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的禅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这种进步意义体现在慧能彻底否定了当时流行的“住心观净”的修行方式,在当时佛教完全依靠教义修行的风气下,对“禅定”做了一种基于体悟自性的创造性转换的理解。这种转换让“禅”这个本属于佛法与外道“共法”的禅定之学转变成了可以诠释大乘佛教“本心、自性”的特定的禅学。“禅宗”之名至此得以真正确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论成为佛教未来发展的必然模式。
另外在《坛经》中,慧能对于佛法的很多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全新诠释,比如对于禅定、定、坐禅、戒定慧都作了和传统不同的解释。慧能如此诠释的基础,就是他对于“自性”的证悟,经由其修行得法的过程,充分体会了真正进入佛法的途径,这使他能超越神秀等人源于“意识”思维和“住心观净”的见地,直接理解到大乘佛法的精髓,并由此开创了具有南宗禅特色的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