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2年
月溪在广州重兴大佛寺。
宝静应虚云之请赴云南弘法,编有《弘法特刊》。
湖北武昌佛学院建立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并设研究部。
太虚应蒋介石之请,住持浙江奉化雪窦寺。
《现代僧伽》改为《现代佛教》(月刊)。
上海佛学书局出版吕碧城《欧美之光》,介绍欧美佛教。
公元1933年
潮州《现代佛教周刊》创刊,由大醒任主编。
范成在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金藏》。
茂峰创建香港东普陀。
福建厦门南普陀发行《佛教公论》(月刊)。
太虚在湖北汉口总商会讲演《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公元1934年
智光在江苏镇江创办“焦山佛学院”。
《海潮音》刊行“人间佛教”专号。
天津佛教居士林成立。
宋版《碛砂藏》印行。
公元1935年
上海创办《佛教日报》,由太虚任社长、范古农任总编。
日本好村春赏、留日僧墨禅访问太虚,提议成立“中日佛学会”。
圆瑛在上海设立“圆明讲堂”。
中国佛教会废除省级佛教会,改三级制为两级制,改常务委员制为理事长负责制。
湖北沙市四众佛学研究社创办《佛海灯》(月刊)。
《宋藏遗珍》影印出版。
商务印书馆出版黄忏华《佛学概论》。
公元1936年
章太炎卒。
虚云应广东省入主席李汉魂之请,主持重兴曲江南华寺。
中国佛学会厦门分会创办《人间觉》杂志。
上海出版《佛教新闻报》(三日刊)。
北京柏林寺重刻《清藏》。
中华书局出版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
公元1937年
七·七事变,太虚发表《告日本佛教徒书》,并电告全国佛教徒积极投入抗战。
圆瑛任中国佛教灾区救护团团长,召集僧众组成救护队。
圆瑛率徒赴南泽募集抗日经费。
周恩来在浙江天目山访晴朗禅师。
公元1938年
湖南僧侣抗战慰劳队开赴前方。
5月,中国佛教会召开会员大会,太虚连任会长。
6月,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设在重庆罗汉寺。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出版。
公元1939年
天津佛教界举行万灵超度大法会。
太虚被聘任为“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
《海潮音》杂志社先迁昆明,由尘空任主编;后又迁重庆北碚,由法舫任主编。
太虚被推选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主席。
巨赞在湖南南岳会见叶剑英,发起组织“佛教抗战协会”、“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佛教青年服务团”。
陈垣《释氏疑年录》出版。
李国身在南京栖霞寺出家,法名“星云”。
公元1940年
太虚率团抵印度,会晤尼赫鲁、甘地。
周叔迦在北京瑞应寺创办中国佛教学院,并担任院长。
国民政府召请太虚、蒋作宾、李子宽等商议重整佛教会。
雪烦、东初创办《中流月刊》。
商务印书馆出版黄忏华《中国佛教史》。
宝静卒于上海玉佛寺。
印光卒于苏州灵岩山。
公元1941年
“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设在重庆慈云寺。
巨赞、道安等在广西桂林创办《狮子吼》(月刊)。
国民党少将郑全山在重庆慈云寺出家,法名“清定”。
隆莲在成都爱道堂出家。
广东省佛教会在曲江南华寺成立,虚云任理事长。
周叔迦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佛学研究会”,主编佛教史志6种。
湖南南岳筹办“佛学书局”。
太虚退出“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中华佛教整理委员合预备处”撤销。
公元1942年
震华出往上海玉佛寺住持,并创建上海佛学院,发行《妙法轮》(月刊)。
王恩洋在四川内江创办“东方佛教院”,旋即改为“东方文教研究院”。
太虚在汉藏教理院主讲《为支那堪布翻案》,纠正藏僧对禅宗的偏见。
王季同《佛法省要》印行。
弘一大师卒于福建泉州。
蒋作宾居士卒于重庆。
公元1943年
虚云应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之请,在重庆慈云寺、华岩寺主持护国息灾法会。
重庆各寺举行释尊(释迦牟尼)成佛纪念大会,太虚、虚云与会开示,盛况空前。
《海潮音》杂志社迁成都大慈寺编发。
欧阳竟无卒于重庆江津。
袁焕仙、贾题韬等在成都创立“维摩精舍”。
震华《续比丘尼传》出版。
夏丏尊翻译日文版《南传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