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佛教到了禅宗时代,应该说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这一时期南禅宗风在马祖道一的发展下,已完全成为一种顺乎自然的生活禅了。而百丈怀海制定的《百丈清规》使本来就从容顺俗、简易直接的禅宗进入了更为突出日常生活意味的时代。这个时期的禅宗提倡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参禅,这其中茶则成为禅宗实现生活禅的最佳杰作。禅宗需要用茶来表达他们的禅意,茶也借助禅宗的推广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饮品。
禅宗的世俗精神在最低层次上极力迎合普通民众最世俗的精神欲求,能做到“平常无事”,所以禅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以“平常心”使茶禅的日常化(生活化)与哲理化同步出现从而使中国茶文化有了一个成功的意味深长的源头。在寺院中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规。自宋至清,举办茶宴,已成寺院常规活动。茶成为南禅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性与人间性的必要工具。真即俗,俗即真;众生即佛,佛即众生。马祖的“触类是道”正是其顺乎自然的生活禅的必然结论,这也正是茶道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