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料拣”为临济宗义玄禅师所施设的应机应时,予夺随宜,杀活自在地教导学人的四种规则:(1)夺人不夺境,(2)夺境不夺人,(3)人境俱夺,(4)人境俱不夺。
夺人不夺境,义玄禅师解释为“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这句诗上句存境,下句夺人,婴孩才出生,不久便白发如丝,教人猛醒,所以是夺人。夺境不夺人,义玄禅师解释为“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这一段上句夺境,下句存人。因为将军被围困在塞外,说明“王令已行天下遍”这个局面(境)实际在将军这里并没有形成。人境俱夺,义玄禅师解释为“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汾(州治西河,今山西汾阳县)绝信,各处一方”,这样说就是人和境都被夺走。人境俱不夺,义玄禅师解释为“王登宝殿,野老讴歌”,互相都没有被夺走。
通俗地说夺人不夺境,就是夺主观而仅存客观,在万法之外不承认自己,以破除修行者对人、我见之执著;夺境不夺人,就是夺客观而仅存主观,以世界映现在修行者一己的心中,破除以法为实有的观点;人境俱夺,就是否定主、客观的见,兼破我执与法执;人境俱不夺,就是肯定主、客观各各的存在。在这里“人”,是主观作用,是自我;“境”是外界,是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