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认为修行就是恢复本心的本来面目,做到平常心。禅宗的建立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这个最富“中国化”特色的宗派,对于中国传统道德观点必然要进行融合。禅宗伦理自身在继承印度佛教伦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文化道德观点的吸纳与超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伦理教说也呈现出“儒学化”的色彩。
传统儒家固有的思想是入世的,它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强调人除了动物性的食色本能之外,应该在现实生命中追求一种超越精神,把握住人自身完善的本性,获得人与人生的终极意义,儒家这种伦理化的思想富有宗教伦理的精神。禅宗则是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来体现对于现实人生的关注——由于对于人生的关怀,慧能禅学要求修行者去发现自己的心性,不必执著于外相,提倡人人都有佛性,因此追求对于人生的超越,而其超越的内在体现事实上又不能离开现实人生。慧能禅学在世俗人间追求一种出世超越的生活态度,而不脱离生活。这种禅学思想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入世性”的强烈要求,从而明显表现出偏重“人间性”的入世性伦理特质,也就为人的修行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