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的云游足迹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以唐代善导为净土宗正式创立的标志。此时信徒众步,影响波及社会各个阶层。   
 
   第一章 善导的出现

   早年以云游僧的身份四处参访修习,其后来到长安一心传播净土教义,在这里正式创立了净土宗这一派别,并且圆寂于此。   

    第一节善导的云游足迹

    善导10岁出家,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观无量寿经》,从此与净土结缘。往庐山拜谒东林寺圣地,再往石壁追随道绰,习得净土精粹,来到都城长安南部的秦岭悟真寺中建寺、修习,使这里成为净土宗的根据地之一。   
 
   一、出家少年初遇净土佛经

   善导(613—681)俗姓朱,其传记分别记述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佛祖统记》卷二十六、二十七、《往生集》卷一、《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等著述中。但对其籍贯却有不同说法,或说为泗州人(今安徽泗州盱县),或说为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

   10岁时,在密州明胜法师门下出家。因为年纪太小,当时对佛教的理论还不了解,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爱好,对所有的经典进行广泛的涉猎,没有明确的方向。其间,善导不仅学习《三论宗》,而且还读诵《法华经》、《维摩经》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寺院中的辛勤劳作与苦心修行,善导获得了受具足戒的条件。具足戒在佛教中又被称为“大戒”,是指出家僧尼在寺院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初期修行后,达到比丘、比丘尼阶位时,就要接受和奉行其他更加严格的戒条,让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位。出家人只有依照戒法的规定受持具足戒,才能取得正式僧尼的资格。具足戒对出家僧人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都作出了非常详细和严格的规定。中国僧尼在隋唐以后,都依照佛教戒律著作《四分律》受戒,戒条数目说法不一,一般来说,比丘戒有250条,而比丘尼戒则有348条。

    为善导受具足戒的是妙开律师,但是在受持了具足戒之后,善导深深感到自己面对众多的教门,倘若选择了不契合自己机宜的教门,就可能枉费修行功夫。这种状况使善导深感忧虑。

    一日,善导进入藏经处,在《大藏经》前默默祝祷,然后信手从经柜中取出一本经书,仔细一看是《佛说观无量寿经》。善导读完这本佛经,完全被美好的极乐世界所陶醉了。于是发愿:定当托质于莲台,栖神于净土。于是专心于此经并感叹道:其他修行功业,道路迂回偏僻,难以成就,唯有这一观门能速超生死,我得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法门了。从此以后,善导便根据《观经》中所教授的十六观门的修行方法,进行修行,并思惟西方胜境。事实证明,这部经典不仅引导善导走向净土之路,而且善导又使这部经典成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三部重要经典之一,被净土宗尊奉为“三经一论”的典藏依据。

    二、拜谒东林寺

    由于东晋(317-420)高僧慧远最早在庐山东林寺中曾在阿弥陀佛像前结莲社、共期往生西方,原始的净土思想从这里萌发出来,在慧远的营造和影响之下,东林寺成为一所著名的寺院。到了善导时代,寺中藏经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长安的西明寺而列全国之首。近代胡适先生曾经说这座寺院代表着中国“佛教化”和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东林寺已闻名遐迩。

    善导在研读佛经的同时,仰慕慧远结社念佛的创举,于是决定前往庐山专程拜谒净土圣地东林寺。

    善导在庐山亲身体验了慧远的修行生活,使他更加明白了以前各家净土信仰中所提倡的修行方法的差异,也更加懂得了阿弥陀佛净土信仰非同一般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他传播阿弥陀佛净土信仰的决心[1]。

    在拜谒东林寺的旅程中,善导实际上已经成为净土信仰的传道者了。在唐代著名高僧、旅行家、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的义净(635-713)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的《重归南海传》中,就曾记述了这一实例。当时,有比丘贞固律师,“复往襄州,遇善导禅师,受弥陀胜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写成的时间是天授二年(691),当时义净57岁,住在室利佛逝国。而此时善导已经去世了整整十年,义净仍然将善导传授弥陀净土的事迹清晰地记载出来,可见善导当时的这一传教活动影响是深远而且广大的,即使没有亲身得到善导的亲传也对他为别人所做的传授而印象深刻。义净于总章三年(670)离开长安的时候,是善导去世的前十年,这个时期正是善导在长安大弘净土的时期,义净当时36岁,一定是和善导有过交往的。所以,在义净的著述中对善导的记录也可谓情真意切。

