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礼送佛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六迎佛骨的句号该由谁画呢?这一责任落到继位的僖宗身上。

    唐僖宗(862~888),即李儇(xuān),原名李儼,李漼第五子,故昵称“五哥”。咸通十四年(873)父死继位时,李儇年仅12岁,还是一个孩提玩耍的年龄,由刘行深、韩文约居中执政。

    《杜阳杂编》载:

    是岁秋七月,天子晏驾……僖宗皇帝即位,诏归佛骨于法门。其道从威仪,十无其一,具体而已。然京城耆耄士女,争为送别,執手相谓曰:“六十年一度迎真身,不知再见复在何时!”即俯首于前,呜咽流涕。

    懿宗六迎佛骨的空前盛典至僖宗草草收场,京城耆耄士女发出无望的叹息:“六十年一度迎真身,不知再见复在何时!”似乎已预感到大唐唱了两百多年的迎佛大戏要落下帷幕,刮了200余年的佛骨旋风自此风息浪止,悄无声息。

    僖宗李儇秉承父志,于咸通十四年十二月诏送佛指舍利还法门寺,迎送过程中,帝后王公等人所赐金银器、琉璃器、丝织物、法器、宝函,均送入地宫供养佛指舍利,随后封闭了地宫。这是法门寺佛指舍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次现世,将诸帝礼佛推向高潮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送佛骨礼仪有些草率,但12岁的唐僖宗创造了佛教史上的另一个奇迹,他以大量珍奇宝物按一定的次序摆布,构成供养佛指舍利唐密曼荼羅无上坛埸,是唐密文化完整保存至今的一大功臣。出土的《衣物帐》载:

    监送真身使

    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等如后:重真寺将到物七件:袈裟三领,武后绣裙一腰,蹙金银线披襖子一领,水精(晶)椁子一枚,铁盝一枚。真身到内后,相次赐到物一百二十二件:银金花合二具共重六十两,锡杖一枝重六十两,香炉一枚重三十三两元无盖,香炉一副并台盖朵帶共重三百八十两,香宝子二枚共重四十五两,金钵盂一枚重十四两三钱,金襴袈裟三副各五事,毳纳佛衣二事,瓷秘色椀(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新丝一结,百索线一结,红绣案裙一枚,绣帕二条,镜二面,襪十量,紫靸鞋三量,绣幞十条,宝函一副八重并红绵袋盛:第一重真金小塔子一枚并底襯共三段内(有银柱子一枚),第二重珷玞石函一枚,金筐宝钿真珠装,第三重真金函一枚,金筐宝钿真珠装,第四重真金鈒花函一枚(已上计金四十七两二分、银二分半),第五重银金花鈒作函一枚重四十两二分,第六重素银函一枚重四十九两三钱,第七重银金花鈒作函一枚重六十五两二分,第八重檀香缕金银棱装铰函一枚;银锁子及金涂锁子七具并钥匙、*(左釒右屈)鉞、链子等共计银一十六两四钱,银金涂鈒花菩萨一躯重十六两。银金供养器物共四十件、枚、只、对,(内)叠子一十枚,波羅子一十枚,叠子一十枚,香案子一枚,香匙一枚,香炉一副并椀子,钵盂子一枚,羹椀子一枚,匙筋一副,火筋一对,香合一具,香宝子二枚(已上计银一百七十六两三钱)。真金钵盂、锡杖各一枚共重九两三钱,乳头香山二枚(重三斤),檀香山二枚(重五斤二两),丁香山二枚(重一斤二两),沉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席褥、幞子、巾子、靴鞋等,共计七百五十四副、枚、领、条、具、对、顶、量、张。银金花盆一口重一百五十五两,香囊二枚重十五两三分,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龜一枚重二十两,鹽台一副重十二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羅、匙子一副七事共重八十两,隨求六枚共重二十五两,水精枕一枚,影水精枕一枚,七孔针一,骰子一对,调达子一封,稜函子二,琉璃钵子一枚,琉璃茶椀柘子一副,琉璃碟子十一枚,银稜檀香木函子一枚,花羅衫十五副(内)襽七副、跨(裤)八副(各三事),花羅袍十五幅内襽八副跨七副各四事。长袖五副各三事,夾可幅长袖五副各五事,长夹暖子二十副各三事,(内)五副锦、五副绮、一副金锦、一副金褐、一副银褐、一副龙纹绮、一副辟邪绮、一副织成绫、二副白*(左叠右毛)、二副红络撮,下盖二十副各三事,接袎五具,可幅绫披袍五领,纹谷披衫五领,缭绫浴袍五副(各二事),缭绫影皂二条,可幅臂钩五具,可幅勒腕帛子五封,方帛子二十枚,缭绫食帛十条,织成绮线绫长袎袜四量,蹙金鞋五量,被褡五床,每床绵二张、夾一张,锦席褥五床,九尺簟二床,八尺席三床(各四事),八尺踏床锦席褥一副二事,赭黄熟线绫床皂五条,赭黄羅倚枕二枚,绯羅香绮二枚,花羅夾幞头五十顶,绘羅翠幞头五十顶,花羅夾帽子五十顶,巾子五十枚,折皂手巾一百条,白异纹绫手巾一百条,揩齿布一百枚,白异纹绫夾皂四条,白藤箱二具,玉椁子一枚,靴五量各并氈。惠安皇太后及昭仪、晋国夫人衣计七副:红羅裙衣二副(各五事),夾缬下盖二副各三事(已上惠安皇太后施);裙衣一副四事(昭仪施);衣二副八事(晋国夫人施)。诸头施到银器衣物共九件:银金花菩萨一躯并真珠装共重五十两并银稜函盛银锁子二具共重二两(僧澄依施);银白成香炉一枚并承铁共重一百三两,银白成香合一具重十五两半(已上供奉官杨复恭施);银如意一枚重九两四钱,袈裟一副四事(已上臣弘照施);银金涂盝一枚重四十一两(僧智英施);银如意一枚重廿两,手炉一枚重十二两二分,衣一副三事(已上臣明*(上子下帝)施)。以前都计二千四百九十九副、枚、领、张、口、具、两、钱、字等,(内)金银宝器衫袍及下盖裙衣等计八百九十九副、枚、领、张、口、具等,金器计七十一两一钱,银器计一千五百二十七两一字。右件金银宝器衣物道具等并真身,高品(臣)孙克政、(臣)齐询敬、库家(臣)刘处宏、承旨(臣)刘继*(左同右阝)与西头高品彭延鲁,内养冯全璋,凤翔观察留后元充及左右街僧録清瀾、彦楚,首座僧澈、惟应,大师清简、云颢、惠晖、可孚、怀敬、从建、文楚、文会、师益、令真、志柔及监寺高品张敬全,当寺三纲羲方、敬能、从諲,主持真身院及隧道宗禦、清本、敬舒等,一一同点验,安置於塔下石道内讫。其石记於鹿项内安置。咸通十五年正月四日载记。金函一重二十八两,银函重五十两,银閼伽瓶四只共重六十四两,银水椀一对共重十一两,银香炉一重二十四两,银鹽台三只共重六两(已上遍觉大师智慧轮施)。

