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十一章 禅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周易·四书禅解》是怎样以禅释儒的?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智旭,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钟,江苏省吴县木渎镇人。自幼学习儒家学说,二十三岁出家,从德清的弟子雪岭剃度。顺治十二年(1655年)示寂,寿五十七岁。

    智旭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注解了划时代的《周易·四书禅解》,这是第一部以佛教观点解说儒家经典的奇书,这本书因为不符合当时主流文化流传不广,至今《孟子》一章已失传。因此,《四书禅解》中剩下《论语点晴》、《中庸直指》、《大学直指》。

    《周易·四书禅解》中智旭通过对《大过卦》的佛学解读,依傍《大过卦》中的易学原理阐明了佛教修行中“定”与“慧”的互利关系,指出只有“定慧兼济”、“定慧双修”才能最终修成正果,并告诫要防范因“定”或“慧”太过而造成的“增上慢”或“枯木禅”现象。这本书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与一般常见的《易》学著作有所不同的是,智旭在解说和分析《周易》经传思想时,不仅把佛学的各种思想渗透进去,而且大量运用佛学的语言词汇,增强了内容的表现力。《周易·四书禅解》一书熔易道、佛理于一炉,化仁爱、慈悲于一体,无论是对易佛关系的深刻揭示,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确实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