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提出“道由心悟”,成为南宗禅学的中心思想,而他的“即心即佛”、“无念为宗”与“顿悟成佛”等主张,则成为他禅学的理论基础。后代各宗禅师都围绕着这一理论主张,展示自己的禅学。其中,“心性”在慧能的禅法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坛经》中阐述了很多关于心的概念,如:“本心”、“自心”、“自本心”、“妄心”、“邪心”、“直心”、“清静心”等。慧能禅学的“心”主要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精神现象、个人的内在生命体。
慧能认为心与性的关系是对立、统摄、同体、依存与同一的关系。慧能形象地比喻说:“心即是地,性是王,性在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这是在说明心与性的依存关系。心无性不能存在,性无心不可能产生,性必须要依心而居,心必须要依性才能有。这是在强调“心”与“性”的关系,同时也强调从心开发自性,所以慧能认为“心”与“性”也是同一的。这就是慧能禅学基础的心性统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