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把恼火之事搁一边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大善心就是菩提。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如果你有一颗愿意为他人分担痛苦的心灵,并且愿意尽自己所能为他人解决问题,他人的烦恼就成为你的一颗菩提果。他人的烦恼也会因为你的善心而烟消云散,那他的心中也会有一颗菩提开花结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给事中房绾问神会禅师:“‘烦恼就是菩提’何意?”

    神会禅师回答道:“现在以虚空作喻。虚空原本没有任何变化,不因为光明来了就明亮,也不因黑暗来了就黑暗。这黑暗的虚空就是明亮的虚空,明亮的虚空就是黑暗的虚空。明亮和黑暗虽然自身有生有灭,但虚空本身没有变化。烦恼即菩提,它的道理也是如此。迷和悟虽然不同,可是菩提心本来没有变化。”

    其实,大善心就是菩提。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如果你有一颗愿意为他人分担痛苦的心灵,并且愿意尽自己所能为他人解决问题,他人的烦恼就成为你的一颗菩提果。他人的烦恼会因为你的善心而烟消云散,那他的心中也会有一颗菩提开花结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了。故而,亚里士多德说:“发脾气是值得赞扬的,如果你能做到在适当的场合,向正确的对象,在合适的时刻,使用恰当的方式,因为公正的理由而发脾气。”

    有一天,一位作家去拜访他大学时代的老师吉纳教授。正赶上一名学生有急事要请教吉纳教授,吉纳教授让作家在外面的小客厅等她一会儿。小客厅和吉纳的办公室只隔了薄薄一道装饰墙,屋里的对话不时传进作家的耳朵。那位同学声音激动。原来其他实验室的另一名研究生出言不逊,当众讽刺他理论过时、见解平庸,令他大为恼火。他不知道是该直接找那个学生论个明白,还是应该找对方的教授评理。他这次来,就是要征求吉纳的意见。

    “年轻人,”作家听见吉纳教授慢条斯理地说,“有时候,别人的言行是很难理解的。如果你不介意,让我给你一个小建议。批评和侮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你看,我大衣上的泥点,就是今早过马路时溅上的。如果我当时立即去抹,一定会搞得一团糟。所以我把大衣挂到一边,专心干别的事,等泥巴晾干了再去处理它,就非常容易了。瞧,轻轻掸几下就没事了。”

    就这样,通过这个恰当的比喻,那个聪明的学生也顿时醒悟,连连道谢。吉纳最后说:“我年轻时不善于控制情绪,深受其害。慢慢地我发现,最好的办法是先把让我恼火的事搁在一边,晾一会儿。等我冷静下来后,再去对付它们。如果你现在就去质问他,你会更生气,矛盾会更严重。我建议你等情绪的水分都蒸发掉了,再来想这件事。到那时,如果你还打算讨伐他,请再来找我。不过晾干水分后,你也许会发现那泥点也淡得找不到了!”

    无独有偶,在德国也有类似的智慧:

    德国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著称。然而,在一本德国老兵的回忆录中,却有这样一条耐人寻味的军规:

    一名士兵可以检举同伴的错误,被检举人也有权反驳。但如果长官发现检举和反驳的士兵曾在近期发生过冲突,那么两个人都会受罚。发生过冲突的人至少要等一周,等情绪完全冷静下来后,才可以告对方的状。

    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龙树菩萨《大智度论》

    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唐代大慈禅师

    心非道外,行在言前。——延寿智觉禅师《宗镜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