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一

黄正林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下文简称边区)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在对边区历史的研究中,只注重了政权变革与建设以及土地政策的演变的研究,而其他方面如人口流动、社会意识和习俗的变迁、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阶级结构的变化等却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请专家学者赐教。
  一、边区的人口流动
  抗日战争八年是边区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时期。
  移民和难民是边区的主要流动人口。移民和难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边区境内人口流动,主要是劳动力的合理调剂和迁移,发动地少人多的地区的农民到地多人少的地区开垦荒地。如绥德分区人口512071人,仅有耕地1209702垧①(每垧约3亩),人均耕地只有2.3垧。而在边区有3000多万亩②可耕地分布在陇东、关中、延属、三边分区,却缺乏劳动力开垦。于是边区就采取措施将绥德的劳动力调剂出来,迁移到有荒地可垦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绥德分区1942年移出417户,1483人;1943年移出1836户,4961人。③二是来自邻近边区的国统区和沦陷区的难民,主要是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的。如1943年进入边区的难民有:河南沦陷区约900余人;陕西国统区约2200多户,6000余人;甘肃国统区500余户,1500余人;宁夏国统区约1000余人。④1944年因日本军队扫荡,由山西逃来吴堡的难民524户,2567人。⑤山东、河北等沦陷区也有少量的难民流入边区,如1943年定边安置:由山东、河北及邻区近边区地区迁来之移难民27户,共130人。⑥
  内部人口迁移和外部人口迁入构成了边区的主要流动人口。1937年至1945年边区移民难民人口流动统计如下:⑦从统计中可以看出,抗战期间,边区移民难民达到了63850户,266619人,占当时边区总人口(1944年3月民政厅统计数字为1424786人⑧)的18.7%。
  边区移民难民的流动方向主要是有大量可耕地的延属、关中、陇东、三边分区。就拿1943年边区安置移难民的统计来看:⑨
  可见,延属和关中分区是移民和难民的主要流向地。在个别地区,移民和难民成为当地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如延安县在1937年的户口是7703户,人口是33705人,可是1942年户口增加到16446户,人口增加到64292人,其中极大多数是从延安县以外移来的。全县五年增加户口8473户中就有8009户是移难民,占增加户口的91.6%。而人口5年中共增加31587人,其中就有29704人是移难民,占增加人口的94.3%。⑩这就是说,在延安县移难民是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
  抗战时期边区的军事人口流动也比较频繁。1936年底,各路红军齐集陕甘宁,使边区军事人口骤然增加,截至抗战时期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共4.2万余人。(11)1937年8月下旬开始,八路军主力先后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边区的军事人口减少了许多,只剩下由115师炮兵营、辎重营,120师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359旅718团和129师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385旅770团组成的边区留守部队,共9000余人(12),即有3.3万军事人口离开了边区。1939年随着国民党顽固派进攻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进行整编和扩大,10月,359旅奉令返回边区,军事人口大大增加,1940年底,边区军事人口增至3.1万人。(13)1943年,为粉碎国民党新的反共高潮,中央军委将385旅、独一旅、新四旅和抗大总校、抗大七分校调回边区,次年4月,教导一旅、教导二旅亦奉命返回边区。1943年至1944年4月的军事人口流动虽然无具体数字可查,但军事人口激增是肯定的,据估计当在6万人以上。1944年11月至1945年6月,359旅、385旅770团、警一旅、独一旅、教一旅、炮兵团先后离开边区,边区的军事人口又减少了,继续驻守边区的是警一旅、新四旅、教一旅、教二旅,共计3.2万余人。(14)边区的军事流动人口还有应征入伍的边区青年,以及随军队出征的由边区农民组成的支前人员。这两项军事流动人口尚无确切资料,但其确实存在,有待进一步研究。
  抗战时期,大量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从海外、沦陷区、国统区奔赴边区,他们大多数是拥有一定知识的文化人,因此,成为流向边区的文化人口。由于资料缺乏,我们对于这部分流动人口很难作出详尽的统计,只能就现有资料说明事实的存在。据不完整统计,“抗战前后到延安学习和工作的华侨约有600人左右”。(15)1937年8月至10月,八路军南京办事处将700余人送往延安(16);1938年5月至8月,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280人去延安(17);西安八路军驻陕办事处输送2288人去延安。(18)抗大举办第五期时,总校与一、二、三分校共有学员13390人,其中外来知识青年10403人,占总数78%,其中河北807人,河南683人,山西632人,陕西441人。(19)这只是有资料可查的。实际上,流向边区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比上述统计多得多。流向边区的这些人口大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如1938年7月抗大全校学员有4269人,其文化程度分别是小学594人,初中1417人,高中1440人,专门学校145人,大学428人,研究院出身11人,留学归国人员25人,文盲仅有152人,其他57人;在657名教职员工中,外来知识分子占47%,其中有留学回归者14人,外来教授12人。(20)迁入边区文化人口主要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艺、中央研究院、自然科学院、青年训练班等学校学习,他们接受了革命教育之后,有的留在边区,绝大多数奔赴各抗日根据地,成为骨干力量。
  总之,抗战时期边区流动人口主要是移民与难民、军事人口流动和文化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对边区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人口流动增加和调剂了边区发展生产所需用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以及边区商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推动了边区经济的发展。二是给边区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抗战期间边区创办了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并开展了科学技术研究,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这些都是大批爱国知识分子进入边区的结果。三是改变了边区的人口结构,提高了人口索质,加强了农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交往,对改变边区农民保守的思想观念起了良好作用。
  ① 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编:《边区的移民工作》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下称《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4页。
  ② 西北调查研究室:《边区经济情况简述》1945年1月30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11页。
  ③ 《陕甘宁边区的农业》1945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644页。
  ④ 《边区的移民工作》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646—647页。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事业概述》1946年6月,《史料摘编·人民生活》第9编,第400页。
  ⑥ 《解放日报》1943年8月1日。
  ⑦ 《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事业概述》1946年6月,《史料摘编·人民生活》第9编,第400页。
  ⑧ 西北调查研究室:《边区经济情况简述》1945年1月30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8页。
  ⑨ 《边区农业统计表(1940—1943)》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645页。
  ⑩ 《解放日报》1943年2月22日。
  (11) 李国祥、张国琦、殷纯俊:《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编成情况(上)》,《革命史资料》第9辑,文史资料出版社,第196页。
  (12) 吴志渊:《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13) 李国祥、张国琦、殷纯俊:《抗日战争时期我举编成情况(上)》,《革命史资料》第9辑,第224页。
  (14) 李国祥、张国琦、殷纯俊:《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编成情况(上)》,《革命史资料》第9辑,第225页。
  (15)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华侨组:《峥嵘岁月——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3页。
  (16) 八路军南京办事处纪念馆编:《抗战初期的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17) 张腾霄主编:《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0页。
  (18)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编:《八路军驻陕办事处辅助陈列说明》,1979年铅印本,第8页。
  (19) 李志民:《革命熔炉》,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20)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高等教育和干部学校部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9页附表。
  

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