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二章 立志从军 紧张的军校生活
江英





  黄埔军校设在广州黄埔岛上,这里四面环水,风景秀丽,是广州的第二门户。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同时,创办了这所“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5月初,徐向前入校,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被编入第一队。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这天上午,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乘军舰来到黄埔岛,先巡视讲堂和寝室,又进大礼堂作了一个多小时演讲。他说: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黄埔同学“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在不怕死”。下午,在大操场上举行了阅兵式及分列式。
  在黄埔军校,徐向前读到《社会进化史》、《帝国主义》、《各国革命史》、《苏联研究》、《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概论》以及军校出版的《军事政治月刊》、《黄埔潮》、《黄埔日刊》等等书报杂志,对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军事课中,主要讲典范论和四大教程,具体有《步兵操典》、《战术学》、《射击教范》、《野外勤务》、《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军制学》、《交通学》等课。每天的操练和勤务都很紧张。天不亮起床,跑步,进课堂,吃饭也限定时间。操场设在珠江岸边,有时江水淹没了脚脖子,还要照样操练。学生兵每月发10个毫子的零用钱。军校不准学生抽烟,徐向前偷偷买烟抽,其余的钱大部分买了书、纸和笔。
  校长蒋介石每月要找十几个学生当面测试和谈话。一天,轮到徐向前了,他被叫进办公室。蒋介石问道:“你叫什么名?”答:“徐象谦。”“你是什么地方人?”“山西人。”“在家干过什么?”“当过教员……”谈话就这样结束了。在蒋介石眼里,这可能是个“没出息”的学生。他挥挥手,徐向前转身走了出来。蒋介石不可能料到,就是这个学生,几年之后,成为威震中国的著名军事将领,成了共产党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
  1924年7月,共产党人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徐向前积极参加了政治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周恩来每次演讲,他都认真听。周恩来领导的“中共黄埔特别支部”,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团结吸引着一批青年军人。徐向前在蒋先云的影响下参加了“青年军人联合会”。这实际上是周恩来为首的军校政治部联系青年军人的桥梁。“青年军人联合会”不断地与国民党的右派和“孙文主义学会”中的反共分子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
  军校的生活是火热的。在星期天,徐向前和同学们乘军校的船,从黄埔岛沿珠江开进广州城。山水间回荡着他们的歌声:“同学同道,乐遵教导,终始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1924年9月初,孙中山利用北洋军阀混战的机会,兴师北伐,讨伐曹锟、吴佩孚。他从广州启程,来到鄂北的韶关设立大本营。徐向前所在的黄埔军校第一队,担当孙中山的卫队。革命军还没出师,广州城里却发生了“商团叛乱”。广州商团,是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和佛山大地主陈恭所控制的反动武装集团。孙中山命令部队星夜回广州戡乱。徐向前随黄埔军校第一队回师广州。经过一天的激战,终于把商团的武装叛乱镇压了下去。
  1925年2月,徐向前参加了第一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东征军以黄埔军校学生军和军校两个教导团为骨干。这时,徐向前已从军校第一期毕业,留校任第三期入伍生第一营副排长,并在东征的路上,升为排长。他们这个营,在以周恩来为主任的政治部的组织领导之下,负责后方的勤务。他们提出“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响亮口号,日夜奋战在东江地区。经过两个月的作战,打垮了陈炯明的主力,占领了东江的大部分县城。
  孙中山应邀于1924年11月13日离开广州,到北京与张作霖、段祺瑞、冯玉祥等“共商国是”。在东征军回师广州的路上,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孙中山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徐向前看到这份蓝色油印的小报,极为震惊和悲痛,流下了眼泪。
  在黄埔军校的一年中,徐向前从一个普通的入伍生成为一名军官,懂得了许多救国救民的道理。这是他走向革命的起点。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