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77年
(明洪武十年)
宗泐奉诏出使西域求法。
公元1382年
(明洪武十五年)
宗泐从西域归朝,带回《庄严宝王经》、《文殊经》。
公元1391年
(明洪武二十四年)
宗泐禅师卒于江浦石佛寺。著有《全室稿》、《全室外集》、与如玘合作《楞伽经注解》、《般若心经注解》、《金刚般若经注解》等,并参加点校《大藏经》。
公元1393年
(明洪武二十六年)
普庄住持浙江径山寺。
公元1577年
(明万历五年)
笑岩德宝隐居燕京柳巷,修正补充“话头禅”。
公元1624年
(明天启四年)
法藏到金粟山广慧禅寺参谒密云圆悟,得到印可。因在虞山三峰清凉禅寺传临济禅法,世称“三峰藏公”。
公元1629年
(明崇祯二年)
元贤著《建州弘释录》二卷。
公元1633年
(明崇祯六年)
密云圆悟嗣法弟子破山海明返回巴蜀,在双桂堂(在今重庆市梁平县境内)弘扬禅法三十余年,对四川、云南、贵州禅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公元1634年
(明崇祯七年)
密云圆悟针对弟子法藏所著《五宗原》,撰《辟妄七书》进行驳斥。
公元1636年
(明崇祯九年)
密云圆悟著《辟妄三录》,再次批驳法藏《五宗原》。法藏弟子潭吉弘忍著《五宗救》,替师辩护,并反驳密云圆悟。
公元1638年
(明崇祯十一年)
密云圆悟再著《辟妄救略说》,批判法藏及弟子潭吉弘忍。
公元1641年
(明崇祯十四年)
朝廷命密云圆悟住持金陵报恩寺,密云圆悟以年老为由婉言谢绝。
公元1644年
(清顺治元年)
永觉元贤著《洞上古辙》(又称《永觉和尚洞上古辙》)二巷,以彰显曹洞宗禅法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