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宗中,五祖弘忍的禅学思想已经含有顿与渐、教外别传与藉教悟宗两个方面的因素。而慧能是将其顿悟和教外别传的因素加以深化和发展,神秀则走着渐悟和藉教悟宗的老路,“特奉《楞伽》,递为心要”,继续弘扬以心为宗的禅法,慧能的禅学对于“顿”与“渐”有明显的立场,就是坚持“顿”。
慧能对于“顿”与“渐”的领悟,在《坛经》中也有记述,当时有位弟子拜启六祖说:如何是不立义?慧能回答:“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这段话的含义是说自性就是菩提涅槃,本来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只要直下见性,一了百了而不计其他,只需要立足于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的方法。所以禅宗里有句话叫“悟后起修”,说的是要先觉悟了佛法后才能走上正路,并非是得到了一切佛法后才开始修行,在佛教中一些佛法层次不修到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能真正理解觉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