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四章 边区工业的初创/第四节 个体手工业的恢复/一

黄正林


  一、发展个体手工业是边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抗战初期,边区党政军部门所需要的工业用品主要靠从西安等地购买。随着较为庞大的党政军机构和各类学校的建立,非生产人口的不断增多,财政经济上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工业品(主要是布匹)显得更加不足。针对面临的困难,边区党政军各部门相继开办了一些公营工厂,但仍然难以满足需要。于是,恢复和发展传统手工业成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抗战初期,边区就把发展手工业和发展农业、军事工业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来考虑。边区在《一九三八年建设工作报告提纲》中指出:“今天许多工业区域被占据,依靠外来工业品来满足边区需要,已不可能。因此,要使边区能够成为持久抗战的根据地,就必须造成经济上能够自给,能够供给抗战部队和人民的需要。因此,不仅要大量的发展农业,而且要把发展手工业生产和军事工业的生产放在第一等的地位。大量的奖励个人或合作的投资,以发展手工业生产。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基础,应当有计划地去加以领导和帮助,以使之扩大。”①1940年,边区政府提出了工业品“半自给”的方针,并指出在工业发展中以“轻工业为发展主要对象”。②由于边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从边区的实际出发,边区制定了重点发展轻工业的方针。
  边区发展手工业的重点是扶持家庭个体纺织业的发展。抗战时期,边区最困难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吃饭的问题,一个是穿衣的问题。边区的“老百姓及军队与公务人员,年需二十五万疋(每疋宽二尺四寸,长十丈的大布),其中军队及公务人员约占五万疋,老百姓约占二十万疋。现在的供给量呢?七个公营纺织厂年产布约一万一千疋,大小十个民间纺织合作社,年产布约一万八千疋,民间妇女织土布无统计,估计约有三万疋,公私合计年产量已有十万疋,据需要量尚差十五万疋。即是说,我们已可供给百分之四十,这是很大成绩。但尚差百分之六十,这是我们今后的任务。”③毛泽东认为,解决布匹生产的任务主要依靠三方面的力量,一是依靠公营工业;二是依靠民间妇女织布;三是依靠合作社,“必须依靠三方面协力,才能解决。”④因此,发展家庭纺织业是解决边区穿衣问题的关键。1938年,边区建设厅长刘景范提出了普遍发展农村手工业的政策:“(1)延长、固林、延川、安定等县,能纺织的妇女组成生产合作小组有计划的纺线织布,纺线除供给自用外,每人每月给边区纺织厂棉纱一斤。该四县起码能组织三万的纺织妇女,每月可纺三万斤棉纱解决工厂困难。(2)在边区各县普遍的发展手工业,需要政府贷款五万元,群众集股五万元,制成小纺车与手拉织布机,派一批指导干部专门指导发展,促使各县平衡发展,供给战时需要。”⑤显然,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给边区的公营纺织厂提供足够的棉纱。在纺织业的发展中,家庭纺织业是重中之重,特别是“群众纺织业的开展,是达到全边区穿衣自给的最大保证,是做到余粮备荒的决定关键”。⑥因此,边区在发展家庭纺织业方面的政策力度最大,1940年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推广纺棉纺毛办法(草案)》。这一办法旨在动员边区全体民众参加到纺织运动中来,除了要求将家庭个体纺织妇女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组织外,对从事家庭纺织业者给予原料、工具、技术方面的协助。⑦
  ①《1938年建设工作报告提纲》,《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530页。
  ②高自立:《为工业品的全面自给奋斗》,《解放日报》1944年8月22、23日。
  ③《毛泽东选集》卷5,东北书店1948年版,第781页。
  ④《毛泽东选集》卷5,东北书店1948年版,第781页。
  ⑤刘景范:《一九三八年边区经济建设工作的报告》1938年11月5日,《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12页。
  ⑥《论自纺自织》(社论),《解放日报》1945年5月13日。
  ⑦《史料摘编·工业交通》第3编,第542—544页。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