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约581—682年)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所作的《备急千金要方》对禅观祛病作出了论述。禅观法是一种以存想为主的静功功法,主要通过存想空中五彩太和元气灌注全身,使自身元气得以充实,起到祛邪防病的作用。这些都记载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篇中。其内容强调集中精神存思,意念专一,调心凝神。
禅观祛病操练方法主要有:首先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其次保持坐式,闭目存思,观想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发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及四肢、五脏,此时可自觉腹中汩汩有声。仍继续专意存思,可觉元气到达气海,继而元气下达涌泉。此时可觉身躯振动,两脚踡曲,以至带动床座作响,此为一遍。每日可作3—5遍。
根据孙思邈书中的记载,禅观祛病法可以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但以慢性病或功能性疾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