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概要 西藏佛教的建设 四、西藏之僧教育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西藏地方,离佛法外,现在实无他种之任何教育,故凡藏人之教育,皆可概云为僧教育也。若收敛其出家众取材而言,除转生之呼都图等外,直可说云为考试制度,因为学识高尚之格什,是由考而得,其堪布等重要人物亦由考试而任,即在俗之官长亦须先考试而给位与权也。今说此僧教育当更分三科:一、未考前之僧教育;二、考试之制度;三、考试后之选任。
    未考前之僧众
    在寺习学者,谓初二年中先当依师,善习初机因明辩论方式,对于因明论之粗浅名相,当略得一常识也。次五六年中,广学《现观庄严论》,此论系解释《大般若经》修行之世俗三乘道次第者。若于此论能精研善巧,则总对于三乘道次第,特其对于大乘道次第,能与一坚固不谬之定解概念,故学大乘者首以此论为要旨也。次二三年,精研《入中论》,此论分为十品,讲十地十行,特于第六地中广破四生而明无缘起法,悉皆性空如幻也。要达中观方能获得真空之正见,修之而断烦恼、出生死,故学佛者亦应深玩此论以求正见也。再次二三年中精研戒律,因年将二十,须受大戒。若于持犯昧而不知,则受戒、犯戒,徒趣苦因耳。在一切行中,戒为根本、为基础、为前导,要有戒故余德乃生,无戒之人恶趣且难逃,遑云乎解脱与成佛哉?最后乃至未考格什,则须多学《俱舍》,以对于生死涅槃、若总若别、因缘果报等,详细抉择之论,要以对法为主也。又因明论,年年冬季兼学一月,以若不能正理之辩论抉择,无论学何法、修何法、讲何法,皆如泥上之钉,全无一至稳固之气象也。故三大寺教育僧伽,选此五部要论,有大有小、有解有行也。
    考试之制度
    僧伽在寺学至《俱舍论》时,由各寺中部分之堪布,量其学识,许以何等之格什,至自考格什之前一年夏季,——此唯说头等格什——须先至达穆钦堪巴所居之摩尼园,彼考格什之十六人——正月之格什三大寺共十六人以配十六尊者之数——互相辩论。如第一日,甲格什立宗者,乙丙丁三格什,依《因明论》而兴难辩论,戊己次格仆则辩《现观庄严论》等。至第二日,乙格什立宗时,则以丙丁戊三格什辩《因明》等,三人一班,轮流而辩难也。当此辩论之时,达穆钦堪巴之侍读堪布等为证者,达穆钦堪巴亦常垂帘而听。格什之第一二等,即在此而考定也。虽未揭表,然亦有大谱。次冬季法会时,又各中部分本年将考之格什,即在自部分辩论场中立宗,与自部分内一切僧伽而辩论,有堪布及另选出之大德为证法者也。再次第一二名格什于正月初一日,在达穆钦堪巴宫内,对辩法义,有达穆钦堪巴与三大寺堪布并政府一切伟人在座参观为作证也。最后即在传大昭时立宗与三大寺全体而辩论,待此法会闭幕日,乃揭布其次数而得格什之名位也。故一切格什中唯此为难。
    第二等格什。则唯冬季于自己之中部分立宗,与次年二月于大众中立宗。不须夏间往达穆钦堪巴摩尼园内立宗也。第三等格什,则唯于本寺之二三中部分内,互相立宗而已,不须对三大寺之一切僧众也。第四等格什,则唯于本寺之大殿前立宗,少许或更请人而代之。换言之,即唯有格什之年龄而无学问,或略学一论而年龄未至,徒取格什之名者,此亦可名方便格什耳。
    考后之选任
    既经如是之考取,对于显教之学识,也可算告了一个小结束。此后略有两条路走:一、隐退山林而清修者;二、转入举巴而学密者。在举巴者,正途为升至格登墀巴,余者也有住数年后,派往他处支寺作堪布等者也。退山修者,有时亦因政府之须人,不容安养,派出为堪布者;然此是上二等格什乃然,若夫第三四等格什,则唯隐居净修为业,多不能被政府之所选任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