    三、玄中寺中的寻访生活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善导听说道绰禅师在玄中寺中开讲净土法门,设立九品道场。于是便不远千里,前往请问修学要旨。

    善导到达玄中寺的时候,正值严冬,旅途艰辛劳苦。道绰大师感慨于他的执著精神,于是授予善导《无量寿经》,并传授给他念佛方法。

    善导执持经典,受持读诵,潜修念佛。从史籍的某些记载看,当时道绰禅师年已80岁,而善导仅29岁,道绰这个时候传授给善导的修行真谛是观想念佛的一种方式,而且需要静心,专一地将思想沉浸在一种思维形式之中,就是所谓的“入定”。善导常常深得这种入定式念佛三昧的真谛,而且常常打坐入定可以持续七天七夜不起于坐,并声称可以看到净土胜境。连道绰也对他甚为赞叹和信服。

    据史书记载,道绰曾经问善导:“道绰念佛,能不能往生?”善导说:“师父可采一茎莲花,供于佛前,行道七日。若花不凋萎,就证明能往生。”道绰依照善导所说,将莲花供奉于佛前,打坐入定,观想净土,七天之后,莲花仍然鲜活如初。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第十一《道绰禅师》中更记载说:当时道绰请善导再次入定观察,想知道自己往生的时间。大师入定后不到一小时,就回来了,说:“师父应当忏悔三项罪业,即得往生。第一,师父曾把佛像放在屋檐下的窗台上,自己却住于深屋,此罪必须在十方佛前忏悔;第二,师父曾役使鞭打出家人,此罪应当于四方僧前忏悔;第三,师父曾经在建造房屋时损伤虫蚁,此罪应当于一切众生前忏悔。”道绰禅师静静地回想往事,确实所说不虚,因而如法洗心忏悔。忏悔结束后,善导告诉禅师说:“师父罪业已灭,日后若有白光盘照灯烛,就是师父往生之相。”后来于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道绰禅师在定中看见昙鸾大帅乘七宝船,住于空中说:“你的净土莲花已成就,只是娑婆寿命还没尽。”接着又有化佛菩萨,飘然于空中,众人都看见了。为此,众人对善导大生信服。后来,到了道绰去世的时候,真的有三道白色的光照亮了整个房间,同时,还看见了昙鸾法师出现在七宝池中对他说话,又见到化佛与化菩萨飘然空中,众人惊叹不已,更加信服善导的预言了。

    善导在修习观想念佛三昧的同时,又听道绰讲授《观无量寿经》,并昼夜礼诵阿弥陀佛之名,用以激发四众。每次进入佛堂跪拜念佛,直念到身体力竭而止。而且还走出寺院为人演说净土。三十余年从不贪恋睡眠,好食送厨,粗恶自奉。凡有施舍之物,全部用来书写《弥陀经》,以致书写了十万卷。并在墙壁绘制净土变相壁画达三百壁之多。凡是他见到的破旧寺院,没有不做修缮的。所有的日常生活,全部都靠自己,从来不用其他人来服侍,他常常自责说:“释迦尚乃分卫,善导何人端居索供?”意思是说:释迦如来,还挨家挨户去乞食,我善导是什么人,敢端坐寺院让别人供养。而且也不与众多的人一起出行,以此避免和大家谈论世事。被他教化的人非常多,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念佛日达万声至十万声者;得念佛三昧,往生净土者,莫能纪述。遇到有人问他念佛真的能往生净土吗,他总是说只要你念佛,你的愿望就一定能达到。据说善导念一声佛名,口中就会出现一道光亮,这光亮无论照射多远,都是一样地明亮。善导大师的劝世偈说:“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病苦。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在以上的三个时期中,善导实际上过着云游僧的生活。在善导之前的一些著名高僧都曾以这样的方式寻师求法,如东晋法显(约337-422)法师20岁受具足戒,常自慨叹律藏的不足,立誓寻求经论,以65岁的高龄,横渡沙漠,西行求法。唐代玄奘(602-664)更是如此。早年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但对当时摄论、地论两家所说法相各异,无法获得解答,所以生起去印度求《瑜伽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想法。玄奘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50000里,过138国,带回了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520类,657部。前辈的事迹,也是造就善导能够容忍简单而艰苦的云游生活的精神力量。唐朝贯休法师(852-913)在他那首著名的诗句中就有对云游生活的形象描述:“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万山得得来。”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难以想像只靠一瓶一钵走遍万水千山,又怎能做到。

