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游访记 卷二 山西诸山游访略记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六月二十一日,由五台秘密崖下山,五里过河,岩头镇。十里圭峰寺,翠柏苍松,谷幽峰秀,形若单凤展翅。内住一僧,戊戌年相识于云台山,留住午餐,畅谈。余云:“自惭业重,不能全体放下,明明知到而行之不到,苦哉!”师云:“庵摩提女问文殊曰:‘明知生是不生理。为什么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文殊曰:‘其力未充。’”
    二十二日,五里穆家寨,相传宋穆桂英故里。五里峨口,即峨谷,有文殊寺,旁有白云寺,门迎绿水,寺后青山。有某师同在焦山听教,留余休息。师喜谈公案:昔有僧问赵州曰:“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师云:“云消山岳露,日出海天青。”午后同往某居士家,余询平日用何功,居士答:“坐卧千声佛,晨昏一炷香。”余问可能靠否,伊诵净土诗两句:“七日持名心不乱,六根清净性昭彰。”
    二十三日,师亲送行。十三里滹沱河,河阔里许,约深三尺,无桥亦无渡。大师云:“照顾脚下,足根立定。迷者我渡,悟者自渡。”余曰:“今望师渡。”慢慢渡过,是时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登岸,十八里梦王镇,此地以小米、玉米为大宗,广种薄收。五里磨坊,师回。十五里代州,东关外妙觉寺宿。(昔时由京师出关游北岳,进雁门关四十里至此。)
    二十四日,三十里阳明堡,四十里崞县,住店。同住有二客,由宁武来,往陕西乡试。是年山陕合并。并谈: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一客曰:“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落花流水,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二十五日,行七十里,由平原镇忻口至金山铺,宿。
    二十六日,冒雨而行九十里,由忻州(当年假宿于城隍庙后楼,深夜有怪惊人,幸未受害)马回镇至石岭关,宿老爷庙。住持有道,因允补助接众。
    二十七日,三十三里黄土寨,五里鳌头坡。是时小雨,无处休息,忆觉仁句云:“踏遍溪山问所图,探玄择要是如何。长安大道当归去,惭愧而今尚半途。”勉强再行三十五里,阳曲镇。宿林中,夜未成寐。
    二十八日,三十里北瓜厂千寿寺,宝塔巍巍,殿阁峥嵘,乃晋省之名胜。住持相周迎入会晤,并托开单接众之事。
    二十九日,三里山西省太原府,人民淳厚,有上古之风。阳曲、太原二县。假住东门内极乐寺,稍息。吴慧莲居士谈“道在人宏修在己,善由我积福由天”云。
    七月初一日,出南门红土沟,白云寺,俗称南十方院,颇有道风,前已游过。今由大道,三十五里小店,四十里徐沟县,住孤庙。
    初二日,四十里贾令,二十里祁县,三十里洪山村,宿孤庵。
    初三日,二十里平遥县,四十里张兰镇,四十里介休县,寇莱公故里。宿十方院,并允补助接众(南门外有眉山)。是晚有好道老绅士来谈云:“口里圣贤,心中戈剑,劝人而不劝己,名为挂榜修行。拖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余答:“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初四日,二十里义棠镇,四十里灵石县,三面临山,太原诸流所汇,名曰汾水。由此出口,十五里上逍遥岭,俗呼韩侯岭,淮阴侯韩信有墓在焉,古名汾水关。下坡二十里,仁义镇,宿财神庙,管理人宋昌贵留住。有某先生来,谈及因果事,曰:“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余答:“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畅谈而去。
    初六日,管理人发心开单接众,余亦相助,置田作为常年经费。送余往长安。三十里庄师镇,遥观中镇霍山独秀,高出云表。三十里霍州,北门外有镇水铁牛。夜宿延庆洞。
    初七日,二十五里辛置镇,三十里赵城县,宝严寺,宿,并助接众。
    初八日,三十里洪洞县,近城有稻田,汾河之水注此。路过羊生獬处牌坊。五十里高河镇,十里平阳府临汾县,城中市面萧条,飞沙扑面。宿大云寺,劝住持接众,并允帮助。塔内塑大佛,南门内有碑,曰“仓颉造字处”。十里尧帝故里,尧庙极大,败塌不堪矣。五里分路(己亥年由曲沃县候马镇至闻喜县合路),二十五里襄陵县,二十里南辛镇,宿孤庵。
    初十日,二十里京安古城镇,二十五里太平县,文中子故里。二十五里四洲镇,住庵。
    十一日,十八里,路旁有牧童骑牛唱歌云:“浩浩乾坤似海,昭昭日月如梭。偷闲听我唱山歌,各要存心改过。贵贱生前已定,有无空自奔波。从今安分乐天和,福人长享福果。”稍息又唱:“十年之后看如何,百岁光阴一刹那。富贵又穷穷又富,沧江成路路成河。人生莫作千年计,在世须留阴骘多。莫道苍天无报应,十年之后看如何。”直是暮鼓晨钟,令人警醒。二里绛州城,倚山临水,风景颇佳,惟南北二门,无东西门,宋·司马温公故里。是日狂风,飞沙满面,双目难睁。七十里闻喜县,住。唐·裴晋公及郭璞故里。
    十二日,经刘海戏金蟾处,有碑及枯井一处。四十里水头镇,夏禹王故里。四十三里安邑县,神禹旧都(己亥年由大道经鸣条帝舜陵,矾桥共百四十里至蒲州),住店。
    十三日,十五里运城县,俗呼鹾城。住观音堂。长者有供养心,因相助接众。城内驻有河东道。南门外半里许,有盐场,盐池长八十里,阔约十余里,此盐水由中条山下注。长老同往一览,仍回观音堂。时有某君与长老言及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人有议其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民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耀。天地之大,犹有憾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夫妇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象,杀人不见血。”敬宗固非端人,而其言可为轻听人言好谈是非者之棒喝,故录之。
    十四日,四十里解州,汉关圣帝君故里。西门外大武庙,基址宽畅,逢会期,贸易极盛。十八里住静林寺。各实相符,住持颇有道气。此地稍有稻田。
    十五日,十五里扁鹊墓,八里虞乡县,城外林木清幽。七十五里蒲州府永济县,虞帝故都。山西人民淳厚,风俗极佳,古出四圣人,尧舜禹汤是也。住店。
    十六日,往城内一游,市上寥落。至城楼远眺,千里长河,群山万壑,俨然在目,壮观也。
    十七日,出西门大庆关,黄河故道,有三十里滩路。黄河上从葱岭,经甘肃由榆林府府谷县入境,下注豫齐入海。此是秦晋交界处,河之东山西,河之西陕西。以上山西诸山游竟,明日过秦续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