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萧劲光 > 全文图书 > 萧劲光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二十三章 谋求海军发展新技术 二、随军事友好代表团访苏
《萧劲光传》编写组

  1957年10月初,萧劲光正为装备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所困扰,感到不好解决,突然接受了一个新任务,参加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去苏联访问。月底,他便随代表团离开北京,再次前往莫斯科。
  本次代表团组成阵容强大。团长彭德怀,副团长叶剑英。代表团成员,除萧劲光外,还有总参谋长粟裕、总政治部主任谭政、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及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等。代表团此行,首先是参加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日——1957年11月7日庆祝活动。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到苏联进行军事考察,向苏联谋求军事装备上新技术方面的援助。
  这正是萧劲光求之不得的。早在1954年一次装备会议上的讲话中,他曾将海军装备发展的方针和途径具体概括为“三个重要步骤”:第一步,争取国外援助成套材料、设备和技术,在国内装配制造,建立造船的一定基础;第二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进行仿制,材料设备逐步做到国内自给,达到半制造;第三步,立足国内,自行设计,使用国产材料、设备,完成海军第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按照萧劲光的说法,中国的舰艇装备发展已走完了“第二步”。那么,下一步怎么办?国外大量信息说明,几年来从苏联引进材料、图纸装配制造的舰艇,虽然解了海军创建的燃眉之急,但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是比较落后的。如果继续进口这样的装备零件和图纸,大量装备、生产这样的舰艇,不仅浪费了国家拨给海军的有限的外汇,而且将使海军的装备长期徘徊在低水平上。海军舰艇装备发展的第三步怎么走?如何改进海军的装备、谋求海军新技术?萧劲光思考已久。所以,接到参加军事代表团赴苏访问的通知,萧劲光喜出望外,一连几天查资料,与机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交谈,与苏联顾问交谈。
  11月2日,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这时,在北京正是枫叶红了的时候,而莫斯科已经滴水成冰了。
  几乎与此同时,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也到达莫斯科。
  11月6日,萧劲光随代表团参加了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会上,毛泽东的讲话博得阵阵热烈掌声,中国代表团备受关注和欢迎。萧劲光感到莫大的鼓舞和自豪。7日上午,在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参加观礼的萧劲光却深受触动。
  阅兵式上展现了苏联军队最新的建设成就。威武的装甲车、先进的大炮,特别是各式导弹,“地对地”、“地对空”、“空对地”、“空对空”等,使中国代表团成员们眼界大开。1951年、1952年接连两次访问过苏联的萧劲光,更是大受震动。短短几年的时间,昔日军事装备上的落后景象已一扫而光,苏联国防力量发展令人惊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建设虽然取得不小成绩,但与苏联相比,差距太大了。当晚,苏联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招待会。中国党政代表团、军事友好代表团,全体成员都参加了。这是一次少有的盛大国宴。整个宴会热情洋溢、气氛热烈。宴会上有萧劲光不少新朋旧友,他也不时与他们碰杯、交谈,但却总是高兴不起来。若干年后讲到这次晚宴,他与人说:喝着酒,碰着杯,我心里不平静。白天阅兵场上那些精良的装备、各种型号的导弹,我们部队那些已不堪再用却依然在执行战备任务的舰艇,不时从脑海闪过,真是感慨多多。
  庆祝活动结束后,在苏方安排下,军事友好代表团开始访问参观。首先瞻仰了列宁墓,访问了白俄罗斯军区和远东军区,接着参观了基辅防空指挥所,赤塔、伯力、海参崴等军事基地和敖德萨造船厂,看了即将完工的原子破冰船。应代表团的要求,苏方还派人陪同大家参观了苏联空军学院和炮兵学院,看了新型米格—21战斗机和几种类型的导弹,听学院工作人员介绍了导弹的性能及构造。对导弹的有关情况,代表团成员都很感兴趣,听得十分认真,萧劲光还让随同的工作人员画了一张导弹构造的草图。在参观过程中,还看了两个科技电影片,一个是原子防空,一个是氢弹爆炸。这两个影片,形象地介绍了原子弹、氢弹的基本原理、威力和战场防护,原子武器无与伦比的杀伤力,给萧劲光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一系列的参观结束后,苏方为方便大家交流、相互学习,安排代表团成员分头活动,与苏联军队领导人对口交谈。这一安排很符合萧劲光的意愿,他有准备,便与苏联海军领导集中商谈海军所用导弹和新型武器等问题。接待萧劲光,与其商谈的主要对象是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上将。萧劲光先后两次访苏,在苏联待了几个月时间。那时戈尔什科夫是黑海舰队司令员。萧劲光与其彼此都知名,但不熟悉。戈尔什科夫很热情。他告诉萧劲光,苏联武装力量管理体制前两年作了变更。此前,中央设两个部,即军事部、海军部。海军部部长是库茨涅佐夫。1953年3月,这两个部合并为国防部,国防部直管陆、海、空三军,海军不再单列作为中央一个部。所以,有什么要求、想法,尽可以向他讲,由他向国防部、向国家领导人转达。萧劲光为他的诚恳热情所感染,当即通报了希望了解的几个问题,但因时间关系加之多人在场,没有能够细谈。
  11月10日,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为中国代表团访苏举行欢迎宴会。戈尔什科夫与萧劲光坐在一起。萧劲光抓住机会与其进行了第一次单独交谈。为了交流方便,萧劲光用俄语说:在我们海军建设过程中,贵国给予了很大的支援,在此表示感谢。不久前,贵国政府又与我国签订了在火箭和航空等方面提供新技术援助的协定。这样,陆军、空军的问题就解决了。您看海军的问题如何解决?