    四、隐居长安悟真寺

    “万峰交掩一峰开,晓色常从天上来。似到西方诸佛国,莲花影里数楼台。”这首带着浓郁的净土气息的诗句,从唐代诗人卢纶的笔端抒发出来,将一座青山绿水掩映下的寺院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悟真寺。

   悟真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东南10公里处秦岭北麓的王顺山中。这个区域是历代高僧的聚居之地,群山之中与悟真寺相伴的寺院散落各处,北周时期(557-581)这里的竹林圣寺已经成为敬奉观音菩萨的一个重要道场。宋敏求《长安志》卷十六,《乾隆一统志》卷一百八十,《嘉庆一统志》卷二百三十,道世《法苑珠林》等史籍对悟真寺都有记载。据传最早有位佛叫迦叶佛[2]。他的涅槃之地就在悟真寺。白居易游览时,寺中还保存着迦叶佛所用的铁钵。鸠摩罗什的弟子道恒(345-417)和竺道生(356-434)都曾经在悟真寺修行、研写佛经。但是,这个时期的悟真寺还只是一座只有名称、没有建筑规模的寺院。其范围还在深山之中。

    到了隋代(581—618),根据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二《隋终南山悟真寺释净业传》的记载,隋文帝时名僧净业(564-616)(与前文中香积寺寺主净业法师同名)来到这里,在各方的支持下,用了三年的时间,重建了悟真寺。这就是上悟真寺。在寺院建成后,净业邀请当时长安定水寺的高僧慧超(546-622)入住,并奉为上座。净业与慧超在悟真寺中研修佛法,长达8年。在隋文帝的时候,悟真寺还是奉藏舍利、建造灵塔的京郊寺院之一。以后,净业和慧超都圆寂在上悟真寺里。

    到了唐代,在慧超的弟子法诚(563-640)的组织下,对悟真寺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在山上建造了华严堂,“前对重峦,右临斜谷,吐纳云雾下瞰雷霆,实奇观也。”[3]建筑群延伸至悟真峪南北普陀的广大地区。随后,更在法诚的参与下,在悟真峪口外北普陀又建造起一座宫廷寺院——悟真下寺,到贞观十年(637)寺院落成,法诚在此居住并翻译佛经,直到贞观十四年(641)圆寂于此。为了信众与僧人不再攀登高山前往悟真上寺做水陆法会,法诚又在悟真下寺建造了水陆殿,供水陆道场专用。悟真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经过艰苦的云游与求学生活后,贞观十九年(646),善导来到都城长安,他首先选择的就是终南山中的这座寺院——悟真寺。善导一面在这里潜心静修,一面在这里进行着净土宗的创建活动。

    当时悟真寺的上座是久负盛名的慧远法师(597-647,与东林寺慧远大师名字相同。)他是一代宗师三论宗吉藏大师(549-623)的知名弟子。在慧远法师去世后,善导接替了悟真寺上座的位置,使悟真寺成为净土宗的基地。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6),善导在寺中又修建了净土堂、法坛、玉像殿和迎宾阁。同时,重修了山门殿、接引殿,设立于上院修习,下院弘法的两院体制,从而使悟真寺成为殿堂严整、气势恢宏的终南净土宗庭。

    悟真寺在善导的影响下,更加声名远播,不仅成为僧人心目中的核心寺院,而且在世俗世界中也成为文人学士游历、缅怀高僧的地方。    

    唐代诗人王维和白居易都曾游历了悟真寺。王维在《游悟真寺》诗中写到: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

    草色摇霞上,松声泛月边。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4]

    而白居易的诗,更以超长的篇幅记录了悟真寺的全貌,这个斑斓的悟真寺,在白居易的笔下流淌出来,没有任何笔墨能与之相较: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

    仰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枝梢袅青翠,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斗薮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珮珊瑚幡。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踞凝,赤珠滴血殷。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危石叠四五,*(上山下畾)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鶱。

  *(左山右右上隹右左上隹右下又)*(左山右右上隹右左上隹右下又)三面峰,峰尖刀剑攒。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艰。扪萝蹋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进起白鹭,锦跳惊红鳣。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口口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术田。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

    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

    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干。

    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馀,从此终身闲。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5]

