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著名释僧太虚法师在倡导“人生佛学”的基础上,从而提出了“人间佛教”思想。太虚法师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人间佛教”的提出,实质上就是出世和入世的谋合,使得佛教本土化、群众化、实用化、现代化,趋向净化人间、服务社会、积极向上的利世精神。“人间佛教”的佛法原则是法无定法,其生存发展的一般原理被概括为十六字:重建主体、改善环境、收缩核心、扩展外延。
太虚提倡的“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大概包括契理与契机、人乘正法与现法喜乐,即人而佛、即世间而出世间之道,人间净土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其中要求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佛教僧人在宣传佛法的时候应机说法,契理契机,把握当时当地的国情民意、时势人心,以确定弘扬佛法的路线、策略、方式,顺应文化传统、时代思潮施设教法,使所弘扬的佛法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在“人间佛教”理论中太虚还提出了佛教入世不能回避的处理政教关系的方针“议政而不干治”;要求广泛吸纳世俗人才,为建设人间佛教作出贡献;同时指出世界人类的利益高于中国佛教的局部利益,提出“今后之佛学,应趋于世界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