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的禅师接引学人犹如精耕强作的老农,他们接引学人的方式比较温和,绵密回互,妙用亲切,反复叮咛,所以被称为“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曹洞宗禅师们在传授佛法时,常常是应机接人,方便开示,而不多言说,玩弄禅机。而曹洞宗这种绵密细致、反复叮咛风格的接引方式及曹洞宗风主要体现在三种渗漏上。
“渗漏”一词,在曹洞宗语汇中所指的是执滞于某种东西或方面,主要是指参学之人往往执滞于见解、情识、言语三个方面。这三种“渗漏”具体指见渗漏、情渗漏、语渗漏。见渗漏指的是修行者因为执滞于自己所知道的方面,造成对于禅的错误的见解。只有通过转位,就是破除参学者对于见解的执滞,才可得到真学。情透漏指参学者执滞于情识的境界,把情识之境视为实质,因此未能真正认识到禅在本质是空,在接引这类学者时,必须破除他们对于情识境界的执滞。语渗漏指参学之人不要执滞于语言文字。因为禅宗认为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真正表达出禅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