,亲自上榆林找井岳秀,经过多次交涉,才使事态平息,村民无不感激。
  廉洁自律 率先垂范
  1941年8月,陕甘宁边区普选中,李鼎铭先生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同年11月7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副主席。他到政府任职后,处处以一个人民公仆的身份从严要求自己,勤政务实,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率先垂范。
  1939年10月后,由于日寇的不断侵略,国民党的围剿封锁,陕甘宁边区经济处于极度困难时期。为了渡过难关,1942年春,边区掀起大生产运动。李鼎铭先生虽然已是61岁的老人了,但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投入大生产运动。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首先订出了自己的生产计划,并付诸实施。他说:“虽然我年纪已经大了,但我准备采用变工的办法种些地;其次我到延安工作两年,公家发给我很多衣服被褥,因此今年这些东西我不领,给公家节约一些。”
  为了落实生产计划,他亲自在离延安2公里的白家坪、罗家坪开垦了两块地,种了七分大头菜、三亩高梁。肥料不足,他每天大清早就去拾粪,耕地锄草他都亲自去。工作人员何海旺、马存堂见他年老体弱,主动帮他干活,他说:你们也有自己的任务呀!大生产运动是党中央的号召,我应该积极响应。他经常带上小锄,站着不方便就蹲着锄。有时也和工作人员变个工,作些机关日常服务性的工作,如打水、扫地、接待客人等。这样他的两块地年年果实累累,生产计划年年超额完成。
  李鼎铭副主席生活十分简朴,处处注意节约,时时不忘自律。
  他经常要求工作人员公布伙食账,当他看到还有节余,便高兴地说:“过日子就应该这样,省吃俭用好,因为我们处在暂时的困难时期。”
  他喜欢晚上看书看报,有时也有人晚上请他看病。昏暗的煤油灯照明很不方便,一次,工作人员何海旺到总务处领了一包蜡。他问何海旺:“你问过林主席(林伯渠)没有?”何海旺说:“没有!”他温和地说:“请你把蜡退回总务处,蜡还有别的用处。”又有一次,他让何海旺给他代买个小圆镜,装在口袋里方便些。何海旺想,一个边区政府副主席口袋里装个小圆镜多不好看。于是自作主张买了块书本大的镜子,让他放在办公桌上。可是,李鼎铭副主席批评何海旺:“这大镜子贵呀!你怎办事大手大脚的!”何海旺很不好意思,这时正好老太太过来了,忙为何海旺开脱:“好了!好了!大有大的好处,大镜子放在办公室大家用。” 
  李鼎铭副主席喜欢到基层搞些调查研究,当时边区政府给林伯渠和他配了一辆小轿车,而李老很少用。办公室为他派车,他总是说:“路不远,骑马、步行既省钱又方便。”
  1943年5月,刘志丹烈士的灵柩运抵志丹县,举行公葬仪式,李鼎铭副主席送去挽幛并题了词。当时工作人员带着挽幛发票到总务处报销,他把工作人员叫到办公室,严肃地说:“这是我个人送的礼呀!由我自己出钱才对!”说着从口袋里取钱交工作人员。
  60年过去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时期,我们纪念他、缅怀他有着十分特殊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爱国爱党、与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精神,全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一定要学习和发扬他以国家命运前途、民族大义为重,力主团结一致,以拯救中华的赤子之心,搞好统一战线;更要学习他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精神,努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早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李鼎铭与陕甘宁边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