    中天竺沙门僧伽提和迎送真身到此,蒙恩赐紫归本国。

    兴善寺僧觉支书。

    凤翔监军使判官韦遂玫、张齐果迎送真身勾当供养。真身使小判官周重晦、刘处权、吕敬权、閻彦晖、张敬章。

    右种策军营田兵马使盂可周。

    武功县百姓社头王宗、张文建、王仲真等一百二十人。各自办衣装程糧,往来舁真身佛塔。

    如此多的皇室贵胄、王公贵族、高僧大德及一般庶民百姓以如此贵重的宝物、以如此虔诚之心供养佛骨,它的重要性及所包括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过懿宗的迎佛大典,特别是地宫唐密曼荼罗更是大唐300年迎佛盛典的顶峰,最精彩的篇章。12岁的李儇无意中成为名垂史册的历史名人。

    自唐太宗敕令诏启塔基、佛指舍利得以现世之后,在大唐300年里刮起了“佛骨旋风”,对大唐的民俗、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体而言,其积极作用大于负面效应。概而言之有如下几点:

    其一,使印度佛教中的舍利文化大放光彩,足足辉煌了300余年;

    其二,使以舍利崇拜为特点的大乘佛教在中土300余年的辉煌中,奠定了中国作为大乘佛教领袖国地位的基础;

    其三,使佛教全部融入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创造了华夏文明与异域文明结合的成功范例;

    其四,使印度佛教改造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级宗教,完成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奠定了中国作为佛教第二故乡的基础;

    其五,大唐朝廷以佛治心,收到了稳定政局,巩固皇权的作用;

    其六,从客观上创造了一个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大唐的对外开放。

    可以说,法门寺在大唐300年里是名符其实的国寺、官寺,皇家内道场;法门寺文化已成为大唐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有色彩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佛教文化圈内,已对唐人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这一切,皆发端于佛指舍利的现世,这是核心中的核心,关键中的关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