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四章 禅宗经典 调伏心牛的过程分为哪十个阶段?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古人把调伏心牛的过程分为十个阶段,调伏心牛的过程就是《十牛图颂》中的十个阶段。第一是“寻牛”,寻找内心的牛。心牛走失了,不知道它藏在什么地方。第二个阶段是“见迹”。牛走失了也可以看到牛走过的足迹。有足迹了,循着足迹往前走,牛就在前面。第三个阶段是“见牛”。修行的功夫到了纯熟的地步,就可以看见牛。见牛,就是见到自己本具之心牛。第四个阶段是“得牛”。得到了牛,可以去调伏它,训练它。第五个阶段是“牧牛”,修行就是精心地牧养心牛。第六个阶段叫“骑牛归家”。脱离了情识妄想,骑上本具之心牛,归还自己本来的家乡,归还自己本有的极乐世界。第七个阶段,就要“亡牛存人”,修行者让自己的智慧独照,没有需要管的对象,到了大光明藏,没有一物。第八是“人牛俱忘”,这个阶段凡情脱落,圣解不存,生佛俱空。我执、法执都破尽。第九个阶段叫做“返本还源”。达到真心本来清净,无烦恼妄念,当体即是诸法实相。最后一个阶段叫“入廛垂手”。“廛”就是卖东西的十字街头,“入廛”就是到十字街头,“垂手”就是来教化众生。到十字街头来教化众生,就叫“入廛垂手”。

图中绘一赤脚高僧双手捧钵作乞讨状,表现出高僧坦荡的风韵。至于向谁乞讨、讨得讨不得、讨得多少,哪里需要想那么多,处于人米两忘、心无烦恼的境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