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史料中,最古老的清规著作就是宗赜的《禅苑清规》。因此,对于研究禅宗及其清规制度的演变发展来讲,《禅苑清规》一书无疑就成为至为重要的参考文献。在宗赜生活的宋代,因为禅宗寺院的发展,《百丈清规》在禅宗丛林的蔓衍发展出现了许多寺院生活不相适应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法令越来越多,也不能完全用于处理寺院与社会之间越来越复杂的各种关系。《禅苑清规》是宗赜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编订的,也称《崇宁清规》。这部清规是在古《禅门规式》的基础上重新增订的。从《禅苑清规》的记述中可以看到,记述在《禅苑清规》中的许多寺院日常活动,大多与念佛、念诵等净土法门相结合,念诵时使用的偈颂韵文,更是直接采用了净土的往生说法。这表明,宋代禅宗与净土的结合,深入到了寺院的日常生活之内。
《禅苑清规》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对僧职分工的规定以及关于寺院的仪式和礼节方面,宗赜撰写这本清规就是要求禅寺的僧职各尽其责,使寺院运营有序。也说明了当时的政府对寺院管理也非常严格,而民众对寺院的崇拜也上升到一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