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十一章 禅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指月不二”是怎样的语言观?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教用“指”比喻语言文字,用“月”喻佛法真谛。“指月不二”是禅宗富有特色的语言观。主要有两个层次:首先是“见月忘指”,禅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对执著在语言文字上的人提出了批评;其次是“语默不二”,在没有语言中来表达语言,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显道。禅宗还指出,超越了指月的分别,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出禅的至深至妙境。

    《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这里的意思是运用语言宣说佛法,如同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语言,月亮是真理。执著的人却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本身。另外明代瞿汝稷曾搜集了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巨著《指月录》,至今仍是了解禅风禅法的重要参考书。

    禅宗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指月不二”的命题,使它成为富有禅门特色的语言观。禅宗指出,超越了指月的分别,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出禅的至深至妙之境。语言有时不但是工具,而且本身也可以获得本体的意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