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一

黄正林




  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是一块典型的农村根据地。这里位于三省交界处,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战乱的影响,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的传统手工业已经萎缩,人们所需用的最基本的日用工业品主要依赖于外部进口。在抗战困难时期,由于日寇和顽固派的封锁,日用工业品很难进入边区。因此,发展工业,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边区工业生产中,公营工厂的产品“主要供给边区部队和党政机关的需要”,生产合作社、私营工厂及家庭手工业“是边区工业的助手,它的产品主要供给人民的需要”。①所以,抗战时期边区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工业日用品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与手工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前辈学者在研究边区史的著作中已有涉猎,主要有星光、张杨主编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②雷云峰等主编的《陕甘宁边区史》等③。以往的研究主要成绩在于使人们对边区手工业发展的概况、水平、原因等有所了解。但不免大而化之,缺乏更为深入、系统、精确的研究。近几年来,随着对边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不断深化和资料的挖掘,抗战时期边区手工业的研究也有待于深化。因此,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边区的手工业进行研究。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一)对抗战前边区传统的手工业进行考察;(二)边区政策与手工业的发展;(三)边区手工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四)手工业与边区乡村社会变迁。
  一、传统手工业与抗战时期边区的手工业
  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在抗战时期边区的一些文献中对传统手工业认识不足或持否定态度。1944年中直经济问题学习班在《边区公营工业的发展》一文中说:“边区和我们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一样,是在乡村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这儿原来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乡村,所以它的生产非常落后,手工业缺乏,差不多近于完全没有的状态。”④导致一些研究边区经济史的学者或沿袭旧说,或不提边区的传统手工业。这种割断历史的态度是不严谨的。我们的观点是边区有一定的手工业基础,抗战时期边区手工业是在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了搞清楚抗战时期边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地区传统手工业的情形进行考察。边区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因此,近代社会以来,虽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趋于解体,但这里仍然是传统经济,手工业在农民生活中占着重要地位,农民的日用品和农业生产工具主要靠当地的手工业来供给。加之这里的气候条件使农作物一年一熟,农民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时间属于农闲时间,一小部分剩余劳动力和利用农闲季节的农民从事手工业生产,他们或在小城镇设立店铺,或走乡串户,或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
  我们选择宁夏的盐池县、甘肃的庆阳县作为典型地区来看边区传统的手工业。根据武常新的《盐池县城的手工业作坊》统计,清末到20世纪20年代,盐池县城先后建立(包括停办)的手工业作坊有:木匠铺8家,铁匠铺6家,银匠铺5家,锢镂匠2家,油漆匠3家,砖瓦窑2家,毡坊6家,毛口袋坊4家,皮坊4家,挽具铺2家,麻绳铺4家,鞋匠铺8家,裁缝铺3家,油坊5家,磨坊27家,醋坊5家,豆腐坊5家,糖坊6家,挂面3家,糕点铺6家。⑤这些手工业作坊90%以上建立于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盐池县之前。作坊的规模一般不大,其中大部分是师傅带学徒的作坊,有的是父子或兄弟作坊,只有少数作坊有雇工。手工业作坊的产品主要是当地群众从事生产和生活用品,如桌椅、箱柜、门窗、农具、棺材、老牛车、砖瓦、鞋子、衣服、裘衣、毛制品等。
  庆阳县的传统手工业主要有蚕丝业、纺织业、金属制造、木制业、皮革加工业、石制业、制陶业、服装加工业、榨油、染布、酿酒等。在各种传统手工业中,以毛织业、金属制造、木制业、皮革加工业为主。民国19年(1930年),全县从事棉毛织业的有199户,从业人员328名。毛织产品主要有毛毡、毛毯、毛褐子、毛缠子、毛裤、毛袜子、毛口袋;从事金属制造业人数33人,铜、铁、锡制品800多公斤。其中铁匠最多,以手工锻造农业生产工具,如镢头、镰刀、斧头、铁锹、铁环等;从事皮革加工业百余户,从业人员180多人,主要产品有裘、裤、马褂、鞋底、缰绳等,全年总产量6000多件(条)。木匠在小手工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较大,主要从事修缮房屋、修造车辆、加工家庭用具和劳动工具等,1930年,全县修造大车20辆,各类木制家具3700多件。特别是农村家庭纺织业历史悠久(农家棉织品原料主要依靠当地羊毛、皮张等土产运往咸阳、西安等地换回棉花),“农家女子十七八岁即能纺絮织布”。⑥
