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为佛教事业费心竭力,他依靠研究实践中的理解指出近代佛教应当着重发展建设“人生佛教”。1928年,他发表的《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一文中,从四个方面具体地阐发了建设“人生佛教”的问题。他认为,中国从前儒化文化地位由于时代的发展,必将为继承发展“中国民族五千年文化及现代世界科学文化的精华”而重新建设起来的新文化取而代之。
所以他认为首先“佛教亦当如此,而连接以大乘十信位的菩萨行,而建设由人而菩萨而佛的人生佛教。”其次要“以大乘的人生佛教精神,整理原来的寺僧,而建设适应现时中国环境的佛教僧伽制。”再次是要做到“宣传大乘的人生佛教以吸收新的信佛民众,及开化旧的信佛民众,团结组织起来,而建设适应现时中国环境的佛教信众制。”最后要“昌明大乘的人生佛教于中国的全民众,使农工商学军政教艺各群众皆融洽于佛教的十善化,养成中华国族为十善文化的国俗,扩充至全人世成为十善文化的人世。”
另外他还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圆佛即成”等口号,以鼓励僧众和信众从现实人生出发,由自身当下做起。太虚大师为此作了一首“人生佛教”的偈子,偈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