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的名字相传有两个来历:一是因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孙,洞山良价之名;二是因为取第二祖曹山本寂,第一祖洞山良价之名。为了读音方便,次序作颠倒。现在一般来说承认后一种解释。
按照后一种说法:洞山良价为药山惟俨(751—834年)的法孙,云岩昙晟(782—841年)的弟子,他与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年)共同创立了曹洞宗。良价来到宜丰洞山,当他涉趟洞水时睹影顿悟,所以终止云游,从此驻锡洞山,宣讲他所悟是的禅宗新法,一时四方徒众纷纷前来学法。良价的弟子本寂(840—901年)在洞山学法数年,后来到了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统扬师法,于是曹洞宗的宗风大举。他的弟子后人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
良价圆寂后,洞山众僧推举道全为洞山的住持。道全进一步发展了曹洞宗,为洞山禅学作了承上启下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