  边区的其他地区也有着传统的手工业基础。20世纪20年代,陕北各县就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如裁缝、砖瓦窑、酿酒、榨油、木器、制作皮毛等。在陕北的传统手工业中,以木、石、瓷、铁工艺占多数。农户在农闲时,也从事家庭手工业,如编柳、织毛、制造、打盐、榨油,酿造酒、醋、酱等。绥德、米脂、佳县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主。⑦
  根据各相关资料的记载,边区主要传统手工业部门和产品归纳起来包括(表1):
  在边区的传统手工业中,还有独具特色的手工业部门。盐池县、定边县生产池盐和绥德三皇卯等地生产的井盐,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成为产盐区群众的主要收入。⑧
  20世纪初,地方政府还创办了一些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工厂。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定边的官绅商民集股开办织毛公所附艺徒学堂,每股银5两,共集130股,因资本不足无法购置机器,由公所造纺毛机120架,分散城乡,令其领毛学纺。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庆阳城内创办褐局,生产褐匹和毛缠子;民国16年(1927年),县长李志禄倡办民生工厂,主要编织卫生衣、帽、鞋、袜、手套、围巾、毛裤等。⑩1931年,靖边县政府创办纺织工厂,先后生产毛口袋、毛纱、布、袜、毛毯等。(11)
  通过对边区传统手工业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认识:第一,边区传统的手工业为私人所有制,经营方式分为两种:一是作坊式经营,主要集中在县政权所在的城镇里;二是家庭式经营。第二,边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在封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每个乡村社区都有木匠、铁匠、土匠、皮匠、毡匠、石匠、裁缝,油坊、染坊等,基本能够满足本社区群众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求。第三,20世纪初以来,各地政府创办的以手工生产为主的纺织工厂,从当地农村招收学徒,为当地乡村传授了编织技术。如庆阳县的民生工厂,招收学徒14人,每日授课2小时,做工8小时。(12)定边织毛公所附艺徒学堂,收艺徒15人,请教习1人,日授修身、图文、图画、体操,其余时间学习织造工艺。(13)因此,我们认为,传统手工业为抗战时期边区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传统的手工业做基础,抗战期间,在短时期内,边区的手工业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世纪30年代前期,边区的传统手工业开始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经营不善或无人继承其业而停办,盐池县30年代部分停办的手工业作坊属于这种情况。第二,传统手工业在30年代开始受到近代工业产品的冲击,导致了传统手工业的衰落,特别是农村家庭纺织业的冲击,由于“外来纱布的大量涌入而销声匿迹”。(14)绥德家庭纺织业的衰落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三,红军执行工商业政策上的失误,是导致手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由于一些手工业者经营致富后,在农村购置土地,成为地主,或一些手工业作坊由地主所开办,因此被红军打土豪。如盐池县“复盛兴”杂货铺掌柜杨顺开设的“顺记毡坊”,在1936年红军解放盐池县后杨顺被打土豪,“顺记毡坊”也随之停办。(15)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在执行工商业政策时出现的偏差,也使一些外地的手工业作坊主相继离开本地区。在定边红军为了筹集粮款,采取极“左”政策,不仅没收地主,而且对商人兼地主的一同没收(中央的政策是只没收地主部分),“致使商人怀疑、恐慌以至携家逃跑”。(16)正因为这样,边区的一些传统手工业衰落了,甚至到抗战前夕,出现了“除粮食、羊毛外,其他一切日用所需,从布匹到针线,甚至吃饭的碗,均靠外来”的局面。(17)
  ① 《解放日报》1944年5月1日。
  ②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③ 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
  ④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下文简称《史料摘编》)第3编《工业交通》,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27页。
  ⑤ 《盐池县文史资料》第4辑,1988年8月。
  ⑥ 《庆阳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130页。
  ⑦ 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9—72页。
  ⑧ 参见拙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盐业》,《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4期。
  ⑨ 贺学博:《定边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二年刻本,第9章《实业》。
  ⑩ 《庆阳县志》,第129页。
  (11) 《靖边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12) 《庆阳县志》,第129页。
  (13) 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第71页。
  (14) 《解放日报》1944年5月1日。
  (15) 《盐池县文史资料》第4辑,1988年8月,第68页。
  (16) 李维汉:《定、盐城市工作的两个教训》1936年8月24日,《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17) 《史料摘编》第3编《工业交通》,第4页。
  

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