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序跋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重刻序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与众生之心体,了无少异;众生与佛之心相,天渊悬殊。相既悬殊,则由相所感之受用,亦悉悬殊矣。佛愍其体同而相用悬殊也,由是运无缘慈,兴同体悲,种种方便,以施济度。众生若知其相用虽殊而本体原同也,固当上慕诸圣,下重己灵,依教奉行,以期复本也。
    《药师经》者,世尊叙述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因行果德,显密摄化之功德也。此经系唐玄奘译,文理畅顺,而八菩萨名与说咒一段,二皆阙如,东晋帛尸梨蜜所译之《大灌顶神咒经》第十二《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有八菩萨名,唐义净所译之《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有说咒一段文,凡四百二十八字。三经实本一经,以流通已久,致贝叶脱简,各据所得之梵本以译耳。而药师如来拯拔初机,咒力居多,以故前人取帛尸译本八菩萨名,义净译本说咒一段添之,令文义周足,而药师如来救度众生之心,亦无遗憾。亦如《法华》之《普门品》重颂,《华严》之《普贤行愿品》。合之则称悦佛心,离之则有阙化导。况此经此咒,举世受持。若不添入,则诵经者不蒙密咒利益,持咒者不知出自何经。前人此举,可谓契理契机。故数百年来,依之流通。张瑞曾居士发心重刻,恐少知见者谓与藏本不同,致生疑虑。因略述原委,以期共知所以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