  戈尔什科夫稍稍沉吟了一下说:一般情况下,海军总是落后于陆军。因为海军是从陆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装备也更复杂。当然,我国军队现在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东西,但这些新东西如何使用到海军上来,比如新武器的重量、体积、发射的稳定性等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说到这里,戈尔什科夫略思索一下,接着说:不过,按照计划,我们海军明年将改装一批新式武器,即火箭、导弹等,那时候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
  宴会在进行,不可能淡得更深、更多,萧劲光与戈尔什科夫就海军新技术问题的第一次交谈就此结束。由此,萧劲光感觉到,戈尔什科夫虽然热情、坦率,但说话保留较大。这在萧劲光意料中,军事技术具有严格的保密性,谁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东西提供给他人。几年前他就发现,苏联在关键环节上控制是比较严的。
  11月16日上午,萧劲光与戈尔什科夫在苏联海军总司令部办公楼里进行了第一次正式交谈。时间是苏方统一安排的,交谈内容却是由双方自己定。苏联海军参谋长法金在座陪同。除此而外便是翻译、少量工作人员。交谈或叫商谈,形式自由,有问有答,间或有插话、讨论。整个场面显示着两个国家之间非同寻常的友好、亲密关系。萧劲光首先发言。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海军工业建设和中国海军的建设方针问题。
  所谓海军工业建设问题,主要是如何处理“新”、“旧”海军工业关系的问题。具体说,就是现在新的海军工业,即导弹、原子动力等已经有了,原有的旧的海军工业,即鱼雷、柴油机,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扩大?萧劲光说,对这个问题,我们倾向“新”、“旧”相应结合发展,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但是,对“新”海军工业如何搞还心中无数。言下之意,对苏联在这方面到底能给予多大程度的帮助心中无数。通过多日接触,萧劲光知道苏方在这方面把得很紧,所以委婉地提出了问题。
  萧劲光问题提得“艺术”,戈尔什科夫回答得很“外交”。他说,从海军建设现实看,我赞同“新”“旧”相应,结合发展,但对到底应如何结合,也拿不准。就像海军所用导弹的问题,我们至今也还没有解决。
  谈到海军的建设方针,以空、潜、快为主,双方都没有异议。但在具体内容、各种部队比例上,看法不尽一致。萧劲光说,我们注意到,不久前(1957年8月)贵国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成功后,《真理报》发表了政府公告。公告说,洲际弹道导弹制造问题的解决,使打击力可以达到遥远的地区而不需要战略航空兵。赫鲁晓夫也曾为此专门发表讲话。特别是他在答美国记者问中讲到,“有了导弹,飞机要进博物馆了”,影响很大。我们国内对海军要不要航空兵,也有不同意见,但总体的看法是,航空兵是海军不可缺少的兵种,没有航空兵,海军就等于没有手臂。你们海军的航空兵也还有,对这一问题到底应如何看?
  戈尔什科夫说,赫鲁晓夫同志讲的,当然是有科学和理论根据的。但他指的是战略航空兵。因为在战略使用上,导弹比飞机容易达到目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对付洲际导弹的武器。海军是否需要航空兵的问题,我们也曾研究过,结果认为航空兵还是需要的。因为海军航空兵的活动条件与陆、空军是不同的。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应该能够在无地物条件下测定敌我的位置,协同舰艇活动,必须能够识别敌我舰艇。因此,训练也不相同。所以,海军必须有航空兵。
  接下来,萧劲光又从海军的任务、作战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潜艇、快艇及其他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改进问题。关于潜艇问题,戈尔什科夫认为中国只要建造好“641”、“613”型潜艇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原子潜艇、导弹潜艇。并说“641”潜艇是有前途的,将来可以改装导弹。对中国是否需要生产导弹快艇,他没有正面回答,说是“要从实际出发,视情况决定”。他甚至提出,中国不必发展驱逐舰,主要发展“50”型护卫舰,“‘50’型护卫舰性能很好”。但是,法金参谋长不同意他这一观点。他认为,护卫舰要搞,驱逐舰也要搞,“‘50’型护卫舰不能代替驱逐舰”。戈尔什科夫很不高兴,当即反驳道:我们是讨论问题,又不是在制定造船计划!
