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发展至惠能而面貌为之一新。惠能在继承达摩系禅法特色的同时又对传统的禅学作出了很大的变革。他创立的南宗,不仅沿着佛教中国化的道路进一步发展了心性之学,而且在会通大乘佛教各家学说的基础上,融摄了传统的儒、道之学。“不立文字”的惠能南宗实际上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禅学思想体系,只是其禅学理论是依非有非无的空而建立起来的,因而它通过破除各种执著的形式表现出来。“不立文字”者,不执著言相文句也。落实在禅行生活上,就是任心自在,无得无修,突出当下一念,心上顿现真如本性,顿悟自性是佛,形成了南宗特有的不假修习、直了见性的简捷明快的禅风。惠能提倡的禅理禅行,为绵延发展上千年之久的南宗奠定了禅学理论基础和禅行生活之原则。
惠能南宗的禅学思想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以空融有、空有相摄的禅学理论基础,二是即心即佛、自在解脱的解脱论,三是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行观。这三方面的内容主要保存在南宗的代表作《坛经》中。由于人们对惠能的行历及对《坛经》的看法很不一致,而这又关系到对惠能所创的南宗禅的理解,因此,我们下面先对此作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