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的主要行法就是观此一念三千即空、即假、即中之旨。三千世间,一切阴界入等即是一实法界,一切法即一法,便是真谛。三千世间,一切阴界入等各各有其一定的规律,宛然而有,一法即一切法,便是俗谛。三千世间非一非一切,便是中谛。观其真谛空理,名为空观;观此俗谛假名,名为假观;观其中谛中道,名为中观。圆顿止观便是在一念心中具足三观。止观二法是相依为用的。观既有三,止必也有三。
三止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体是体会的意思,真是空理。由于体会因缘假合、幻化性空的真理,无明颠倒即是实相之真,于是攀缘妄想得以止息,人我见、法我见得以破除,名为体真止。这与二乘所修的真谛观是共同的。菩萨还需进一步知空非空,观实相理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安心俗谛因缘法,分别药病对治修为,这便是方便随缘止。凡夫流动于生死,二乘保证于涅槃,都是偏行偏用,不合中道。菩萨要知俗非俗,俗边寂然;知空非空,空边寂然,这就是息二边分别止。
依于三止修习三观:依体真止修习从假入空的二谛观(空观)。一切法无体而虚设,所以名之为假。见假而知一切法全皆是空,如幻如化,但有名字而无实体,即入空也。依方便随缘止修习从空入假的平等观(假观),观空而不住空,正入幻化,分别假名世谛无有谬失,即入假也。依息二边分别止修习中道第一义谛观(中观)。中以不二为义,照一实谛,通达无滞,即入中也。从假入空,破四住地烦恼,通达空理,故名二谛观。从空入假,知世间生灭法相,如实而见,识假名法,破无知障,名平等观。双照二谛,空于二边,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为中道第一义谛观。
三观之相有三种不同:一、别相三观;二、通相三观;三、一心三观。别相三观,也就是次第三观。要次第各别观察三谛,最初从假入空,但能观真,不能观俗,更不能观于中道。若从空入假,但能观俗,仍未能观于中道。唯有进入中道正观,方能双照二谛,这便是别相三观。通相三观,当从假入空观时,不仅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皆是空,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若从空入假观,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皆是假,所谓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俗、真亦皆是中,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这便是通相三观。行者观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说而能圆观此一念无明之心所生百界千如,即是不思议境。此一念无明之心非空非假,所生一切诸法亦非空非假,即是中观。而能观之心即空,照了一切法即空,便是空观;能观之心即假,照了一切法即假,便是假观。如是三观,一念心中同时具足也。通相三观和一心三观正是圆顿止观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