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三章 第五节 商业的恢复和发展——2

雷云峰



  二、公营商业的建立与发展
  1938年初,边区政府决定建立一个公营商业机构,以便利用国民政府拨给的军饷,积极组织物资进口以保障公私的需要;同时,通过商业为银行积累资金。以促进边区经济的恢复。于是,决定将陕甘宁边区合作总社与陕甘宁边区银行所属的光华书店合并,成立光华商店,归银行领导。3月1日,光华商店正式成立,余建新任经理。它是陕甘宁边区第一个公营商店,是新民主主义国营商业的基因。它的任务仍以采购党政军所需物资为主;同时,也对外营业,供应市场部分商品。
  光华商店的资金来源在1940年前是有保证的:党政军供给量不断增加,加上人民生活提高后的购买力增强。因此,它成立之后,营业额增加很快,到1940年资金周转总数比1938年增加4倍,如下表:①
  光华商店输入的是边区军民的必需品,主要有布匹、棉花、洋纱等被服材料,其次是笔墨纸张等文具,以及火柴、染料、鞋、盆、碗等日用品。这些物资,首先保证了对机关、部队的被服、文具的供给,同时,由于棉花,布匹低于市价卖给公家,减少了政府大笔财政开支,就为银行积累了资金;1940年前,银行盈利的80%以上是来自商业。②这些物资也调剂了市场,满足了边区群众发展生产的部分需要。光华商店的销售价格低于一般私商10%甚至20%,在客观上起了平抑物价的作用。
  1939年以后,西安当局开始阻挡八路军运货,进入边区的物资多被没收,人员被扣留。于是,光华商店人员一方面以私商身份出入边区,另一方面,逐渐转向山西碛口方面进货。
  光华商店的总店设在延安。至1940年10月,先后在定边、盐池、曲子、庆阳、绥德、甘泉、张家畔(即靖边县城)等地设立分店。另外还建立一个过载栈,4个农产品贩卖处,两个运输队和两个货栈。至此,光华商店已初具规模,虽处初创阶段,但有力地带动了边区公营商业的迅速发展。1940年,仅延安市一处,规模较大的公营商店就发展到46家了。
  边区的机关、部队、学校经营商业,是从1939年开始的。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实现“半自给”的号召,于是,机关商业作为生产自给的一种形式应运而生了。
  有些商店是利用原来的消费合作社、小商店或小货摊,增加资金、补充人员、加以扩大而成。如:合作社商店是由抗大消费合作社改建的,1940年6月搬到新市场,并在抗大三分校附设支店,资金由80元增到1.9万元。军委后勤部的百货商店,开始仅是个资金30元的小货摊,到1940年9月予以扩大,资金增至2万元;除作百货生意外,还附设1个染坊。
  原来没有商店的机关,则集资调人,或独立经营,或与人合股,如保安处的昌兴社,行政学院的大公、青年救国会的青记贩卖部,延安市公安局的玉丰祥、延安市政府的庆盛丰、西北局的饭店。边区财经处开办的礼丰店同义永、资金较多,共约5万元。
  除此以外,另有许多不设门面,靠一、二人带3.5头牲口贩运货物,沿途流动叫卖的,叫做“走水生意”。
  总之,这一时期内,仅延安、绥德、定边一带,机关学校设立的大小商店增加到60余家。
  ①边区贸易局:《边区对外贸易概况》1942年
  ②边区银行:《资金来源及其分配(1938—1942)》1943年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建立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1937年7月—1940年12月)/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