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八章 禅宗与茶道 茶道与禅学有哪些共同的思想内涵?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茶对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进而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佛教中与茶结缘最深的就是禅宗丛林,茶道与禅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茶道与禅学共同的思想内涵包含:苦、静、凡、放。

    “苦”,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佛祖说法讲的“苦、集、灭、道”四谛,其中以苦为首。参禅就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本草纲目》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这就是从现实中表现出禅意,苦可以降火,从茶的苦中有甘的特性,可以帮助学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去除烦恼的必由之路。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禅学要求学人坐禅时的无调以“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

    “凡”,茶道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宗的禅学也是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彻悟大道。

    “放”,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禅宗的修行特别强调“放下”。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

品茶如修禅,其恬淡清净、不愠不火、一饮一啄都蕴涵禅意,味苦、心静、事凡和放松都与修禅非常贴切,因而使茶与禅宗不分彼此。画中描绘了一主二仆户外煮茶的场景。主人安坐榻上,身旁置的竹炉上煮着茶水,一位老仆正从坛中取水。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