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在心性论中提出自性是佛,心性具足,这种观点把人的心、性作为无所欠缺、先天完善的实体和一切佛法的根据,就是要证明一个宗教修行实践的基本原则是:修行实践要依靠修行者主体自身,用慧能的话说,修行禅定的实践原则叫做“自修自悟”,就是“自悟修行”。
“自悟自修”是禅宗修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首先,它要求自身修行不借外力。慧能说“自心内善知识”,即人们只要把心中所具有的那种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便可得到觉悟与解脱,修行者要明白这个过程只能依靠自己“识心见性”的能力,是外物无可替代的。也就是说修行的原动力在自己的心中,而非在自身之外。其次,要做到“不假外修”。慧能说:“闻其顿教,不假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修行者的修行活动应在修行主体之内用功,而不应在主体之外用功。最后修行者要重个性而排斥通行的规范。个人修为不同,所以修行方法也不应有固定规则和通行模式,而应该是个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