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思想,它是向自我的回归,对宗教是某种程度的超越,走上了人文的道路,这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人文精神吻合了。禅宗能在中国获得成功发展,这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儒还是道,都富有人文精神。不为神役、不为物役的禅因此也就格外地受重视。
因为知识分子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所以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移植,首先都必须得到本民族知识分子的认可,经过他们的选择、吸收和传播,才能在这个社会里站住脚跟。禅宗思想自利利他,济度众生,“入世”、“救世”的思想,和中国士大夫经世济民、兼善天下的传统如出一辙。这就使士大夫阶层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禅宗的强调“自觉”、“顿悟”,不离日常生活的思想。
另外一个现实的原因是南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说,这也投合了士大夫们的心意。禅宗也要人实行禁欲主义,但这种禁欲主义并不严格。因为它既不坐禅,又不苦行,也不念佛诵经,所以只不过是一种更为高雅的生活方式而已。恬乐山水之趣,无拘无束,悠然自得,正是士大夫梦寐以求的境界。成佛了道只需顿悟不需坐禅,如此简单便宜,士大夫们当然趋之若鹜,乐意相从了。
因此,禅宗思想受到了士大夫的一致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