  萧劲光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海军的科学研究问题。萧劲光提出,我们海军近期准备成立几个科学研究机构,如有可能,希望派少数专家或短期出差性的专家给予帮助;为能尽快掌握原子武器,我们可否派学员到克雷洛夫海军工程学院学习?红旗海军学校今年有我国学员毕业,是否可以安排两人作导弹武器装置的毕业论文设计?等等。对这些问题,戈尔什科夫都痛快地答应了。他说:派少数专家帮助组建科研机构是可以的,但需要协议明确规定;你们派学员到克雷洛夫海军工程学院第六系学习,这没问题,明年你们就可以来;红旗海军学校两个中国学员要求作导弹毕业论文设计,这也可以解决,我们可以转告学校。
  萧劲光提的第三个问题,是戈尔什科夫极力推崇的“641”、“613”型潜艇及所用鱼雷的性能问题。对这个问题,不知戈尔什科夫知之不详还是另有隐情,他只是原则的强调“性能可靠”、“比较先进”,至于如何可靠、先进,则没有具体讲。
  这次交谈进行了一个上午。萧劲光感到颇有收获,但也觉得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经过一天多的思考,决定就几个具体问题再探讨一下。从正式非正式的几次交谈看来,导弹问题不好再提了。经认真斟酌,萧劲光拟定了七个问题,誊抄好交给苏方翻译安德烈也夫,请他转交苏联海军司令部。这七个问题是:
  一、戈尔什科夫司令员所赞成的中国海军工业建设须将“旧”的与“新”的两者结合进行,请详细说明如何结合,步骤如何?
  二、“641”型潜艇的性能、装备如何?中国现有工厂是否能够生产?如果需要新建工厂,规模多大?
  三、远航鱼雷可否用于潜艇、鱼雷快艇和飞机上?其性能如何?我们准备建设的鱼雷工厂能否制造此种鱼雷?
  四、“613”型潜艇如何改进技术和改装导弹?
  五、苏联决定转让我国制造的几种导弹的情况及功用如何?可否用到飞机和舰艇上?如何改进使之适用于海军?
  六、直升飞机和水上飞机海军用的有哪些种类?它们的性能如何?制造“TY—16”的飞机工厂是否可以生产水上飞机?海军使用这些飞机担任什么任务?
  七、快艇的发展前景如何?导弹快艇的性能如何?中国目前是否可以开始制造?
  苏联海军对萧劲光提出的这些问题,相当重视。经过研究后,于11月28日,由法金参谋长出面召集会议,请有关方面专家集体给予答复。出席会议的专家有:造船方面的海军中将考哉鸣,航空兵少将米舒克,水鱼雷方面的海军少将车雷舍夫,快艇方面的海军少将安德也夫,及导弹、机电等方面专家多名。在法金的主持下,他们对萧劲光提的问题分别作了说明、介绍。有几个问题,听了专家的说明、介绍,萧劲光感到不清楚,再次提问,他们也耐心地作了进一步答复。虽然他们在谈到海军所用导弹问题上明显有保留,但就其重视程度、回答问题的态度,萧劲光当时是满意的。
  访问日程基本结束,代表团准备启程回国。萧劲光的许多老朋友——有早年留学时结识的,有前两次考察、访问时结识的,也有曾在中国海军工作过的专家、顾问,不断到代表团居住的莫斯科北京饭店看望、送行。萧劲光也抽暇拜访他们,向他们告别。共同学习、战斗的生活难以忘怀,朋友间的感情友谊是真诚无私的。谈话不必讲究“艺术”,也用不着“外交语言”。就在与朋友们随意的交谈中,萧劲光了解到戈尔什科夫一再建议中国建造的“613”型潜艇,苏联已经停止生产;所说可以担负驱逐舰任务,“性能很好”的“50”型护卫舰,苏联也已不再建造。此外,转让给中国的“183”型快艇,苏联海军也结束了生产。他们讳莫如深的导弹在海军的利用问题,也绝不是“还没有解决问题”。
  然而,11月30日中国代表团回国前,法金参谋长前来送行时还握着萧劲光的手一再说:海军新武器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制造,将来一定会有。我们有了,咱们是兄弟,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12月1日,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结束在苏联的访问。萧劲光随团乘飞机返回北京。
  

萧劲光传/《萧劲光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