    虽然王维和白居易两人的感触和笔锋所记都是那么的不同,但是再没有别的更美好的文字可以取代他们的妙笔生花的记录了,从他们的诗句中,悟真寺雄伟的殿堂,庄严的造像,幽静的山谷,都是那么富有生气。不能不令人猜想,当年善导大师选择这里作为隐居传法之处是否也和诗人有同样的感触?尽管他们所见到的建筑不同,然而超然的心态却是相同的!悟真寺前的多宝塔,风铎围绕着,铃声在幽静的山谷回荡;玉佛殿中供奉的玉佛像,庄严肃穆;观音堂里,飘荡着栴檀木的幽香,墙壁上挂着玉质的镜子,四周的坐位上铺着金色的坐垫,即使是夜晚这里也是光亮无边的。佛像的七宝冠更是由多种宝物装饰而成,殿堂内还供奉有白色琉璃瓶盛的舍利。而且寺中还有吴道子的画和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寺院深处,白莲池水映天纳月,写经的僧人们常常蘸着清冽的泉水,润墨敬书。在诗人的笔下,悟真寺已经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寺院了,完全是一方净土。真不枉善导此前在此驻足呀!

    如今的悟真寺依然保持着上下寺院的格局。上悟真寺被称为悟真古寺,在悟真峪内西边山顶上,善导设坛讲法之地就在这里。下悟真寺则在山下的平地中。

    上悟真寺宋时改为崇法寺。后因战火而毁圮。到了民国末期,悟真上寺的殿宇多已毁坏,只保存了几间破殿,塑像全部毁坏。直到20世纪80-90年代,佛寺才逐步被恢复起来。

    虽经沧桑,古地犹在,佛缘尚存。如今,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着悟真古寺攀登,一路上历史的遗迹依然可见。镶嵌在石壁上的栈道依然还有残断的木头留存在那里,崖边的山洞里,依稀还能见到曾经供奉过佛像的痕迹,僧人或参访者的题记忽隐忽现,高僧的灵塔在森林中更凭添了几分人们对古寺的尊崇,告诉人们古寺即将显现。

    再次攀完直立的石阶,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山顶平台,平台上建造的四合院式院落,就是闻名的悟真古寺。两旁供僧人居住。中间是大雄宝殿,殿后还有一间二层的阁楼。每年的春天来临的时候,悟真古寺大殿前的那棵樱花树以她灿烂、繁盛而朝气蓬勃的花朵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前来拜谒和参访的人们,使这青山环绕的古寺顿时充满了欢快跳动的生机。   

   如今,下悟真寺的名称已经被水陆庵的名字所取代了,而且还因为庵中琳琅满目的壁塑而有了“第二敦煌”之称,这是唐代的法诚法师在建造水陆殿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吧。但是,相传,庵中的彩塑最初出自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之手。因为有了这样的传统,泥塑之风才能在这里盛行。而明代当是这一风尚的集大成者。

    明代秦蕃王朱怀埢(音卷)因喜爱悟真寺的山光水色,常常到此游览,并将水陆庵奉为家祠佛堂,调集诸多能工巧匠重新加以整修,并将寺中原有的壁塑也作了修葺,使壁塑的风格具有了明代特色。现在所见到的壁塑就是从这个时期保留下来的,其间虽经多次重修,但明代的风格始终不曾失却,成为陕西境内佛寺中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壁塑群。壁塑的中心造像是横三世佛即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环绕着这三尊造像的壁塑充满前后左右的空间。其中以南北山墙上的壁塑最引人入胜。这两墙上的壁塑,均采取连环塑的形式,上下层层列塑着释迦牟尼的传记故事,从北壁开始到南墙终止。壁塑中有山水桥梁、园林瀑布、亭台楼阁和殿宇宝塔等建筑物,人物有诸佛菩萨、飞天供养人;鸟兽有飞龙舞凤、狮子、麒麟、象和牛,层次分明,各尽其妙。不论是骑象悠然缓行,骑狮骑麒麟奔驰的,或是乘龙驾凤飘然而舞;不管是坐卧佛堂说经的,或是划船漫游江湖的,渡河涉水的等等,都是生动自然,形态逼真,而且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反映出了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心理状态。这种精巧的壁塑,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匠师们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在《续高僧传》中,善导被称作“山僧”,应该就是与他在悟真寺久居密切相关吧。虽然“山僧”的帽子难以摘除,但是山僧的脚部却走出了山林,通向都城长安,在那里使自己的传教事业达到了辉煌。

  [1]参见清代彭希涑所著《净土圣贤录》中相关记载,善导大师专程前往庐山东林寺,瞻礼慧远大师的踪影,身心豁然开朗。

   [2]与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名字同,也与佛教七佛中的佛名同,但是不应该为二者。为另一相同名字的佛。   

   [3]《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七。

   [4]《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七。

   [5]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九。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