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九章 禅宗丛林清规 《禅苑清规》对丛林的礼制怎样要求?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从《禅苑清规》的记述中可以看到宗赜对禅宗寺院的礼仪特别注重,在清规中用大篇幅的内容来介绍礼仪,在职务分工、交接的规定和制定的仪式或礼节中,讲述得十分详细具体,意图建立一个充满礼制的丛林。从宗赜的行为可以看出,当时的寺院也非常注重礼制,礼制同时也深入到了寺院的日常生活之内。

    可以说《禅苑清规》对僧众在生活中的礼制要求十分严格。僧人的衣食住行都要按照规矩来做,比如卷六中的“出入”一节,对于僧众出入寺院作出了要求。在僧众集体出寺时,“时至鸣钟,三门下齐集,住持人行,次首座,次书状、藏主、知事、浴主、名德勤旧,并依戒腊,次第而行。直岁、典座、维那、监院在大众后,痒序相随,无致差乱。不得左右顾盼,语言献笑,高声课诵,垂手掉臂”,这些内容对僧人行路的威仪作出了严格要求。卷一的“赴粥饭”、“赴茶汤”两节,则对僧人粥饭茶汤时的行为举止、动作威仪作了详细的说明。一举一动,皆有定规,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尤其是午后茶汤,在宗赜生活时代的寺院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活动,是僧人之间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重要场合。礼制要求也最高,在这项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按照最高要求来对待的。

    可以看出,《禅苑清规》一书就是要将禅宗僧人的日常生活和一切修行活动都纳入“礼制”的范围之中,以使一切有礼可循,有制可依,实现寺院的和平,结束禅寺缺乏律制的状况。

《禅苑清规》所述禅寺礼制的特点,就是以净土宗的戒律来约束禅宗僧人。此前的百丈清规对禅僧的约束重点在于“戒”、自律,比较宽泛,至宗赜时则加强了“律”的力度。图为僧众集体出寺的严谨有序情景。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